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游善鈞,雲林縣人,現就讀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所。
網路連結
http://forum.pon99.net/viewtopic.php?f=196&t=65708
【費啟宇評】
作者剛開始說了一些食品與味道,例如母親研磨一壺咖啡,烘培口感綿密的舒芙蕾,沖一杯佛手柑氣味的伯爵紅茶,或奶香濃郁的烏巴奶茶,吃哥哥從法國寄來各色的馬卡龍,他的父親冲泡一杯高鈣牛奶等,看似沒什麼稀奇,其實他在鋪陳下午茶的味道,一種屬於全家曾經擁有快樂時光的回憶。
「午後靜寂,光線從流理檯前的小窗,細緻篩了進來,綴灑在粉紅色瓷磚上,小鹿斑點一般,後頭人家的孩子,在屋簷底下拍打皮球,」第二段在描述光線,光線與人的疏離感,然後母親找優雅的壺,泡了滇南紅茶,而這滇南紅茶,是嫁到大陸的二姐寄回來的,如今離開這個家,開始讓人不自覺有了傷感。
回憶,是美的,那與口感綿密,味道稍嫌甜膩的麵包,濃厚的紅茶相襯,是因為有親人一起享用,才有奢侈的記憶,是買不回來的親情的,而這裡寫到了母親與移動的日光,有了連結處,在「母親鬆弛的肌肉牽動皺紋,肌理夾層鑲嵌著若隱若現的亮框,像是一雙濕潤的眼眶」,(這一句有瑕疵,描述看不太懂) ,再來「我們終有一天會離開這個家,離開他們身邊,無論是和二姐一樣,嫁到遠方,或者是與三哥相同,遠赴他鄉求學追尋自己的夢想。」
讀到這裡,許多為人父母開始有感覺了,孩子長大了,有他自己的天地。
我心裡開始有了莫名的哀傷,發現有一天我的孩子也會如此展翅奔去,便反覆咀嚼這篇文章的「堅」(人生要堅強一點)「果」(因果循環,珍惜好果,善待緣分) 的味道,久久在腦海想,我過去的成長環境,不也如此嗎?有了感動與共鳴。
「結晶一般、光芒浮掠竄動的房間之中,我看見自己更剔透的形體,宛如一股不具侵略質地的香氣,坐在最靠近窗邊的桌子,一個人喝茶,一個人望向窗外,彷彿期待看見什麼盛大經過一樣。然後我看見了自己,原本便不夠具體的身體,正一吋一吋消失,大概是被相互碰撞的彈珠,破裂的彈珠,彈珠碎屑裡頭的螞蟻,或者一些更嗜吃甜食的事物,給偷偷搬走了。」
這一段是全文最上乘之處,經典中的經典,好文中的好文,太有畫面的抽象質感,既夢幻又寫實,如江河瀑布一潟千里,文字的駕御力強,把前面平淡的鋪陳全炸開了。
總之,作者的文字燙熱,持之以恆,將是文壇之〝光〞之〝堅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