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爵城堡(Château Comtal)外觀一隅......
.
.
.
.
以城堡遺跡聞名的卡爾卡松(Carcassonne)位於法國西南部,蜿蜒流過的奧德河(Aude)將卡爾卡松劃分為右岸高地上的城堡(Cité)舊城區,以及左岸地勢較低的新城區(Ville Basse)。右岸高地上的卡爾卡松城堡(Cité de Carcassonne)建於西元前3世紀,最初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堡壘,經過數世紀的發展而成為一座有著雙城牆的防禦型城堡。中世紀時成為羅馬教皇派遣的阿爾比十字軍(Croisade des Albi)的根據地,17世紀時由於與西班牙的國境往西後退,失去戰略價值後便逐漸衰退,到了19世紀城堡幾乎淪為廢墟,由於其歷史價值受到重視,在建築師歐仁·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Viollet le Duc)的大規模修復下,形成今日所見的城堡樣貌。卡爾卡松城堡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
從土魯斯搭火車到卡爾卡松約一個多小時,由於是第二次探訪,因此略過位於山坡下的新城區(Ville Basse),僅探訪位於山丘上的卡爾卡松城堡(Cité de Carcassonne),並將卡爾卡松城堡整整繞了一圈。另外,我們也藉機在舊城區品嘗流傳在西南法的傳統菜餚——卡酥來砂鍋(cassoulet),其內容物為:燉白豆子、油封鴨腿、香腸、豬肉和鴨肝(鵝肝)。不愧是鄉土菜餚,除了食物外,砂鍋沒有多餘的裝飾,而且分量超大,如同我點的那份竟然是雙油封鴨腿!且隨花鼠妹的腳步一起廣這座城堡吧!
.
.
.
.
#2.南運河(Cannal du Midi)一隅......朝陽下的南運河顯得特別寧靜,這條運河建於1667年至1694年之間,開鑿的目的是為了連結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一條運河,這條運河也是17世紀法國的重要工程。1996年南運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
#3.卡諾廣場( Place Carnot)上的海神雕像噴泉......卡諾廣場座落在卡爾卡松的新城區(Ville Basse),周圍環著許多美麗的的老建築,廣場在某個特定時間有市集,那天早上經過時看到一些攤販正在準備擺攤。另外,卡諾廣場的中心還裝置一座漂亮的海神雕像噴泉。
.
.
#4.卡爾卡松老橋(Pont-Vieux de Carcassonne)......橫跨在奧德河(Aude)河上的老橋建於14世紀,19世紀經過重修,直到19世紀,依然是新、舊區往來的唯一通道。1926年,這座老石橋被列為法國歷史遺蹟,今日的老橋則僅供行人通行。
.
.
#5.從山坡處望向卡爾卡松城堡(Cité de Carcassonne)......擁有雙城牆的卡爾卡松城堡是歐洲最大、最古老的城堡,以中世紀防禦工事而馳名。城堡的雙城牆綿延近3公里長,並完整保存52個塔樓,固若金湯的雙重城牆——內城牆為羅馬式城壘,外圍為哥德式城牆。城內除了民宅、街景、廣場及大教堂外,還有一座城中之城──伯爵城堡(Château Comtal)。
.
.
#5~1.近看卡爾卡松城堡(Cité de Carcassonne)......城堡位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上,俯瞰著山坡下的新城區,呈現舊時易守難攻的古城特點。
.
.
#6.奧德城門(Porte d’Aude)一隅......這座城門是卡爾卡松城堡的大門之一。
.
.
#7.
.
.
#8.卡爾卡松城牆(Remparts de la Cité de Carcassonne)一隅......有些外城牆的通道狀況很差,除了狹窄外,地勢也是高低起伏,對行動不方便的遊客是一大考驗。
.
.
#9.卡爾卡松城牆(Remparts de la Cité de Carcassonne)一隅......
.
.
#10.卡爾卡松城牆一隅......
.
.
#11.卡爾卡松城牆一隅......從這一側看,雄偉的卡爾卡松城牆宛若一條長長的巨龍迤邐至天際。
.
.
