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聲音(摘錄結尾)彭譽之 - 嵩麟淵明部落格 - udn部落格
嵩麟淵明部落格
作家:嵩麟淵明
文章分類
    Top
    存在的聲音(摘錄結尾)彭譽之
    2024/10/01 00:12:13
    瀏覽:1074
    迴響:5
    推薦:18
    引用0
    那聲音可能來自一枝不斷書寫的鉛筆

    它漆黑而尖銳的筆心

    像一枚鏽蝕的鋼釘

    反覆撞擊著下頭空白的稿紙

    它想透過那紙張,鑿穿底下實心的桌面

    繼續進到地表更深的內裡

    那枝不斷被削短的鉛筆

    寂寞地忍受著書寫中的痛楚

    它木質的軀幹,像美麗的衣裳被裁碎了

    它察覺自己正在消失當中

    卻又從剛完成的文字裡

    繼續向永恆靠近

    那些小號的鉛字,可能被擱在圖書館的架上

    可能藏身舊書攤尚未開啟的紙箱

    也有可能正從抽屜底層

    被無意間取出,在暗夜裡閱讀

    而後轉身,傳遞給某個不確定的

    時空之外,一盞燈的所在

    案:陳昌明《編織意義的網絡》〈感覺性與新詩語言析論〉第203頁至204頁略作分析,寫的是監獄中異議分子的情境。「漆黑而尖銳的筆心」象徵異議分子的硬骨頭。他信仰「從剛完成的文字裡,繼續向永恆靠近。」我想起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演八卦;司馬遷被處宮刑後,忍辱偷生著作《史記》。他們活著為了著述,著述為了活著。藏諸名山,傳諸其人。千古不磨斯人心。所有有志於著述者,其心皆如此。

    回應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穗玉集
    上一則: 離騷(摘錄)羅智成
    下一則: 想像(摘錄)沈志方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5) :
    5樓. 嵩麟淵明
    2024/10/05 23:22

    讀張承志寫的西班牙佛郎明哥

    佛郎明哥包括歌 琴  舞  非缺一不可  但歌排第一

    張承志 第一次在日本箱根看到瘦削西班牙女人的舞蹈表演  已經被震撼

    後來在馬德里欣賞佛郎明哥   更震撼

    有吉他  是個美男子

    主唱歌手是個其貌不揚糟老頭

    他不是用唱的  他是用撕裂的聲音在吼

    他是有多大的痛苦啊

    張承志寫佛郎明哥   讓我開眼界

    這篇叫做   鮮花的廢墟  西班牙紀行之一

    越過死海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

    4樓. 嵩麟淵明
    2024/10/03 01:22

    網路世界雖然虛虛實實

    但有互動  還是讓人高興的

    在網路城邦   正直可靠之人多

    彼此之間的互動大多有理有節

    此間有小小的樂趣

    文摘格主可以讀到很多好文章  已有500多頁目錄

    有專貼詩歌的兩位格主

    第凡內早餐包羅萬象   詩歌書法美術音樂戲劇古蹟  無所不有

    沉浸式閱讀   讀一本書自己就變成那本書

    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養分

    連續6天100次推薦數用完 嵩麟淵明2024/10/04 22:47回覆
    3樓. 嵩麟淵明
    2024/10/01 22:07

    寫作的人不少

    在網路城邦就發現許多寫手  有些似乎寫得很勤勞  在各平台都有蹤跡

    有些寫手會有低度的互動   大多寫手部互動   這也無妨

    在自己寫作的天地中優游即可   其實能獲得多少經濟利益呢

    台灣社會不是喜歡閱讀的社會   專業寫作有可觀收入者不多

    之所以無怨無悔要寫作  無非想展現自我的存在

    我有一份教職  寫作除了學術論文  也喜歡寫新詩雜文  這是生活樂趣

    狄更斯說   我們得到生命的時候附帶有一個不可少的條件:我們應當勇敢保護它一直到最後一分鐘。

    大多寫手不互動 嵩麟淵明2024/10/01 22:10回覆
    2樓. 嵩麟淵明
    2024/10/01 21:53

    彭譽之得過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兩個圖書館系統查詢都沒有他的書

    可能不曾出書

    印象中  他好像是成大校友

    這首詩寫在監獄中的異議分子   陳昌明的文章有簡單分析

    其實  有幾句撼動人心的詩句就受益無窮了

    作為讀者  我喜歡這首詩  心得如我的案語

    有寫作能力的人都想留下一些心靈奔馳的蹤跡

    我現在在參一個大公案

    人生就是一個持續一個的公案

    1樓. 嵩麟淵明
    2024/10/01 11:14

    異議分子比較具理想性  他們想改變他們不滿的現狀

    他們宣稱要打倒腐敗  打倒不公不義  打倒反動的剝削者

    他們要建立人人平等  人人自由富足的社會

    古往今來  太多人走向這條虛無飄渺的烏托邦夢幻之路

    有些能夠始終如一  並實際關懷貧民  如宮澤賢治

    有些失敗了 被腐敗邪惡勢力撲殺 如殉難的一長列一長列的烈士

    這些奮勇的人大多是年輕人  或許是血氣方剛  或許是認識不清

    有些這樣的理想之士後來奪權  常常變成他們當初要打倒對象的樣子

    這樣的人好像不會斷絕   每個時代都有異議分子  都有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