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會戰」(淮海戰役)要圗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全景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前新黨員宣誓入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內展示的國軍武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內展示的國軍指揮刀.馬蹬及馬鞭
所謂「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就是發生在
就中共的資料記載,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和華東、中原軍區及華北軍區所屬冀魯豫軍區地方武裝一部,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江蘇海州,西迄河南商丘,北起山東臨城(今薛城),南抵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是「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另兩大戰役為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之一。
當時,國軍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所部80萬人,分佈在津浦路徐州至蚌埠段及隴海路海州至商丘段兩側。
會戰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
第二階段從
第三階段從
「淮海戰役紀念館」與「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同時在江蘇徐州南郊鳳凰山興建,工程於1960年動工,
這些戰爭文物包含了民工做軍鞋、架人橋、運傷患、送彈藥的戰爭場面。展出文物、照片、圖表、美術作品等2000多件,其中有淮海戰役總前委用的電臺、隨軍民工支前使用的小竹杆、共軍生前的筆記本等;館內另設放映廳,放映有關淮海戰役的歷史影片。專題陳列老一輩中共領導人的題詞15幅,照片約500幅,實物近40件。這些文物都是是當時雙方共同的歷史記錄,破除政治立場,六十年後重新撫今追昔,令人唏噓感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坐落在蔥郁林木和200多個花壇間,塔高
塔四周為圍廊,鐫刻有劉少奇、江澤民等中共領導人的題詞和3萬餘名戰死共軍的姓名,塔前有寬敞的平臺和長
「淮海戰役碑林」位於園林西北,由碑亭、碑牆、碑廊、碑室等組成。佈局嚴謹、錯落有致。主碑重150噸,其正面和背面分別鐫刻著毛澤東「人民的勝利」和「關於淮海戰役作戰方針」的手稿,500多幅碑刻中彙集了中共老一輩領導者的墨寶題詞、參戰部隊的題詠和海內外書法名家之作。
徐州國防園位於園林南部,由國防教育館、兵器陳列場、模擬訓練場、軍體活動場組成,園名由劉華清題寫。國防教育館內設有國防教育廳和電教廳等五個展廳,通過大量實物、圖片和高科技設施,使觀眾既可學習國防知識,又可親自參加各種軍體模擬活動。其實景與台灣每年資訊展時的國防館有異曲同工之效。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占地77萬平方公尺,分別有東、北、南門。經過近40年的建設,如今的淮塔園林擁有紀念塔、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碑林、總前委群雕、國防園等五大建築,粟裕骨灰撒放處、胡耀邦植樹處、青年湖等十大景點。整個園林風景秀美,樹木蔥郁,芳草依依,百花爭豔,不單是一個歷史內涵深刻、自然景色優美的紀念地和風景遊覽區,也是大陸國家
在参觀紀念塔時,正巧碰到一群大陸年輕人在塔前宣誓效忠入黨的儀式;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宣誓效忠入黨,是多麼熟悉的場面,當年我們不也曾在國父遺像前宣誓效忠入黨嗎?宣誓效忠入黨在大陸是一件多麼不容易與榮耀的事,在台灣宣誓效忠入黨也就不見得是見不得人的事?至少台灣當前重要的領導人,也都曾和我們一樣在國父遺像前宣示效忠入黨。不過我特別注意到台灣的宣示是手臂前舉,手掌平伸並攏;但是大陸的宣誓同樣手臂前伸,但卻是手握拳頭,這就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不同之處吧?你喜歡拳頭還是手掌?但可不能出剪刀呦!
就一個來自台灣深受軍事教育的遊覽者而言,觀看這樣宣揚中共「英明領導」及共軍「英勇奮戰」的景點,再怎麼以平常心相待,仍然無法平息心中波濤起伏的激動;心中更有無限的問號!雖然事隔六十年,國共雙方對這些問號都各自以不同的立場,主、客觀的分析戰爭勝負的遠、近因及對世局影響等等。但個人仍不得不問,如果戰爭勝負異位,今日的中國又是何等模樣?世界局勢是否也會有另一種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無法回答,實在當時參戰的雙方將士也無法回答,我想就是今日海峽二岸的領導者也同樣無法回答?事實上又何需回答,逝者已矣!除了權力巔峰的既得利益者能各取所需的詮釋一切外,又有誰還願記得這段歷史?除了参戰雙方將士,特別是死難者家屬還記得戰死者的姓名外,又有幾人記得當時的「剿總」姓名?「總前委」為何人?英雄無淚,只是戰死沙場………!
紀念塔像天安門前的紀念碑一樣立在廣場上,是徐州的標誌性建築。紀念塔旁邊的紀念館述說中國人如何再一次血肉橫飛的在這古戰場廝殺。不僅見証徐州過去發生過的多少次戰爭,也保證了未來這塊土地繼續發生同文同種兄弟、人類相互廝殺的可能性;如果說紀念塔是為激勵後人的豐碑,不如說是在製造千百次戰爭後另一次的必然。就如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內展示的共軍武器
「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
「淮海戰役紀念園林」內毛澤東塑像
「淮海戰役紀念園林」
「淮海戰役」共軍「英勇奮戰」
「淮海戰役紀念碑林」陳毅題碑
背景音樂-李殊-英雄無淚-感動今生無法改變的你
更多相片請點閱(江蘇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園)
『尋訪美麗天涯』系列電子書放入購物車請點選
看著紀念館內陳列的"中華民國陸軍軍旗"
曾經必須立正敬禮的軍旗 曾經隨風飄揚的精神旗幟
殘破的散置在地面 象徵解放軍"偉大"的勝利
是什麼樣的血海深仇 會讓同室操戈兵戎相見 同胞相殘趕盡殺絕
難道這五十五萬國民黨"匪"軍 犯下窮凶惡極的滔天大罪
必須付出生命來償還?
那六十萬"共匪"又真的知道他們所要追求的究竟是真理 正義
亦或只是野心罷了?!
歷史 從來只有立場 沒有對錯 成王敗寇 數百萬人生死相搏的過往煙雲 一切盡付笑談中....
我無法回答,實在當時參戰的雙方將士也無法回答,我想就是今日海峽二岸的領導者也同樣無法回答?事實上又何需回答,逝者已矣!除了權力巔峰的既得利益者能各取所需的詮釋一切外,又有誰還願記得這段歷史?除了参戰雙方將士,特別是死難者家屬還記得戰死者的姓名外,又有幾人記得當時的「剿總」姓名?「總前委」為何人?英雄無淚,只是戰死沙場………!
zhuzhu 於 2007/11/05 21:04回覆紀念塔及紀念館述說中國人如何再一次血肉橫飛的在這古戰場廝殺。不僅見証徐州過去發生過的多少次戰爭,也保證了未來這塊土地繼續發生同文同種兄弟、人類相互廝殺的可能性;如果說紀念塔是為激勵後人的豐碑,不如說是在製造千百次戰爭後另一次的必然。
雖然執干戈以衛社稷,仍不能明白人類為什麼而戰?眼中沒有享盡榮華富貴的勝利者,只有戰死沙場的英雄們......
謝謝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