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法、德、奧紀行~~法國~~阿爾比(Albi) - 花鼠妹的異想世界 - udn部落格
花鼠妹的異想世界
作家:花鼠妹
文章分類
    Top
    2024 法、德、奧紀行~~法國~~阿爾比(Albi)
    2025/08/23 08:00:00
    瀏覽:579
    迴響:1
    推薦:63
    引用0
    #1.塔恩河(Tarn)河畔風光......

    .

    .

    .

    .

    阿爾比(Albi)位於法國西南部塔恩河(Tarn)河畔,距離土魯斯約70公里。舊城區的傳統建築大多建於中世紀的中後期,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使用當地生產的紅磚作為建築材料,使得整個城市色調泛紅,故阿爾比又被稱為「緋紅之城 Ville rouge」。在13世紀時,當時的教皇英若森三世(Innocent III)視盛行在南法的朗格多克的清潔派Cathar/阿爾比派(Albigenses)為異端,於是公開下令組建阿爾比十字軍(Albigensian Crusade),並以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加以討伐,這個軍事行動前後長達20年(1209年-1229年),史上稱「阿爾比十字軍東征Albigensians Crusade」。占領阿爾比後,主教為重建宗教的權威,展現基督的信仰力量,從1282年開始修建聖塞西爾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e-Cécile)與貝爾比宮(Palais de la Berbie),外型宛若一座巨型軍事堡壘的大教堂花了近200年才興建完成。被稱為阿爾比主教城(Cité épiscopale dAlbi)的舊城區,其範圍包括環繞著大教堂而建的4個建於中世紀的街區,2010年與聖塞西爾大教堂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

    .

    .

    #2.聖塞西爾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e-Cécile)外觀一隅......外觀有如堡壘般的大教堂建於1282年至1480年間,為呈現出教堂的威嚴建造了高達40公尺有如要塞般的高牆,這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磚砌教堂,以其雄偉的輪廓和78公尺高的塔樓,雄踞阿爾比的天際線。值得一提的是,聖塞西爾大教堂也是法國南方哥德式建築的典範與傑作。2010年,雄偉的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

    #3.聖塞西爾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e-Cécile)外觀一隅......從外觀看,宏偉高聳的教堂建築體讓人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

    .

    #4.要進入教堂的入口大門必須先通過這個小拱門,接著爬一小段階梯後才會抵達教堂的入口大門。

    .

    .

    #5.精雕細琢的入口大門......

    .

    .

    #6.近看......第一次看到如堡壘般堅固的磚砌外牆。

    .

    .

    #7.教堂內部一隅......有別於如堡壘般的磚砌外觀,教堂內部色彩豐富,完全體現南法哥德式特有的璀璨風情。值得一提的是,教堂的穹頂壁畫創作於1509年,都由義大利畫師們完成,與梵諦岡西斯廷小堂穹頂畫同一時期,壁畫以聖經的《舊約》和《新約》內容為主題進行創作,穹頂壁畫底色選用俗稱的寶藍色,也就是皇室藍(bleu roi) (皇室藍屬於不容易褪色的礦物色彩),其上配以灰白金葉裝飾,人物的表情極其細膩,這也是法國最大面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集。

    .

    .

    #8.教堂內部一隅......教堂內部除了繪滿壁畫和很多尊彩繪雕像外,在唱詩班席還可以看到雕刻精美的大理石聖壇屏(Jubé)。

    .

    .

    #9.教堂內部一隅......教堂內部沒有多餘的留白,除了壁畫外,還飾有其他的畫作。

    .

    .

    #10.教堂內部一隅......這面牆是教堂的西牆,牆壁的上方裝置一座華麗的管風琴;管風琴下方是一幅繪於中世紀的巨型濕壁畫《最後的審判》。

    .

    .

    #11.近看管風琴與《最後的審判》......牆上的大型管風琴完成於1736年,出自克里斯托夫·穆舍雷爾(Christophe Moucherel)之手,後來由Théodore Puget進行修改,成為交響管風琴。在1971-1981年的修復中,Barthélémy Formentelli將其還原成法國最大的巴洛克風琴。

    .

    .

    #12.近看《最後的審判》......這幅巨型濕壁畫繪於1474年至1484年間,屬於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整幅畫作展現了天堂、人間和地獄的壯麗景象。從部分畫面中可以看到審判正在進行,行善者升入天堂得永生;作惡者則被打入地獄遭受痛苦折磨。

    .


    .

    #13.主庭院一隅......

    .

    .

    #14.

    .

    .

    #15.貝爾比宮(Palais de la Berbie)外觀一隅......外觀宛若軍事堡壘的貝爾比宮建於1287年,是由阿爾比地區的主教Bernard de Castanet下令建造。1922年,這座曾是主教的宮殿被阿爾比市政府規劃成一座畫廊,專門展出這位出生在阿爾比的藝術家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作品,1934年,畫廊升格為博物館,即今日的土魯斯-羅特列克博物館(Musée Toulouse-Lautrec)。

    .

    .

    #16.貝爾比宮/土魯斯-羅特列克博物館外觀一隅......博物館後方那座高聳的方形塔樓是聖塞西爾大教堂的鐘樓,該鐘樓高達78公尺。

    .

    .

    #17.這處的城牆與厚實的建築體和軍事堡壘毫無二致,從上方沿著曲折的城牆階梯可以走到阿爾比宮花園(Jardins Du Palais - Albi)。

    .

