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的分類
2009/06/02 19:22
瀏覽1,343
迴響2
推薦18
引用1
【三十七道品】語出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佛教謂使修行者達到覺悟的方法,共分七類三十七項。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合稱。
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義,到涅槃道路之資糧。是初階入門修行的用功次第,依序進階羅漢、聲聞、緣覺、菩薩,從自覺,覺他,到覺行圓滿的階梯。
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
四如意足:欲神足,精進神足,心神足,思惟神足。
五根:信根,勤根,念跟,定跟,慧根。
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支:擇法,精進,喜,除,捨,定,慧。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文中提到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