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積非成是&約定成俗
2007/05/18 09:05
瀏覽435
迴響1
推薦2
引用0

積非成是&約定成俗

人類很多思考、規範都來自周遭已經習慣的事務;有些高科技與現代化的產品與系統它的規格與標準可能都源自於數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思維的舊框框,不過,卻很少人會去打破這個思維框框所帶給我們的局限。

  最近在其他部落格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美國太空梭燃料箱的火箭推進器尺寸標準其實可以更大,它的尺寸標準是必須跟火車軌道的寬度一樣大,因為它必須由火車從製造廠載送到太空發射中心,那美國火車軌道的寬度是怎麼來的呢?它是源自於英國的電車軌道,因為當初美國鐵路是由英國人設計的,那英國電車軌道的寬度是源自於哪裡呢?它是起源於早期馬車輪距的輪寬,那碼車輪距的寬度又源自於哪裡呢?答案是古羅馬人對於戰車規格所定的,那羅馬人如何訂出這個規格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的寬度;也就是說現代太空梭燃料箱的寬度是早上數千年前就被兩匹戰馬的屁股給定死了。

  我在曾經服務過的光碟公司也知道有個類似的故事,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現在手上的CDDVD的大小是怎麼來的吧?當年研發光碟的主管,做了很多光碟的尺寸,可是一直覺得無法確定合適性,後來他去跟德國非常有名的交響樂團指揮卡拉揚先生聊天,卡拉揚先生說一片光碟片的容量至少要能將貝多芬的第五部交響曲給容納進去才可以,所以,後來光碟片的尺寸就是剛好可以容納貝多芬的第五部交響曲的大小;已就是說現在的光碟片尺寸是在幾百年前的貝多芬先生就已經幫我們決定了。

  英國皇家陸軍砲兵在火炮射擊前,砲手都會很自然的去拉一下砲車,有一天一位步兵出身的將軍有點不解這樣的動作的意義是為什麼,所以它就去請教砲兵出身的將軍,可是也沒人可以說出原委,答案都是以前就一直流傳與交接下來的動作,後來終於問到一位已經退休許多年的老將軍,他才說明了以前因為是由馬在拉火炮,所以射擊時因為害怕馬受驚嚇會亂跑,所以才會有這個拉砲車的動作。

  有時候回顧我們工作上的許多流程與做法,你可能會發覺很多事情與步驟甚至報表根本都沒有用處,但是它卻浪費了我們很多時間,也有很多的思維邏輯或規範也許都因為承襲過去的一些限制而造成我們沒有去突破與更有創意性的去打破這個框框,這是在職場上人最常碰到的盲點與無奈之處。

 不管積非成是或約定成俗,有些時候可能可以嘗試去勇於挑戰與改變,多去問自己為什麼以及難道一定要這樣嗎?也許你就會成為另個愛迪生與貝爾也說不定囉!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Jeff & Jill
2007/05/19 12:20
發人深省

補充一下:

CD的時間長度,是由前SONY社長大賀典雄訂下的;根據的是貝多芬第九而非第五交響曲。最後似乎是以卡拉揚的版本為準,不過這點我沒把握。

大賀先生學聲樂出身,退休後重返樂壇成為指揮家。技術人員原先提議的長度是60分鐘,係根據卡式帶的規格(單面最長60分鐘);卡式帶的規格又從那裡來,我就不知道了,或許和時鐘有關。當年古典樂迷對於稍長的樂曲在播放途中被硬生生切斷其實頗為不爽,多虧音樂家介入,歷史軌跡才得以改變。

現今iPod+MP3的肚量遠非當年可比,可是規格還是1GB, 2GB地,當記憶體來算,也沒聽到類似「放進全套尼貝龍指環」或「魔戒三部曲」之類說法。人性要和科技結合,真的需要多一點像大賀先生這樣的人。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