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洋蔥鴨露營火鍋推薦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洋蔥鴨適合野炊火鍋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洋蔥鴨湯頭試吃評測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胡椒鴨口感評測如何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一生中,每個人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也許曾有那么一個人走進你的生命里,曾經親密無間、無話不談,最后卻因某個誤會漸行漸遠。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有一個懂你的人,陪你、伴你。或許這個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能懂你,能走進你內心,能懂你說不出的苦,也懂你所有的笑,哪怕你未曾訴說只言片語,他也能從你的眼睛里,讀出你想要說的話。懂你的人,他總是在恰好的時間出現,在最難過的時候,無需太多言語,給予你寬慰和擁抱,在他面前不用小心翼翼,他在,你便會安心。 通常,人的價值需求有很多層次,人們往往更為需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價值,要通過他人評價及自我認可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滿足,這種滿足需要得到個人與社會、與他人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和價值認可才能獲得。“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認可以及心靈上產生的共鳴,是一種最高境界的情感表達。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能知我“心憂”者不多,懂我者更是少之甚少,精神層面上的“懂”更是屈指可數。近期熱播、呼聲極高的電視劇《山河令》里的兩男主溫克行和周子舒之間的情感交融之所以讓大眾如此感動,就是因為他們有著靈魂上的共鳴,他們是靈魂知己。 溫克行對于周子舒,當周子舒是一個浪跡街頭的流浪漢時,溫克行沒有鄙夷,沒有可憐,而是投以欣賞的目光,在周子舒遇到困難時,給予周子舒的是無條件的幫助,他遵從的是自己的內心,喜歡就追尋,欣賞就靠近。即使周子舒不說,溫克行也深深懂他為了贖罪自請“七竅三秋釘”后僅剩三年存活的煎熬與痛苦;懂他內心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牢籠般的束縛;懂他孤獨無依、渴望自由的心思;懂他即便一時茍活、也要享受喝點小酒的酣暢及曬曬太陽的悠閑自在和快活。周子舒對溫克行而言,周子舒是他生命中的一米陽光,能溫暖他的心,照亮他前行,周子舒是他精神的支撐、心靈的慰藉、未來的希望。當得知周子舒不告而別是想只身赴死時,溫克行唯一為周子舒做的是就是以命換命,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周子舒的生存,此種情感可敬、可佩! 周子舒對于溫克行,周子舒眼中的溫克行,雖有鬼谷谷主的瘋魔的一面,曾經做過許多錯事,卻也有著人心向善時的溫柔,內心仍然渴望和憧憬向往著平靜美好的人間生活;周子舒懂得他自幼生活的悲苦與艱辛,也知道他愛憎分明、愱惡如仇;周子舒除了懂得溫克行的苦楚外,更多的是對他的吝惜和心疼,這份情,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當溫克行面臨生命危險時,他不惜以身擋劍;當溫克行墜崖時,他毫不猶豫隨之躍下;當得知溫克行“遇難”后,便毅然取出“七竅三秋釘”,欲拚盡全力為之報仇。周子舒在用生命踐行自己對于溫克行的真摯情誼。 周子舒和溫克行之間的互相傾慕,不是基于彼此的身份地位,也不在乎彼此是否有事業心,僅僅看重的是,彼此的善良、干凈、純粹、纖塵不染的靈魂。他們不介意彼此的過往,看重的是彼此當下的人品與情誼。他們之間的關系是那么純粹、簡單、灑脫,他們用情至深,是能以生命相依、相托的知己。周子舒以他溫柔而又強大、無限的包容心去慢慢消耗溫克行心中的痛,而他自己也在治愈溫克行的過程中被溫克行治愈,他由最初的不想活逐漸找到了想活下去的理由,且憧憬著另一種美好的人生。溫客行和周子舒能走到一起,是因為他們既相互“救贖”,而又“雙向奔赴”,這才是“愛”的真諦。 體味到《山河令》溫周的情感,反觀社會日常,感慨頗多。生活中,人際交往往往賦予了太多的期待與色彩,以致讓最初的本心脫離了原本的軌道,致使太多的情感變得復雜而功利,令人心累。生活中,有幾人能做到溫周這樣純粹、灑脫,若人與人之間多些理解、善意,沒有權錢交換、利益之爭,既能守住初心,也不會迷失自己,那這世界將會更加美妙吧! 周子舒和溫克行之間,因為懂得對方的苦與樂,才能相知、相伴、相惜、相依,他們之間的感情是純粹而偉大的,是值得欣賞而向往的。