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我們是傘兵,註定就是要被包圍的,」在「諾曼第大登陸」電影中,美軍101空降師溫特斯上尉的名言,最讓人震撼。納粹惡魔已隨歷史的腳步聲遠離,但病魔仍亦步亦趨跟隨人後,只是戰場從歐陸換到台灣急診室,被包圍的不是空降師,而是前線醫護。
2025年春節後,流感、新冠、諾羅病毒齊襲,患者湧入急診室,住院床位不足,大批病人滯留急診,讓醫護被帶病毒的病患層層包圍,急診室有掛點滴的老人找不到輪椅而席地而坐,也有一手抱生病幼兒,另隻手在哄著其他小孩的母親,一片地紛亂。
急診室仍不斷有新病患湧入,緊張與憂慮的情緒在擁擠的空間內瀰漫,有時還混雜出一種憤怒的滋味,讓醫護被病患的拳頭包圍。
「諾曼第大登陸」的電影畫面呈現前線將士的英勇,但降落的傘兵衝不破包圍,會向司令部求援,因為前線與總部是一體的;降落到台灣急診室的一位醫師,與病魔對抗多日、體力耗盡後,也到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社群求援,卻赫然發現更孤立。
「請林靜儀多關心急診科面臨的崩潰與壅塞問題,」急診醫師禮貌地留言。「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林靜儀如此譏諷,像在前線戰士的背後捅一刀,難怪該醫師喊要辭職。
醫師都是升學競爭中的佼佼者,腦袋不會小,政府按一下鈕當然不會解決事情,因為在醫療共產的龐大機器中,按鈕間有複雜的連動關係,但前線戰士要聽的不是譏諷,而是希望駕駛這台龐大機器的官員,務實面對問題。
急診室擁塞,因為住院病房爆滿,像停車場內停了太多不該停的車,入口處當然塞車,台灣人平均住院時間是歐美人士的兩倍,要如何降下來呢?醫院開不了病床,常因醫護人力不足,醫護薪水要如何提高呢?
「如何提高呢?」林靜儀恐懼的是,按了調升醫護薪水的按鈕後,健保費調升的按鈕也連動開啟,然後政治彈珠隨即彈出來,彈掉她當官的烏紗帽。她在輿論反彈後,留下安撫的話:「明白大家都需要有宣洩情緒的出口。」
前線醫護的情緒不是靠宣洩就能解決,像在登陸戰被包圍的傘兵,不是看著大海、聽著浪花聲,緊張情緒就會放鬆。這台台灣醫療共產的機器,正面臨醫護不斷流失,最後無人維護的窘境,也不是靠改設定就能續用,請官民務實面對,是否到了該換機器的時候了?
〈待續〉
────
作者簡介:
路仁是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現任銘傳大學資管系專任副教授,目前重心在學生實習輔導,作為資訊業與學生間的橋樑。路仁曾是人間福報副刊專欄作家、教育電台每早新聞分析、UDN/U值媒教育專欄作家,著有「抽屜裡的祕密」、「讓我們到心底去旅行」、「不識字爸媽的博士孩子」、「浪漫痕跡」等書,與小野、李丁讚等合著「走路」一書。
路仁擅寫▶真實生命故事,於部落格連載。路仁亦是詩人(▶故事詩)以及音樂創作者,曾與游政豪同學共同創作歌曲,獲高雄情歌大賽優選。游政豪畢業後往流行音樂發展,目前是A-Lin、王心凌、郁可唯等熱門歌曲的編曲者;路仁則專注詩與音樂的結合,創作▶音樂詩歌,尋找古典的素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