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團隊 施政要像「一棵菜」
2017-08-06 03:36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25830?from=udn-relatednews_ch2
「一棵菜」是戲曲界行話,指演員、伴奏、舞美等全體人員,不分主次,緊密配合地演出觀眾叫好的一台戲。蔡政府團隊能否不分主次,嚴密配合,表現像「一棵菜」,讓人叫好?
日本作家本田善彥說:「台灣正在快速解體」;廈門大學台研院長劉國深在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說:「台灣是一個日益分裂的、碎片化的社會。」解體、碎片化說明蔡團隊執政一年多來,似乎未達到一棵菜的表現;卻像是颱風吹過,大水淹過的碎葉菜片。人民只剩懊惱,怎會叫好。這不能全歸罪於蔡總統,而應檢討台灣碎片化的四大因素。
台灣核心價值的自由、民主、公平、正義已變調。自由尺度因顏色而異;公平程度因身分而不同,前總統阿扁保外就醫趴趴走,癌末囚犯雖奄奄一息仍不准保外,民主變民粹。正義是清除異己的擋箭牌,轉型正義人民支持,但應依正軌而行,巧設機關法規,巧立名目執行,這種正義是邪義,不是正義,只會撕裂台灣的團結。
台灣要團結必須建立共識,然而有人是包含中華意識的台灣意識;有人是輕忽台灣意識的中國意識;有人是去中國化的台灣意識;有人則全然是台獨意識。
今天所有人都是依中華民國憲法取得國民地位和權利,豈能去掉中華民國意識,九成以上是「漢魂台醜」,漢唐血脈不能切斷,而我們世世代代也將生存於此。台灣安全及尊嚴必須捍衛,歷史與經驗也應傳承,這應是最合情理的共識。否則台灣將從「碎片化」變成「碎屑化」。
民主國家依選舉決定誰掌天下,就像幾個球隊比賽,冠軍隊代表國家。結果出爐,所有球隊及支持者是否都應支持冠軍隊。在野黨應該是監督制衡的要角,而非動粗作梗的丑角;執政黨內部也因個體利益爭奪而暗鬥,誠如劉國深所說,都在追求個體利益極大化,造成了整體利益極小化,前瞻八千多億花下去,不會全然不見痕跡,但碎片化的結果,只會讓財政更窘困,團結更困難。
最近清查婦聯會財產近千億,當年是宋美齡女士號召的,她可有一文收入私囊?救國團是蔣經國創立,但可曾為自己或家人取得一絲利益?這是為政者公而無私的「正氣」。
尹仲容因謠言誹謗請辭,理由是「既不能止謗於未發,又豈能取信于中外。」這叫「風骨」。
在台灣可以主張台獨,但對獨立後果可想過?只會在媒體裝英雄,不敢上戰場當烈士,讀讀正氣歌就知道自己沒有浩然正氣,而期待美日馳援,更是沒有骨氣。沒有風骨正氣的台灣,當然也沒有凝聚團結的元氣。
今天,台灣的解體化、碎片化,全體公民多少皆有責任。但蔡總統是台灣的主心骨,所謂骨正才能氣順、血活、脈通。蔡總統應先正己心,不要偏私、偏綠、偏執,堅定核心價值,才能全民團結。自己心正骨正,則民氣和順、百業活絡、兩岸脈通,台灣就能發展茁壯,自然就有像「一棵菜」般,全民叫好的政績了。
聯合筆記╱閣揆異動的時機點
低調貴族、基因強大、為扁反目 3對政壇父子故事
2017-08-08 16:22聯合晚報 記者劉宛琳、徐偉真、林育如、侯廣瑜/製作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630290
88父親節,政壇父子檔的私下互動令人好奇,三對政壇父子檔,傳承國會經驗,一對是低調貴族,一對基因強大,一對為了特赦陳水扁,差點傷了父子情。
「蔣家第四代」蔣萬安與父親蔣孝嚴從小就因蔣家身分備受矚目。報系資料照分享
蔣萬安說,小時候不喜歡被注目,所以每次爸爸在校慶或是畢業典禮受邀來學校致詞的時候,他都交代爸爸,千萬不要說出他的班級和名字,不過幽默又頑皮的蔣孝嚴,每次致詞時都說,「我兒子是X年X班章萬安,他知道我今天要上台致詞,特別交代我不要講出他是哪一班、幾年級、叫什麼名字。」
