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小妖風大。有人說阿北一出法院就開始說謊,噗哧,你怎麼知道他在法院不說謊?對這種師父一般的阿北,我其實是想說,阿北根本就是在搞宗教,這才能顛覆所有人的認知。但阿北比搞宗教的更厲害,眾所周知,但凡搞宗教的,大多是市井混混,只有嘴功一流。但阿北智商157,還是台大醫學院畢業的醫學教授,這讓他搞起宗教似的政黨,更加如虎添翼,神而明之。當他說他最崇尚的是理性,務實,科學時,你我也許會想,我們也是理性,務實,科學在分析阿北的言行啊。這就讓許多人神經錯亂,其實真正錯亂的是阿北自己,口言善,身行惡的國妖,無怪乎騙走那麼多小草的心跟血汗錢。
話說阿北困在北檢時,有馬路消息說被查到不明金流了,好像是170萬還是七百萬的。然後有則新聞畫面是民眾黨工在槌門,說應曉薇(小小市議員)都拿四千多萬,阿北只拿170萬,可能嗎?阿北卡細漢嗎?
這裡有個邏輯是,一個妓女在站壁。嫖客說:我給妳4500,陪我睡個覺,好不好?
當然好囉!
妓女忍不住摟著他,就往賓館跑..
啊,等等,我今天只帶到點零錢,給你170行嗎?
去死啦,你,殺千萬刀的,把我當成甚麼了..
好啦。其實我是覺得應曉薇拿4000多萬,阿北應該拿4300萬先買個辦公室,老婆再去看上億豪宅跟小宅,最後阿北出來統一口徑。我們夫妻倆的財力本來就買得起。不過這只是個人猜想,畢竟金流一時間還沒查到,要那麼容易查,阿北不就跟那些貪官污吏的檔次差不多,當甚麼師父呢?
於是阿北就被北院無保請回。但阿北圖利京華城弊案的事實俱在呀!阿北說,
「我完全沒有過問,因為作為市長,不應該過問單一個案,後來容積率840%,我其實完全不知道。」
我把這一段,叫做花癡被白嫖:比喻某種政商性交易。應曉薇收賄像妮可,行賄的財團則像嫖客,應曉薇被關,嫖客行賄完也被關。這叫「罰娼也罰嫖」。阿北不收錢,則像從前在台鐵辦性愛趴的「小雨」,同一個嫖客淘走國產被關,阿北去陶朱隱園接受嫖客慰勞,暢飲900,ㄟ,唱歌900的,則被法官辦成一個「花癡」,花癡被白嫖。
大家都說,阿北最後使出的殺招,放大絕,聽說是師承同學李文宗,叫做:我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我通通都不知道。這一幕讓我想起中國史上文獻紀載最早的貪官故事,
陳轅頗出奔鄭,初轅頗為司徒,賦封田,以嫁公女.有餘,以為己大器,國人逐之!故出道渴.其族轅咺,進稻醴,粱糗,腶脯焉.喜曰:「何其給也?」對曰:「器成而具!」曰:「何不吾諫.」對曰:「懼先行!」
這段故事很有趣,值得一提再提,它是說一開始,鏡頭先帶到往鄭國逃亡的陳國大臣轅頗身上,然後開始倒敘,這個轅頗為什麼這麼倉皇的出逃呢?原來他本來是陳國的司徒,專門幫國君跟老百姓徵稅抽田賦的,這年他以國君要嫁女兒為名,又跟老百姓抽了很多稅,給國君嫁完女兒後,還剩下一大筆,轅頗就把這筆錢貪汙了,結果被老百姓知道,就被趕下台,流放外國去。接著畫面回到轅頗跟他族弟轅咺的對話,這時的轅頗逃亡的又餓又渴,轅咺竟不知從哪兒弄來一大堆好料,美食美酒,給轅頗享用,轅頗好奇的問,
ㄟ,你這些好料是怎麼來的?
大哥,實不相瞞,您在貪污國君嫁女兒的公款時,我也從您那貪了一小筆,當時我想,這筆贓款終有一天準派上用場。您貪污完國君,我也跟著貪污完您了。
奇怪耶,你那時就想到我會有今天,當時怎麼不勸勸我?
大哥,我會怕..
怕啥?
怕我要是勸您別貪,恐怕當時我就被您殺了,那就沒今天的我,給您送上好吃好料了。
這樣大家總該明白,當時勸阿北別圖利的那些都委,官員,怎麼死得死,逃得逃,只剩下一個跟阿北同流合汙的副市長,現在正在吃牢飯了吧?阿北這招「不知道」,或許一時騙得過法官,騙過小草,甚至騙過所有人,但是總有一天,阿北也要行經死蔭的幽谷。就說那麼一天吧,阿北的魂魄悠悠來到閻羅殿前,閻王正在問訊,
來者何人?
「我是..我是阿北」
阿北?你是幹甚麼的?(瞧,連閻王爺也不知道阿北幹過些甚麼)
「我..我不知道」
「喔,我想起來,我甚麼事都不用幹。只要手下這個要官商勾結,那個要圖利財團...他們只要把公文拿來給我,我全都照簽不誤,那就行了。」
好,該上天堂。
「不公平~~,不公平~~」一旁的台灣酸民在鼓譟。
你們這群小鬼懂甚麼?閻王說:「難道你們看不出這種只顧吃飯,去陶朱隱園酣暢900,甚麼都不知道的阿北,是個不世出的蠢材。天幸他甚麼事都不會,真讓他做點事,搞爛這個,敗壞那個,老百姓就要淚流成河。他能上天堂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萬事通通不知道。」
確實,高虹安那種小打小鬧,貪污幾百塊還是幾千塊的金流..笑死,一毛錢真真都沒進過高的口袋,還好端端在助理身上保管著。阿北的品格..咳,最好他還有品格,跟高比天差地別。我一度好奇,看到高沒的事都被栽成有,阿北怎麼還敢貪?難道真以為自己神功護體?有大神能?後來我有些明白,但凡那種看盡生死的,早就超脫凡界,無神無鬼,更不怕有報應,阿北應該不存在膽大或膽小,阿北自己就是膽,要大便大要小便小,醫生是膽天下無敵了。佛經說:
一、無慚:什麼是「無慚」呢?無慚就是不尊重自己的人格,不愛護自己的教法,自暴自棄,甘心去做不道德的事情。由於無慚之人,「輕拒賢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漸漸增長罪惡,甚至無以自拔。所以成唯識論云:「云何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一切煩惱、隨煩惱,都成為它的助伴而發生活動。
二、無愧:什麼是「無愧」呢?無愧就是不怕人家的責罰與譏誚,既不聽勸導,也不避嫌疑,甘心去做惱害眾生的事情。無愧之人,對於凶暴作惡的小人,不但不知道遠離,反而很尊崇他們,於是終日與他們為伍,造諸惡行。一切煩惱、隨煩惱,都成為它的助伴而發生活動。所以成唯識論云:「云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
總的來說:「無慚」是對自己而言,不怕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無愧」是對他人而言,不怕公眾的輿論。一個人果真到了無慚、無愧的程度,不但與一般禽獸,無二無別。而且,就是佛菩薩對於這種人也是無可奈何。佛曾說:「對任何人我都有辦法救度,只有對無慚無愧之人,我沒有辦法救度他們」。可見無慚、無愧之惡性十分重大!
jun5238 於 2024/09/03 07:5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