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07:疾風禁區 - mixect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mixect 的部落格
作家:mixect
文章分類
    Top
    金華07:疾風禁區
    2010/04/04 00:02:08
    瀏覽:173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疾風禁區Goal
    傳球,因為我們是團隊

    導讀:楊惠玲老師

    【電影導讀】
      疾風禁區預計拍攝三集,已經拍攝兩集。這部電影採取半傳記的方式,在電影裡看到的球隊都是真實的球隊,比賽的球隊是真實存在的,也會出現真實的人物,如貝克漢、席丹、勞爾,獨獨只有男主角的角色是虛構的,透過他把世界杯足球賽這麼熱門,歐洲人這麼喜歡足球,在電影裡呈現出來。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足球,從默默無聞到舉世聞名,從成名後會過怎麼樣的生活,認真、嚴肅、或珍惜足球明星的頭銜,還是因為成為明星了,日進斗金,生活會有想不到的另一種情況?透過電影思考面對人生的時候,有些東西值得人們珍惜,例如「夢想」,但夢想到底是過程還是目標?要怎麼面對。
      主角聖提亞哥生在墨西哥,和爸爸一起非法移民到美國,但是他的想法和爸爸完全不一樣。聖提亞哥的天分是足球,而另一部「十月的天空」的主角侯麥是以造火箭達到他的夢想,我們從電影裡看聖提亞哥在這樣的障礙裡,如何達到他的足球的夢想。

    【電影觀賞】

    【電影討論】

    在第一部電影與聖提亞哥對照的是蓋文,在台灣的報紙不是以運動員當頭版,而是政治人物。在台灣如果書讀不好,就沒機會了,在世界其他地方未必是這樣。而是去看到如我們生在英國,是足球踢得好才了不起,不是書讀得好才了不起。在英國football才是足球的正式語言,不是soccer。美國有兩種足球,包括美式足球(橄欖球),但是歐洲人是瞧不起的。考一下你們的觀察力,電影是由哪家廠商贊助的?(生:愛迪達)這就是置入式行銷,像王建民可以成為臍帶血、電腦的代言,可以有很高的收入,可是沒有到達前,就要等機會。可是一旦簽約,收入是完全不一樣的。第二集裡,聖提亞哥就是成名了。當你到達夢想,你會不會堅持,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師:透過電影,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仙:蓋文跟著變好,聖提亞哥影響了蓋文。我記得「球跑得比你快」這句話。
    師:每次聖提亞哥表現不錯,可是教練都不以為然,你英雄主義,你要傳球,而不是要跑得比球快。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和團隊是不能比的。
    凱:在泥濘中踢球失敗後,聖提亞哥跟葛倫說父親跟他說「人各有天命」,我覺得滿有道理的。
    師:你們同意聖提亞哥在失意時對經紀人葛倫說:「我的父親相信人各有天命,一個人工作、養家、然後死去,妄想其他事是很愚蠢的。」
    尹:要找第二專長。
    維:他沒有去試他就不知道。
    師:自我設限,限制我們的思想,你就不知道你能力在哪裡。這個世界有些地方是我們眼睛看不見的,但是我們可以到達,那就是超越,看你的理想、想像力有多高。
    維:爸爸死掉時,聖提亞哥原本要回去但沒有,我滿意外的。
    師:和臺灣的看法很不一樣。回去是去守喪,但他還在預備隊,競爭是很激烈的,世界隨時誕生天才,如果他回去,可能別人就取代他了。
    凱:每件事情都有犧牲。對他來說,夢想比較重要吧。
    師:他回去是奔喪,是傳統觀念的束縛,他爸已經過世了,他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不是嗎?東方的觀念認為沒有任何道理,但是當你面對關鍵抉擇時,是不是非要如此不可?
    師:他回來時講了一段話,你們記得嗎?父親過世後,他重返球場,跟教練說:「他奪走我的自信,讓夢想變得遙不可及。但我現在不需要藉口了,沒有人可以決定我對足球的決定。」
    珊:父親過世了就沒有人可以阻止他了。
    師:所以在聖提亞哥追求夢想的過程,父親一直在阻止他。
    棋:更下定決心要追求夢想,爸爸不要他做,他偏要做。
    尹:讓聖提亞哥意志更堅定。
    師:難道爸爸不讓他踢,他就不踢了?
    凱:不管支不支持,爸爸都會去踢,因為那是他的興趣,他就是喜歡。
    師:電影回憶好幾次,他在偷渡時,在危險時,他就是要冒著危險要去撿球。還記得馬思洛的理論嗎?各層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簡單的講就是夢想了。
    凱:爸爸是生理和安全的滿足。
    師:但是聖提亞哥一直存錢為了買機票。馬思洛說如果你天生就是寫詩,你就會成為詩人。就像聖提亞哥,看電影的過程你就會知道,在生命最危險的時候,他就是要去檢那顆球,如果你總是記起來、念念不忘的那件事,就是你最想做的那件事。電影裡一直強調爸爸對聖提亞哥的影響。
    晴:最深刻的話,是聖提亞哥承認氣喘病,老闆說「氣喘不是問題,說謊才是問題」。
    文:說謊沒有藥可醫。
    棋:說謊沒有人可以幫他,生病有藥可以醫。
    仙:他不知道可以醫,所以才說謊。
    師:不知道的事情可不可以說謊?無知可以無罪嗎?去偷錢可以說不知道,所以無罪?
    珊:無知可以學習。
    仙:環境,因為聖提亞哥不知道可以醫。
    凱:他爸說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住在豪宅的人,一種是幫忙洗車、整理草皮的人。
    師:所以聖提亞哥一直以他爸爸的認為當作藉口。很多人會故意讓我們無知,這個世界上掌握資訊越多的人獲利越多,所以掌握資訊的人不會希望無知的人知道。用方法去知,像「想飛的鋼琴少年」,知與不知,差別很大。
    棋、文:最深刻的一句話,「我們是團隊,不是個人秀,背後的隊名比胸前的名字重要。」

