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我們都用大阪燒來稱呼,日文的原名是お好み焼き,因此如果講大阪焼き的話,日本人是聽不懂的。
同時廣島燒的日本原名也是お好み焼き,所以做為區別,日本人會在後面加上關西風或是廣島風。
關西風就是我們熟知的大阪燒,廣島風則是廣島燒。
兩者在用料上也有不同,大阪燒是麵糊加培根,廣島燒則是雞蛋加炒麵。
吃過大阪燒的我其實一直想試試廣島燒吃起來是甚麼感覺,所以曾經有想去台灣的廣島燒專賣店-赤鐵廣島燒試試。只是去踩點的店家看上去座位不多,是一間需要排隊的店家,所以一直都沒有去。
正好最近台北忠孝SOGO又舉辦了日本展,所以我就去圓一下想吃廣島燒的打算。
因為是百貨公司的小攤販,所以沒甚麼可以選擇的口味,但以原味作為比較的話,比赤鐵官方標價來的便宜,所以時間上允許的情況,這邊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照片有點糊真不好意思。
因為是現點現做的,所以需要等待十分鐘左右。
打開蓋子後,聞起來我覺得跟大阪燒差不多,都是日式醬汁的味道。
柴魚片的下面是煎蛋,再來是炒麵。
炒麵本身的味道比較淡,所以需要配合蛋上面的醬汁提味,
炒麵下面是麵餅皮,然後是高麗菜跟紅薑。
高麗菜沒有調味過,所以就是一般的高麗菜味,不過加了紅薑以後感覺又不一樣,配合蛋、炒麵、醬汁又是另一種口感。
餅皮不是從麵糊現場製作,而是直接一片餅皮蓋上去,最下面也有一層。可能有調味過,但我吃不出來。
他像鬆餅那種堆疊方式,中間的炒麵跟高麗菜因為不是直接淋到醬,所以你可以吃到原味跟加了醬汁的味道,也可以單純混和炒麵跟高麗菜,搭配方式相當的多元,吃起來相當具有樂趣。
其實我也想吃吃看赤鐵的其他口味,不過價格是一回事,願不願意排隊等待也是一回事。
我是那種不喜歡等待的人啊~
日本展又是那種東西價格本來就比較貴的展覽,所以比較容易買的下手。
我想吃便宜健康又好吃的東西(大家都想)
結論:廣島燒好吃,所以我還想吃其他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