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國恥日」。是中國的國恥,也是全世界中國人的恥辱。
6年前我還在南京工作時,每年到這一天,市裡刺耳的空襲警報聲便會響起; 我們公司全體員工都會起立低頭默哀,直到警報聲結束。
30萬死亡軍民,有些連名字都沒有,其中包括了我當時從軍抗日的伯父。他死在長江江邊,連屍首都找不著。老家只有他一個衣冠冢。父親為他刻了一個墓碑,上面寫著「勿忘國恥」。
中國歷代君王,包括近代領導人,都慣於對敵人寬大為懷、既往不咎,來彰顯自己是個仁君。
日本戰敗後,從蔣介石到毛澤東,從未對日本要求道歉賠償,反而在美國的指使下,不但對日本採取寬大為懷、人道處理,還留下日皇一條命,不去追究他准許並領導侵華戰爭的最大責任。除了對幾個甲級戰犯處死外,對其他軍民,一概不准報復。
日本戰後有美國資助,很快就能恢復國力;而死難最多、受創最深、百廢待舉的中華民國,沒有哪個國家伸出援手,包括盤據在中國多年的外國勢力,幫助這塊千瘡百孔的土地,從廢墟中恢復舊觀,因而導致隨後中國的內戰; 死傷的人數,並未隨著抗日戰爭結束而終止。
二戰結束後近80年,猶太人從未忘記納粹的種族滅絕、波蘭人從未原諒納粹的屠殺、蘇俄人也從沒忘掉德國軍隊的蹂躪。而德國總理也會每年在這些國家的國殤紀念日上,親自去下跪、道歉、獻花,甚至對遺屬送上賠償金。唯有日本從未向中國認認錯、道歉、賠償,並保證永不再犯;他們甚至對南京大屠殺死亡30萬人的史實嗤之以鼻,連學童教科書都不認為南京曾經有場「大屠殺」,只說這是日軍為了征服中國所必須採取的戰爭手段之一罷了。
唯一曾經自己出資、對南京大屠殺拍成紀錄片的,是一位旅居美國的女導演。她花了許多年走訪國內外幸存者、完成這部紀錄片,期間不但屢屢遭到日本人、日僑的恐嚇騷擾,也未曾得到大陸及台灣政府的資助與協助播放。她最後還因為受不了壓力而選擇自殺,死在自己的車上。
如今俄烏戰爭方興未艾,烏克蘭人流亡國外數十萬人,死亡人數還不到一萬人,歐美國家就急著要將普丁當成戰犯,紛紛指責俄國軍隊的殘暴不仁。對照於南京30萬人被日軍強暴、屠殺、活埋等畜牲行徑,至今不置一詞。這些歐美國家的偽人道、假慈悲,令人作嘔!
更可惡並可悲的是,親日的台灣蔡政府,不但完全忽略這個日子,還跟著日本人歧視中國人;美國更默許日本政府修改憲法,積極擴張軍備,與美國聯合軍演,日本還指控中國是「世界和平秩序的威脅」,並把協助台灣抗中列入他們的國內法。
顯然,那死亡的30萬南京軍民,與數百萬死在其他各地的中國人,始終無法喚回日本人的良知,也無法換取美國的理解。在美日等國的觀念里,唯有讓中國繼續積弱不振,任由各國踐踏搶奪,才不會是「世界和平的威脅」。
中國人終將覺悟, 原來「國恥日」從未隨著歷史消失,如果中國人不懂得團結,有朝一日,這個恥辱的日子極有可能還會捲土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