    .

    #18.阿爾比宮花園(Jardins Du Palais - Albi)......阿爾比的首任大主教Hyacinthe Serroni設計了這座花園,並在1678年至1687年間將主教宮改造成包含露台、反露台和法式花園的場所。最初,這座宮殿及其下層庭院用於軍事用途:城牆夷平後,巡邏道被改造成長廊,在城牆半圓形扶壁的原址上建造的四個裝飾華麗的觀景台上也增添了雕像。

    .

    .

    #19.不同角度看阿爾比宮花園(Jardins Du Palais - Albi)......

    .

    .

    #20.不同角度看阿爾比宮花園(Jardins Du Palais - Albi)......

    .

    .

    #21.不同角度看阿爾比宮花園(Jardins Du Palais - Albi)......

    .

    .

    #22.

    .

    .

    #23.

    .

    .

    #24.城牆上的視野非常好,站在這裡可以俯瞰阿爾比宮花園、城牆步道、塔恩河和和對岸的阿爾比城市風光。

    .

    .

    #25.從城牆步道可以清楚看到右方橫跨在塔恩河(Tarn)上的兩座橋樑:第一座橋樑就是老橋(Pont-vieux),該橋建於1040年,橋身長151公尺,由8個拱門組成。到訪時適逢老橋正在整修中,靠近舊城區這側的橋身被圍籬包覆著,無法觀賞其全貌。老橋後面那座橋就是新橋(Pont Neuf),又稱1944年8月22日橋(Pont du 22 Août 1944)。

    .

    .

    #26.蜿蜒流經的塔恩河風光無限好,無論遠觀或近看皆相宜。

    .

    .

    #27.塔恩河(Tarn)河畔風光......

    .

    .

    #28.河畔風光......

    .

    .

    #29.河畔風光......儘管位在河流的對岸,河畔的建築物充滿濃濃的中世紀風情。

    .

    .

    #30.河畔風光......河畔這側的河面波平如鏡,倒影益顯迷人。

    .

    .

    #31.河畔風光......

    .

    .

    #32.新橋(Pont Neuf)一隅......和老橋遙遙相對的新橋建於1867年,在拿破崙三世統治時期開放的,新橋最初的目的是做為鐵路和公路使用,目前則是進入城市的主要道路。這座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地,為了紀念1944年8月22日抵抗襲擊德國軍隊後陣亡的戰士們,故這座橋被稱為1944年8月22日橋(Pont du 22 Août 1944)。

    .

    .

    #33.新橋一隅......橋上是欣賞塔恩河以及阿爾比城市風光的好地方,由於我們是沿著河畔走到這個地方,只顧看著河景卻忘了走到橋上去欣賞不同角度的風光。

    .

    .

    #34.新橋一隅......整座新橋是由紅磚建造而成,其優雅的鏤空拱形支撐也是由磚塊砌成,僅有部分橋牆是用石頭砌成。

    .

    .

    #35.近看......

    .

    .

    #36.高聳的阿爾比鐵路高架橋(Le Viaduc ferroviaire dAlbi)開通於1868年,是由磚塊和石材建造而成,橋身長達217公尺,由7個拱門組成,其中5個拱門橫跨在塔恩河。去年(2024年六月初)我們經過時,增建工程仍在進行中。

    .

    .

    #37.懸在河面上約200公尺阿爾比鐵路高架橋,為了行人和騎自行車者的安全,在鐵路高架橋增建一座人行橋,該增建工程於2017年六月開始展開,增建的人行橋直到今年的六月11日才竣工。這座新建的斜坡式人行橋長達180公尺,是依附在鐵路高架橋的橋柱,而它也被命名為La Passerelle。

    .

    .

    #38.河畔不知名的建築物......

    .

    .

    #39.靠近河畔的這處城牆其實是阿爾比宮花園的外圍,抬頭看還可以看到上面的葡萄藤架和雕像。

    .

    .

    #40.近看......

    .

    .

    #41.不愧被暱稱為紅色之城,在城區隨意走動,放眼所及盡是紅磚建築,眼前這座城牆亦是如此。

    .

    .

    #42.Symbole Albi......廣場上的這個紅色的阿爾比字母Logo非常醒目,不遠處那座高聳入雲的方形高塔就是聖塞西爾大教堂的鐘樓,該教堂鐘樓也是阿爾比最醒目的天際線。

    .

    .

    #43.畫面上方的雄偉建築物是土魯斯-羅特列克博物館,前方的矮磚造房子是阿爾比遊客中心。

    .

    .

    #44.另一角度的土魯斯-羅特列克博物館外觀......

    .

    .

    #45.這座市集位在舊城區。

    .

    .

    #46.舊城街區一隅......

    .

    .

    #47.舊城區有很多半木造建築物,較特別的是當地的半木造建築物都以紅磚作為填充物為主。

    .

    .

    #48.畫面中這棟半木造房子僅管早已變了,依然很有味道!

    .

    .

    #49.教堂旁邊圍繞著許多古老的建築物,無論是磚砌的或是半木造,都值得細細觀賞。

     

    回應
    迴響(1) :
    1樓. BJ周
    2025/08/23 23:18
    那兩張照片 #33 & #38 拍得好漂亮 崇拜
    感謝讚美^-^ 花鼠妹2025/08/24 17:45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