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學佛十年
2025/03/06 09:25
瀏覽146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淨界法師|有些人學佛十年、二十年沒有進步,關鍵就在這四個字!
大乘的持戒,它的精神在於增上慚愧。它不看你的行為本身,而是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不是有兩種:
第一個增上心。你面對過失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對無上菩提的追求沒有放棄。雖然你做得不夠好,但是你不斷地發願:我現在暫時不能離開殺盜婬妄,但是我希望總有一天,能夠解脫這樣的雜染因緣。你的增上的心沒有失掉,這是第一個,戒體的第一個思想——增上心,你對無上菩提的期望並沒有放棄;
第二個慚愧心,即便你有身口的過失,但是你內心當中是非常慚愧的。
所以大乘的持戒,它在每一個持戒的過程當中,一定夾雜了增上心跟慚愧心,也就是說慚愧心它是一種調伏,你減損了一種造惡的勢力;增上心就是一種生命的引導,你永遠有一個目標來引導你,你希望你不斷地進步。
所以你這兩種心成就的時候,就是叫做攝心為戒了。你所有的戒法是從你的戒體發出來的,這個觀念很重要!你這個觀念聽懂了,你才能有辦法聽下面的,為什麼叫做調伏生死業力,怎麼調?
你心中先有一個目標,有增上的目標,然後有慚愧的心,你才有可能降低生死業力。就是說持戒,有時候不是一次到位,它的確有次第,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態!
諸位!我們從實際的現實生活來看。你看有些人學佛了十年、二十年,結果你看他沒什麼進步,他除了對三寶有點信仰以外,他的身口意,十年前是怎麼回事,現在還是怎麼回事,他沒什麼增上。
有些人他學佛,他一年一年地進步,他內心有善根,這個很重要!一個有善根的人,他是可以突破內心的障礙的。為什麼我們先講建立善根,然後再來講持戒?因為它是根本,它是持戒的根本。
好,我們懂了以後,就是說一個人是能夠從過失中解脫出來,還是永遠跟過失牽纏不清,關鍵在這四個字:【攝心為戒】。
你內心當中是不是有一個正確的調伏力跟引導力,增上心跟慚愧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