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142呼吸法的練習
2019/10/04 22:37
瀏覽4,299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142呼吸法的練習

1:4:2呼吸比率対呼吸生理的影響

氣功和瑜珈練習中,均有提到,吸、閉、吐氣時間的比率為1:4:2的方法。但很少有報告這種比率対呼吸生理的變化。本文針對這項主題,提出介紹和討論。

除了142呼吸法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比率的呼吸法

如:111、121、122、131等,種類相當的多。

142的練習方法可依個人的呼吸量與閉氣量來定。

一般由每單位2秒,共14秒,䦕始練習,逐漸慢慢增加,髙諧的瑜珈士,以最後每單位9秒,一循環共63秒為目標。下列表為不同單位,從每單位2秒增至每單位10秒,其吸、閉、吐的秒數,和一次吸閉吐的總秒數

供大家參考:

2秒,2:8:4 共14秒

3秒,3:12:6 共21秒

4秒,4:16:8 共28秒

5秒,5:20:10 共35秒

6秒,6:24:12 共42秒

7秒,7:28:14 共49秒

8秒,8:32:16 共56秒

9秒,9:36:18 共63秒

10秒,10:40:14 共70秒

英國錢徳拉於90年代的一篇文章“瑜珈的呼吸練習“中提到印度僧侶Kuvalayananda的實驗,其142呼吸鍛練的實驗結果和益處,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總共作十次,每次每單位5秒的142呼吸法的實驗,吸5秒:閉20秒:呼10秒比率的呼吸,到第六次時,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從5.5%增加到6.5%,第七次至第十次,二氧化碳的比例維持不變,一直是6.5%。也就是142呼吸法的血液二氧化碳增加為18%,若在同個時段持續練習超過一定時間話。以印度僧侶的實驗,第六次血液二氧化碳的濃度,就達到飽和不再增加。共須6X35秒,210秒,三分半鐘。相信其他小於每單位5秒的呼吸練習,也會有類似的血液二氧化碳增加的情形,可能濃度會介於5.5%和6.5%之間。

錢徳拉總結142呼吸實驗的好處及觀察現象如下:

》刺激大腦皮質層,產生鎮靜作用。

》增加腦部血液流量,不會引起頭痛

》皮膚血管擴張,造成全身暖活

》某些人血管收縮,手指冰涼(註:可能某些人,體質較虛,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時,延腦透過中樞神經收縮血管,血液流量減少,手指無法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給)

》刺激外分泌腺,如流口水,流汗

》刺激頸動脈的壓力感受器,一般延腦會透過中樞神經去調低心跳,有益於血壓降低

》調整血液從腹部流至皮膚和骨架上的肌肉

》放鬆吸氣,喉,心臟的肌肉。

142呼吸法除了可增加體溫、排汗均是排毒的有效方法,另外刺激內分泌,口水多都可增加人身的免疫能力,更能由刺激頸動脈的壓力感受器,有助於降低血壓,真是一擧數得的功法。但対於體質特殊的人,應要求漸進的方式,從每單位2秒開始練起,慢慢增加,以免有反效果的作用。

請問你的氣功或瑜珈的練習過程中,是否有包括類似142呼吸法?

養生142深呼吸

台大護理長提供

我非常感謝我這位朋友傳這篇健康文章給我,使我明白為什麼我血壓升高時 , 我就去爬山 , 在山上伸臂呼吸及拉筋甩手 , 回來後再量就正常 。原來是如此 , 願我好友都來做這運動 , 為了您的健康 , 請做養生深呼吸 ! ! !

國外實驗:深呼吸會加速消除體內毒素的速度 。往往這種深呼吸及運動所帶來的清理速度 , 是平常的十五倍 。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呼吸 , 所以每三個美國人 , 便有一人致癌 。不過在運動員方面 , 致癌的比率僅有七分之一 。知道原因嗎 ?

因為運動員的血液能充份得到最重要的維生元素→氧 , 同時他們身體的免疫系統 , 發揮最大的功能來推動淋巴系統的活動 。要想好好清理自己體內的系統 , 你就做最有效的呼吸法 :

那就是每吸一個時間單位 , 便得彆氣四個時間單位 , 吐氣兩個時間單位 。[ 1: 4 : 2 ] 例如 : 你吸氣花了四秒鐘 , 那麼彆氣就得十六秒 , 吐氣八秒 。

為何吐氣得花兩倍的吸氣時間呢 ?

那是要讓你的淋巴系統能充份排除毒素 。

為何彆氣得花四倍時間呢 ?

因為這樣才能使血液充份地利用氧氣和推動淋巴系統 。所以當你呼吸時 , 你吸足呼盡 , 把體內血液內毒素完全排光 。每天三次 , 每次來十個深呼吸 。持之有恆地去做 , 它的效果遠勝過食物和維他命丸所能提供給你的 。

方法 : 用鼻子吸氣5秒 , 憋20秒 , 呼出 10秒 , 計35秒為一次 , 一天分早中晚各做十次方法很簡單 , 但需要有恆心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W4vW9Bn6c&fbclid=IwAR19B5KckOatryqT9FJSEzdlMaypg4bxfTmCw63IGimolQrvM4uL3oJqGHg

142呼吸法+火呼吸+108示範動作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健康
自訂分類: 重要事項
上一則: 142呼吸法
下一則: 教你如何讓血管“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