    師:個人自由比較重要,還是團隊?
    棋:應該是團隊。
    師:要說服自己團隊比較重要,不是「應該」。
    珊:某些事情自己做不來,要靠大家。
    師:個人有極限,有些事可以合作。團隊重要或個人重要,就會決定你未來的選擇。在你們的時代,團隊是很重要的。幾乎所有屬於年輕人創業成功的故事,都是合夥成功的。
    師:為什麼「氣喘不是問題,說謊才是問題」?這句話代表誠實是很重要的。幾乎你看很多美國電影,都強調誠實這件事,但臺灣很少強調。你對誠實的看法?
    凱:教科書上寫誠實很重要。誠實是視情況而定,例如善意的謊言。
    尹:有一部電影「再見列寧」,為了讓媽媽安詳的死去。誠實很兩極。
    師:誠實是我們的選擇,不是別人的選擇。像「再見列寧」是假設媽媽不能承受而隱瞞事實。像日本病人得了癌症,會不告訴他們真相。
    凱:那這樣就不知道自己怎麼死了。
    師:所以沒有人知道怎樣比較好,有人認為有心理準備比較好,那是他們的價值觀,但謊言是包不住的。是不是我們自己認為善意就可以。

    文:父親不希望聖提亞哥改變人生。
    師:所以父親說你如果追求夢想,就會重重摔下,父親一直和聖提亞哥對照。你們認為他是怎樣的父親?
    生:不敢冒險,想過平凡日子。
    珊:不想失去什麼。
    仙:不想改變。
    師:父親還有哪些情緒?害怕、恐懼。當害怕恐懼就會焦慮,焦慮和害怕會阻止我們朝夢想前進,往前走就會遲疑。
    顥:我最深刻的是「他是我的兒子」,代表他的父親支持他。
    師:父親一直阻止聖提亞哥追求夢想,可是當聖提亞哥贏球時,他是支持他的。
    瑋:印象最深刻的「不要理那個笨球」。對爸爸來說,那顆球是找麻煩的。
    師:所以電影裡很平凡的話,可能都是精心設計的。
    尹:計程車司機說「我現在很忙,不要打擾我」,所以英國的足球風氣勝過於任何事。
    師:所以足球在英國代表的是很重要的。所以導演讓沒沒無名的聖提亞哥成為最有名的過程。
    筠:「其實你爸爸來看過球賽」,因為爸爸一直反對,到最後他有支持。
    師:所以這句話證明爸爸支持。所以他不回家奔喪,他還是有遺憾的,他不是無情的,聽到爸爸支持他,他才沒有遺憾,所以親情是很微妙的。


    【分組討論】
    分組:(仙、凱、維)、(晴、棋、文、珊、筠)、(顥、軒、尹、瑋)

    師:哪些電影還是有追求夢想、講求團隊,和友情有關的。
    尹組:跟夢想有關的有十月的天空、想飛的鋼琴少年、心中的小星星(不算)
    棋:夢想有關的放牛班的春天、翻滾吧男孩、把愛找回來、送信到哥本哈根、刺激一九九五
    仙:疾風禁區、國家寶藏。
    仙組:團隊有關的變形金剛。
    棋組:團隊有關有水男孩、十月的天空、放牛班的春天。
    尹組:怪獸電力公司
    尹組:友情有下妻物語、九降風、放牛班的春天。
    棋組:友情的還有心中的小星星、十月的天空。
    仙組:跟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
    師:還有送信到哥本哈根。

    師:比較追求夢想的電影有何差異,並說明你比較喜歡哪一部?
    維:想飛的鋼琴少年與疾風禁區我比較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我比較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因為主角智商很高;因為主角智商很高,所以他甚至可以開飛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因為他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所以想飛的鋼琴少年與疾風禁區我比較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

    棋:放牛班的春天與疾風禁區我比較喜歡疾風禁區;我比較喜歡疾風禁區,因為比較看得出來主角追求夢想的過程;因為比較看得出來主角追求夢想的過程,所以比較讓我印象深刻;因為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我比較喜歡喜歡疾風禁區。

    珊:想飛的鋼琴少年與疾風禁區我比較喜歡疾風禁區;我比較喜歡疾風禁區,因為想飛的鋼琴少年是主角已經很天才了,但是疾風禁區是要團隊努力才能贏得勝利;因為要團隊努力才能贏得勝利,所以團隊很重要;因為要團隊努力才能贏得勝利,所以我比較喜歡疾風禁區。

    師:想飛的鋼琴少年只要主角一個人就可以做很多事,但是珊提醒我們,團隊時,是不是天才就不是那麼重要,而是要怎麼跟別人互補了。在我們看過的電影中,除了疾風禁區還有哪些和追求夢想有關?有哪些和團隊、友情有關?想一想?

    師:想飛的鋼琴少年裡我們下的標題是「我們的聰穎我們自己知道」,即使旁邊的人愛我們,他們還是未必會推我們一把。「簡單的路」或「困難的路」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適合我們的路」。所以當你做決定時,你要提醒自己那是你自己做的決定,不論成功或失敗,那都是你的選擇,是屬於你自己完整的人生。周圍即使有很多人愛我們,但未必恰恰好都贊成我們。


    觀影日期:2010/1/24

    回應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影視戲劇
    自訂分類:金華電影讀書會
    上一則: 金華08:黑洞頻率
    下一則: 金華06:下妻物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