人與人之間,因為懂,無需言語表達,皆能感受彼此情懷;因為懂,無需展示,也能彼此欣賞;因為懂,不需太多給予,也會感到幸福。 “懂”---是人世間最溫情的語言,它是歲月沉淀的默契,是守護彼此心靈的一縷清風,溫馨而柔美。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有同事相邀,我們來到了海口市長流鎮瓊華村。 老村區,那高低錯落、密密麻麻、深黑灰色的房屋間,豎立著一根根銀灰色的桿子。這些桿子筆直而纖細,高約十米;陽光下,閃亮閃亮的。遠看,宛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農村普遍使用的室外電視天線。 疑惑間,請教領路村干部譚高亮。“現在村里不都使用數字電視了,為何還有那么多的室外電視天線?”沒等我把話說完,他便扭起頭笑彎了腰。“就知道你會開這種玩笑,夠幽默了!那不是室外電視天線,而是村民祖屋燃放鞭炮專設的鞭炮桿!”他說。 村民燃放鞭炮豎立專門鞭炮桿!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燃放鞭炮是簡單的事,隨便在地板上一拉,圍墻上一掛,或臨時用一根木料撐起就行了,還要什么專門的鞭炮桿?”我又質疑地問譚高亮。“也許有些村莊是那樣,但在我們村是有講究的,可有文化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了我的問題。 老村長譚明經介紹,瓊華村建于宋代,杜姓人家先遷入,后有林、譚姓人家遷居,元、明、清年間陸續有柯、鄭、王、吳等姓氏人家遷進。什么時候起村民開始燃放鞭炮,已難以考證,因此說法較多,但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是始于明末清初。老村民譚孝定說,前輩人傳說,1949年以前,村民燃放鞭炮是驅逐瘟神妖魔鬼怪,祈求人畜平安的一種民間傳統方式,誰家燃放的鞭炮又長又響,就表示震懾力大,瘟神妖魔鬼怪就越害怕并離得遠遠的,于是,族里、家里來年就會迎來五谷豐登,發財發丁,平安無事。 瓊華村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甚至白事等都會燃放鞭炮,特別在春節、元宵節和公期期間更為突出,鞭炮使用量占全村全年用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至于什么時候起在祖屋庭院豎立專門鞭炮桿,也是講不清楚了。村干部譚新浪說,沒有看見過記載祖屋豎立專門鞭炮桿的有關資料,只聽說過清代后期就有村民在祖屋庭院豎起鞭炮桿來燃放鞭炮,但只是極少數的大戶人家。解放后,村民生活改善,豎立鞭炮桿的便有所增加,約占戶頭百分之二三十。特別是改革開放后,村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祖屋庭院豎立專用鞭炮桿便基本普及。 瓊華村民在祖屋豎立鞭炮桿是有講究的,不是立在祖屋左前方就是立在東南方,其它方向不宜。立左前方是傳統風水取法,代表吉利的青龍,因為風水俗話有,寧愿青龍昂首,不讓白虎抬頭。立在東南方,意在每天一發亮就沐浴朝陽光輝,以求風調雨順,心想事成,光宗耀祖,歲歲平安。村干部譚友旺解讀鞭炮桿新的意義時講了四句話——“時代文明惠民多,吉祥安泰幸福長;炮竹聲響傳四方,家家戶戶喜洋洋”。 瓊華祖屋鞭炮桿最初以老竹桿為料,老竹長刺、堅硬、節節高,有驅除妖魔鬼怪邪氣,保佑安泰生活節節高之意;后來有人改用木麻黃樹料,木麻黃樹碩果累累、帶有棱角,而且堅硬,寓意驅除瘟神妖魔鬼怪,旺丁旺財又平安。鞭炮桿高度也較講究,一般家族大,家境好,財丁旺的,鞭炮桿就立得較高,意為出人頭地,反之就一般般,但都必須高出祖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村民對鞭炮桿進行改革,廢除木質鞭炮桿,改用了鋼管為料,后來干脆引進了無銹鋼管。無銹鋼管筆直、堅硬、光澤,寓意好日子閃閃發光,美好生活天長地久。 年代的不同,瓊華祖屋鞭炮桿意義也與時俱進,在繼承中積極充實文化內涵,鞭炮桿意義與時代同步,突出時代主題,融入了熱烈喜慶、健康向上、分享歡樂內容。鞭炮桿的交替換代,讓村民們轉變了觀念,更新了認識。如今,村民已將用來驅除瘟神妖魔鬼怪,祈求安泰發財的鞭炮桿視為傳播喜慶、吉祥、和諧,傳播信息的標志物。 每逢大年三十、初一、初三、元宵節、重陽節、大吉日、公期、獅子節、入宅、婚慶、考取大學等紅事喜事樂事時,祖屋那鞭炮桿就大顯身手,積極作為,讓飽含喜悅的陣陣鞭炮聲回蕩在瓊華村上空。每逢共同節日,如春節、元宵節、公期等,村民便熱情友善地相約掛起長長的鞭炮燃放,有時燃放先后分明,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響聲有序,和和順順;有時同時燃放,蹦蹦蹦、蹦蹦蹦,雷鳴般震響,意在村民同心協力,共同喜慶,分享美好時光。過去,把鞭炮桿視為家族身份象征,視為家族地位顯耀,視為家族攀比工具的觀念已被摒棄。現在村民只要看到哪家祖屋鞭炮桿上燃放鞭炮,便知道這家紅事喜事樂事已臨門,于是加以點贊、祝賀或分享;反之,有哪家祖屋鞭炮不掛在鞭炮桿上燃放,而是置于地板上,說明家有白事發生,村民獲得信息后,前往慰問、分憂或鼓勵。 瓊華村祖屋庭院鞭炮桿,從選擇材料,到坐向選擇;從一家豎立,到基本普及;從顯耀門戶,到共享歡樂;從突出傳統,到現代文明。這不僅是形式轉變,而是一種文明印記。