#12.卡爾卡松城牆一隅......
.
.
#13.沿著卡爾卡松城牆往前走,前方那座較矮的建築物就是納博訥城門(Porte Narbonnaise),該城門是卡爾卡松城堡的入口大門之一。
.
.
#14.納博訥城門(Porte Narbonnaise)一隅......納博訥城門建於1280年,是進入城堡的入口城門之一。
.
.
#15.近看納博訥城門......進入城門後,會通過一座木板吊橋,接著再越過護城河後,即可進入古城內。
.
.
#16.
.
.
#17.內城門一隅......高聳的內城門讓人顯得特別渺小。
.
.
#18.
.
.
#19.畫面左邊的城牆與塔樓是建於11世紀的城堡外圍城牆,右邊高聳的城牆則是內圍城牆,是建立在3~4世紀時期的城牆基礎上。
.
.
#20.
.
.
#21.伯爵城堡(Château Comtal)外觀一隅......畫面中那座石橋是進入伯爵城堡的通道,橋下那片草地是昔時的護城河。
.
.
#22.近看伯爵城堡(Château Comtal)......
.
.
#23.伯爵城堡外觀一隅......
.
.
#24.不同角度的伯爵城堡......
.
.
#25.近看伯爵城堡......
.
.
#26.這一帶的綠地昔時是伯爵城堡的護城河。
.
.
#27.
.
.
#28.
.
.
#29.卡爾卡松城牆(Remparts de la Cité de Carcassonne)與塔樓......
.
.
#30.卡爾卡松城牆與塔樓......
.
.
#31.卡爾卡松城牆與塔樓......
.
.
#32.街區一隅......鋪著石板路的街道充滿濃濃的中世紀風情,老城區又被稱為中世紀城區(La Cité Médiéval),是由中世紀留下來的城堡與城牆組合而成。
.
.
#33.街區一隅......老城區的建築大都建於12、13世紀,無論是城牆、街道或是教堂都維持著中世紀時期的樣貌。
.
.
#34.街區一隅......
.
.
#35.街區一隅......左邊這棟爬滿綠藤的建築物是當地一家飯店。
.
.
#36.
.
.
#37.聖納澤爾大教堂(La Basilique Saint-Nazaire)外觀一隅......大教堂建於11世紀,1096年教宗烏爾巴諾二世(Pope Urban II)訪問卡爾卡松期間,為教堂舉行了祝聖儀式。13世紀時大教堂重建,融合了羅馬式和哥德式建築風格。1801年,大教堂的地位被聖米歇爾教堂取代了,它不再是主教教堂,而是一個禮拜場所。聖納澤爾大教堂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
.
#38.教堂內部一隅......除了美麗的彩繪玻璃窗外,其實教堂的內部非常樸素。
.
.
#39.教堂內部一隅......木雕的管風琴也是樸實無華。
.
.
#40.教堂內部一隅......這些絢麗的彩繪玻璃窗建於13世紀,是法國南部最古老的彩繪玻璃窗。在19世紀經過法國的建築師 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全力的修復下,成為該教堂參觀的重點之一。
.
.
#41.教堂內部一隅......
.
.
#42.近看美麗的玫瑰窗......
.
.
#43.陽光穿透彩繪玻璃,讓地面和牆上灑滿斑爛的色彩。
.
.
#44.卡爾卡松城堡與納博訥城門......揮手向這座城堡告別之際,順便八卦一下這座古城名稱的由來。相傳在查理曼(Charlemagne)帝國時期,查理曼派兵圍城長達五年,當城內糧食即將斷絕時,守城的卡爾卡斯夫人(Dame Carcas)靈機一動,她把城中僅存的小麥餵飽一頭豬,然後將這頭豬從城牆上丟下,查理曼的士兵們看到這隻滿肚小麥的豬隻,誤以為城中糧草充足,便放棄圍城,撤軍離去。卡爾卡斯夫人欣喜吹響了「Carcas sonne」的號角,而成為古城名稱的由來。為了紀念她,卡爾卡斯夫人(Dame Carcas)的半身雕像被立在納博訥城門前(畫面右方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