(後來章孝嚴回歸蔣家,正名蔣孝嚴,章萬安也正名蔣萬安)
蔣萬安說,跟爸爸的相處就像好朋友。蔣萬安/提供分享
每次一講,班上同學都回頭看他,讓蔣萬安覺得很不好意思,卻只能在心中碎念「爸爸幹嘛講出來啦」,但久而久之蔣萬安也習慣了,到了高中,爸爸在致詞時還是講一樣的話,蔣萬安不再覺得尷尬,開始跟著同學們一起笑,甚至在爸爸提到他名字時俏皮揮手,告訴全校同學和爸爸,「我在這啦!」
蔣孝嚴(左二)從不會干涉蔣萬安(左)從政。報系資料照分享
在蔣萬安心中,蔣孝嚴一點都不嚴肅,他說家中是「慈父嚴母」,從小都是媽媽扮黑臉,跟爸爸的相處就像好朋友。雖然國、高中不太會跟爸爸說心事,但自從出國念書、成家立業後跟爸爸之間開始有男人跟男人的對話,爸爸也會跟他分享自己的工作、家庭經歷。
蔣萬安也說,爸爸離開政治工作後比較低調,在他競選期間只有成立競選總部和開票當天出席站台,完全不干涉他打選戰,希望讓他自己去闖,最後勝敗由自己負責。
顏家有早婚傳統,顏寬恒(左)與顏清標出門跑選舉,常會被選民搞混。 報系資料照分享
顏家有早婚傳統,顏寬恒與爸爸差17歲,出門常被誤認是爸爸的弟弟;顏寬恒與女兒也只差17歲,所以顏清標帶孫女出去,大家都以為他們才是父女。
顏寬恒說,以前陪爸爸跑選舉,兩人分開跑,結果就被選民搞混說,「不是剛剛才來過,怎麼現在又來?」或是選民來家裡請託爸爸選民服務,他只是「路過」,鄉親就大喊,「立委回來了!立委回來了!(台語)」,讓他尷尬澄清,「不是我,不是我啦!」
顏寬恒(右)競選立委時,顏清標不遺餘力幫他助選。報系資料照分享
最誇張的一次,是他16歲訂婚時,女方阿嬤問旁人哪一個是新郎,還指著爸爸問「是不是他?」,讓爸爸急忙澄清,「不是啦怎麼會是我,是我兒子啦!」。
顏寬恒競選時,美女老婆陳麗凌(右二)與兩個女兒(左一、左二)也幫忙拉票。報系資料照分享
顏寬恒說,爸爸不是很嚴格的父親,對於孩子們的功課採開放態度,但很重視孩子的品格及責任感。國中時他正值叛逆期,有一次對叔叔說話沒禮貌,爸爸氣到用腳踹他胸口,讓他養傷養了一個月。隔天爸爸親自去中藥行配運功散給媽媽,交代媽媽記得給他吃。
顏寬恒說,身體的痛是一回事,後來他就記取教訓。當自己有了子女、孫子後,就知道這是以身作則,身教比言教重要。
蔡易餘(右)跟隨父親蔡啟芳的腳步成為民進黨立委。報系資料照分享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的父親是曾任兩屆立委的蔡啟芳,也是挺扁悍將,之前特赦前總統陳水扁議題再度引發社會討論,蔡啟芳透過臉書喊話,要求蔡易餘須將《赦免法》草案迅速排入議程,否則就「斷絕父子關係」,讓當時身兼立法院司委會召委的蔡易餘相當尷尬。
其實,蔡易餘剛選上立委時,蔡啟芳因氣喘住院治療,戴著治療器具無法說話,還不忘透過手機傳授兒子問政要訣,不時在蔡易餘辦公室的工作小組群組裡留言叮嚀,不過,蔡啟芳當立委已是十年前的事,有些經驗還沒update,還讓蔡易餘出了洋相。
蔡易餘10年前曾幫時任立委的蔡啟芳(右)拍競選廣告。報系資料照分享
立院每周五的院會前有一小時的「國是論壇」時間,登記的立委都可以上台發言,形式、內容不拘,蔡易餘的國會「初登板」就是開議首日國是論壇,蔡易餘說,當時前一晚父親告訴他那很重要,要他一定要去,所以蔡易餘半夜兩點就坐客運北上搶發言,結果登記時間到了,他發現搶破頭的情況根本沒出現。
蔡易餘說,他後來才知道,原來父親當立委的年代資訊傳播不如現在快速,加上當時立院有兩百多位立委,國是論壇是爭取媒體版面的大好機會之一,但現在有網路,媒體林立,立委上新聞的機會多很多,不一定要靠國是論壇,所以不須爭搶;蔡易餘笑說,他講完國是論壇後,因為距離院會還有段時間,他趕緊「衝回辦公室補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