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星期天早晨,太陽公公還沒起床,我和媽媽就來到了長山公園腳下。空氣濕漉漉的,天色灰蒙蒙的,有點兒涼,我們加快了步伐,想著這樣會暖和點。步行道兩旁的松柏蔥郁得有些蒼老,但不知是誰在坑洼的樹干添了有趣的卡通,有扛著金箍棒的孫悟空、憨厚樂呵的八戒、溫暖的大白抱抱……給樹木增添了靈氣。爬山,變成了不斷探索“新大陸”的過程,有趣多了。 等我們到了半山腰,蹲在地上研究紅果果的時候,太陽咻地一下,閃亮登場,天空像是被切開了,太陽也趕著來欣賞這山中秋色吧? 此時,整個世界都亮了起來。樹木的葉子閃閃發亮,“金發公主”銀杏非常耀眼,金燦燦的一片,是山間最亮的顏色,一些樹的葉子綠中泛黃,樹葉隨著風兒紛紛落下,給大山公公披上被子,迎接冬天。 顯通寺這邊就更美了,遠遠地朝電視塔望去,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常綠層”的松柏和冬青像是身穿迷彩服的戰士,一起守護著相山的第一道大門;“黃綠層”的主人公是“金發公主”銀杏,在她身邊有懸鈴木侍從;“楓樹叔叔”們的“烈火派對”格外引人注目,楓葉黃里透著紅,楓樹腳下的一片已經鋪上了厚厚的“楓葉毯”,踏上去,像進入童話世界。 我們忍不住按下相機,想要留下這如詩如畫的山間秋色。 >>>更多美文:美好
又是一年一度七夕節,你在銀河東,我在銀河西,迢迢銀河兩岸情,鵲橋連通相思路,一夜歡會,成為人間美談。 七夕節也叫乞巧節,因為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傳說相會前,織女要梳妝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所以這天又叫“香日”。 小時候,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奶奶總會領著我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搖著一把大蒲扇,給我講銀河里的故事,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奶奶指著天空那一道白色的玉帶說那就是天河,又告訴我哪是牛郎星,哪是織女星。奶奶說,七夕那天很少看到喜鵲,因為喜鵲都去天河為牛郎織女相會架天橋了;奶奶說,七夕晚上躲在葡萄架下能偷聽到牛郎和織女說話,倘若聽到了,日后便會擁有一份千年不渝的愛情。還說七夕那天會下雨,那是牛郎織女流下的相思淚。那樣靜謐的夜晚,聽著奶奶的故事,內心充滿了無數的遐思。人在葡萄架下,心早已飛到了那神秘的鵲橋之上。那時候,不懂得傷心與悲情,不懂得人世間的離愁別恨,只感覺那樣的故事如夢似幻,牽著人無數的思緒。有幾次,天真的我還真信了奶奶的話,躲在葡萄架下諦聽牛郎織女說話,可是無論我如何屏息靜氣也聽不到只言片語。我纏著奶奶不依不饒。奶奶說,只有學習好的孩子才能聽到,以后我就拼命地學,從小學到高中,我的成績一直是班上最好的。長到十六七歲時,每年的七月初七,我和幾個要好的姑娘相約一起包餃子,把一根花針、一顆紅棗和一枚銅錢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結束后,我們聚在一起吃水餃,說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吃到錢的就有福。 千年相思七夕夜。七夕,被賦予了一種美麗的人文情懷,成為古代文人爭相吟詠的題材。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白居易的“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都婉約蘊藉,余味雋永。最最感動的就是秦觀的那首《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詞借寫牛郎織女的離愁,襯托詞人自身的綿綿別恨,牛郎織女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因此,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 當一個日子,因賦予了感人的故事,又備受無數文人墨客青睞的時候,這個日子,便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七夕,就是這樣,不僅被文人墨客所吟詠,也同樣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增添了溫馨浪漫的色彩。尤其是這些年,被當作中國的情人節之后,七夕的節日氣氛更有增無減了。七夕夜,愛情在天上,愛情也在人間。天上人間相愛的人兒,都守望著這一刻的來臨,以各種方式表達著心中的愛戀,訴說著柔情繾綣。 感謝七夕,今晚,我會在浩繁的星宇下,擁著一份美麗的心情,祝愿天下所有相愛的人,愛到永遠。 >>>更多美文:情感日志
QW155CW58PKM14
踏輕胡椒鴨肉質鮮嫩口感 》露營準備的小技巧,讓烹飪更輕鬆自在踏輕洋蔥鴨肉質細嫩評價 》露營必備的料理食材,打造豐盛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