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離率(BIAS)是描述股價與股價的搬移平均線的相距的遠近程度。BIAS指的是相對距離。
1. BIAS的計算公式及參數。
N日乖離率=(當日收碟價 - N日搬移平均價)/ N日搬移平均價
式中:分子為股價(收碟價)與搬移平均價的絕對距離,可正可負,除以分母后,就是相對距離。
搬移平均價為1元時相差0.1元,與搬移平均價為10元時相差0.1元是很不相同的,所以在一定場合要用相對距離,不應考慮絕對距離。
BIAS的公式中含有參數的項隻有一個,即MA。這樣,MA的參數就是BIAS的參數,即乖離率的參數就是搬移平均價的參數,也就是天數。參數大小的選取首先影響MA,其次影響BIAS。一般說來,參數選得越大,則容許股價遠離MA的程度就越大。換句話說,股價遠離MA到了一定程度,我們就會認為該回頭了,而這個遠離的程度是隨著參數的變大而變大的。例如,參數為5時,我們可能認為BIAS到了4%股價就該回頭了;而參數為10時,我們則必須等到BIAS超過4%,比方說到了7%才認為股價該回頭。
2.BIAS的套用法則。
BIAS的原理是離得太遠了就該回頭,因為股價天生就有向心的趨向,這主要是由人們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另外,經濟學中價格與需求的關係也是產生這種向心作用的原因。股價低需求就大,需求一大,供不應求,股價就會上升;反之,股價高需求就小,供過於求,股價就會下降,最後達到平衡,平衡位置就是中心。
BIAS的套用法則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考慮:
(1)從BIAS的取值大小方面考慮。這個方面是產生BIAS的最初的想法。找到一個正數或負數,隻要BIAS一超過這個正數,我們就應該感到危險而考慮拋出,隻要BIAS低於這個負數,我們就感到機會可能來了而考慮買入。這樣看來問題的關鍵就成了如何找到這個正數或負數,它是採取行動與沉默的分界線。
應該說明的是這條分界線與三個因素有關:
1)BIAS選取的參數的大小;
2)選取的具體是哪支股票;
3)不同的時期,分界線的高低也可能不同。
一般來說,參數越大,採取行動的分界線就越大。股票越活躍,選取的分界線也越大。
在本書中,給出這些分界線選取的參考數值。應注意,僅僅是參考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對它們進行適當的調整。下面僅舉一例。
1. BIAS(5)>3.5%,BIAS(10)>5%,BIAS(20)>8%以及BIAS(60)>10%是賣出時機;
2. BIAS(5)<一3%,BIAS(10)<一4.5%,BIAS(20)<一7%和BIAS(60)<一10%是買入時機。
從上面的數字中可看出,正數和負數的選取是不對稱的, 般說來,正數的絕對值要比負數的絕對值大一些。例如,3.5>3,5>4.5等。這種正數的絕對值偏大是進行分界線選取的一般規律。
若果遇到由於突發的利多或利空訊息產生的暴漲暴跌的情況,以上的那些參考數字肯定不管用,應該考慮別的應急措施。有關人員的經驗總結,暴漲暴跌時;
1.對於綜合指數
BIAS(10)>30%為拋出時機;
BIAS(10)<-10%為買入時機。
2. 對於個股:
BIAS(10)>35%為拋出時機;
BIAS(10)<一15%為買入時機。
(2)從BIAS的曲線形狀方面考慮。形態學和切線理論在BIAS上也能得到套用。
1)BIAS形成從上到下的兩個或多個下降的峰,而此時股還在繼續上升,則這是拋出的信號。
2)BIAS形成從下到上的兩個或多個上升的穀,而此時股還在繼續下跌,則這是買入的信號。
以上兩條為指標背離原則和趨勢的內容。
(3)從兩條BIAS線結合方面考慮。當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長期BIAS時,是賣出信號;在低位,短期BIAS上穿長期BIAS時是買入信號。
3.套用BIAS應注意的問題。
(1)書上提供的具體數字僅僅是參考,正確的做法是在實踐中自己尋找分界線的位置。
(2)在BIAS迅速地達到第一峰或第一穀時,是最容易出現動作錯誤的時候,應當特別小心。
(3)BIAS的套用應該同MA的使用結合起來,這樣效果可能更好。當然,同更多的技術指標結合起來也會極大地降低BIAS的錯誤。具體地結合法如下:
1)BIAS從下向上穿過0線,或BIAS從上向下穿過0線可能也是採取行動的信號。上穿為買入信號,下穿為賣出信號。因為此時,股價也在同方向上穿過了MA。
2)BIAS是正值,股價在MA之上,若果股價回落到MA之下但隨即又反彈到了MA之上,同時BIAS也是呈現相同的走勢,則這是買進信號。對於下降的賣出信號也可類似處理。
3)BIAS是正值,並在向0回落,若果接近0時,反彈向上,則這是買入信號。對BIAS是負值可照此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