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的由來
臘八是中國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大乘以二月初八為佛出家紀念日,四月初八為佛誕日(出生),臘月初八為佛祖成道日﹔小乘對佛的紀念日都在四月初八。
臘八粥來源于五代,有個十方寺院在臘八那天來了很多遊方僧,粥不夠吃了,該寺的一位布袋和尚,將平時積攢的五穀雜糧倒進粥鍋中,大米、小米、薏米、紅豆、綠豆、花生等煮爛,香噴噴的真好吃。後來布袋和尚坐化了,臨終口占一絕,有“彌勒真彌勒”一句。於是,他的形像被塑成大肚子彌勒佛,擺在山門口。
(四寶註:彌勒真彌勒,意指慈悲真慈悲。)
一說臘八節這一天,信徒吃臘八粥又稱「佛粥」,據說吃佛粥可以得到佛祖的庇佑,而臘八粥又是什麼呢?通常隨個人的喜好,可用小米、糯米、薏仁米、黃米等任選一種,再加上桂圓、花生、蓮子、紅豆、葡萄乾、栗子、棗泥等,總共八種東西再加上糖一起煮,熬得越久越爛越好吃。在嚴寒的冬天吃了油膩的進補食物後,吃上一碗甜蜜蜜、熱呼呼的臘八粥,不僅是一大享受且能驅走寒意!
另一說是『臘』為古時陰曆十二月的祭名,始於周代,此後此月亦稱臘月。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此日成道,南北朝時始定臘月初八日為"臘八節",並與佛教傳說相結合,形成吃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釋迦牟尼修行時,曾餓倒在地,一牧女送他一碗黏米煮成的粥,釋迦牟尼食後,於河中沐浴,並靜坐菩提樹下沈思,
臘八節
臘日和臘八粥的由來:在中國古代,「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它的意義,有人認為:「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也有人認為:「臘」是 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
從前的臘日,並沒有一定的日期,大約在冬至後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間,最晚也不會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節氣內,落在農曆的十二月,因此農
曆的十二月就稱為臘月。農曆的
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經獨自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只吃一麻
過臘八節的習俗大約在清朝初期傳到臺灣,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廟中去祭拜神明,並煮臘八粥讓全家人食用。康熙皇帝時,曾賜給有功的臣子臘八粥,是一種恩寵,在民間,有些特別遵循古風的家庭,天沒亮就已經吃過臘八粥,同時流下許多,吃個好幾頓,以表示「富貴有餘」。
臘八粥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
糖、白糖熬煮成粥。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
臘八九宮 | |||||||||||||||||||||||||||
|
- 5樓. 朋 ²2009/01/03 23:19108份
- 4樓. 朋 ²2009/01/03 23:14請慢用
- 3樓. 四寶2009/01/01 03:40
- 2樓. 朋 ²2009/01/01 03:24歡喜供養
三十七道品養生素食全體員工,以供養心,在1/3日「臘八日」當天,準備了108份臘八粥,歡喜隨緣供養,以表達感恩之心。
感謝師父提供臘八粥的由來,及說明臘八粥之食材與五行八卦之對應關係,
圖文並茂,清晰明瞭,大家有福了!
感謝師父一事一物的細心教導,弟子「做中學,學中做」,一點一滴醞釀中….
感謝師父!!
彭彭頂禮合十 - 1樓. 四寶2009/01/01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