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品怎麼給?很難獎!〈刊登於聯網首頁〉 - 蘋果蘇打的風格 - udn部落格
蘋果蘇打的風格
作家:蘋果蘇打
文章分類
    Top
    獎品怎麼給?很難獎!〈刊登於聯網首頁〉
    2013/06/24 07:02:15
    瀏覽:3399
    迴響:6
    推薦:51
    引用0
    每逢畢業季就會聽到一些有關畢業獎品的爭議。

    報載,某一所學校頒發獎品之後,學生發現市長獎送的筆記本,比起後面名次的家長會長獎送的MP4、手錶或行動電源之類的獎品,讓學生感覺差別太大,並有學生難過質疑為何成績較好的獎品反而較差?

    乍讀這篇報導,不禁感嘆這些孩子何以如此在意獎品的價值,卻不懂得獎項本身的義意。可是仔細想來,孩子對獎品的重視也不為過,雖然物質無法取代實質的努力,但「排名越前面拿到的獎品價值越高」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

    可這些大大小小的獎項,如市長獎、、議長獎、區長獎、校長獎、家長會長獎、副家長會長獎、里長獎………這麼多的獎項也並非全部統一採購一貫作業吧?提供獎品的貴賓各有其經費預算,加上增設獎項,得獎人數增加,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不免造成孩子拿到獎品互相比較之下產生錯愕的情況。

    雖然校方不便干預貴賓給獎的內容,但為免孩子心裡不平,大人除了要讓孩子了解得獎的意義之外,其實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各獎項並非全數集中採購,也因之會有獎品分配不均的情形。但孩子聽來一定會難以理解,大人何以無法了解孩子拿到獎品之後可能會互相比較的情形呢?大人都會比孩子還看得懂成績單上的數字了,為何會不了解兒童心理呢?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不比較、不知道,就沒問題;有比較,知道了,就會有疑問。

    或許,有一個不比較的好方法,就像成績不排名次一般,只要自己知道考幾分,不需知道別人的成績考多少?所以,以後獎品就收起來回家再打開來看吧!反正自己看了開心就好,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獎品是否會比別人差了。

    還是乾脆連獎品都不要送了?只頒發一張獎狀就好呢?

    或是索性連獎項都不必有,以後畢業典禮就不是頒獎典禮了,可以多一些創意活動讓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回憶也好。但這樣一來,會不會有家長覺得這樣對表現優異的孩子又太不公平了呢?

    唉,該怎麼給獎?真的很難。況且,獎品還是小事,這些大大小小的獎項才是困擾小事的大事吧?

     

    〈蘋果蘇打.2013.6.24




    誠品網路書店:《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博客來網路書店:《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回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6) :
    6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2013/06/25 17:34

    也許我們的獎給得太容易了 - 既然是市長獎,就應該是全市只有一個或兩個,是全市各校集合挑選出來的。至於獎品的選擇,不應該走向浮華,最實在。

    謝謝珍珠回應。

    市長獎是各班都有,後來增加為二至三個名額。

    蘋果蘇打2013/06/25 17:50回覆
    5樓.
    2013/06/25 14:28

    没想到,這也能成問題
    只要學校與家長會協商
    奬品統一處理,或限定奬品價值
    就無此問題啦
     

    謝謝回應。

    這也是個好方法。

    蘋果蘇打2013/06/25 15:49回覆
    4樓. 隨寫人◆ 教師節憶往
    2013/06/24 21:52

    獎品實屬多餘

    有人拿到好的獎品還嫌棄呢

    只要一張獎狀

    因為這代表努力的證明


    謝謝隨寫人。

    真的,我也聽過學生嫌獎品不夠好,帶回家之後就丟在一旁,非常可惜。

    有的甚至就直接送人了。

    蘋果蘇打2013/06/24 23:59回覆

    謝謝隨寫人。

    真的是如此,有的學生甚至嫌獎品不夠好就直接送人了。

    蘋果蘇打2013/06/25 00:01回覆
    不好意思,第一則回覆送出之後沒有顯示出來,我又重打一次送出,結果卻出現兩則回覆了! 蘋果蘇打2013/06/25 00:03回覆
    3樓. 可蜜莉荋
    2013/06/24 14:20
    提早體驗真實人生

    可蜜是不知現在的學生心裡在想什麼,但重點不是「獎狀」是誰給的嗎?獎品為何倒是其次了。是誰規定第一名的市長獎獎品一定會比後面幾名的獎品好呢?有這樣的法條規定嗎?

    藉此剛好可以糾正學生們謬誤的想法。

    且在這個社會上,也不是國立大學畢業的人工作表現與工作成就就會絕對優於私校畢業者。社會上年收入高的和年收入低的未必與學歷高低有絕對正相關。這就是現在的社會(幾十年前,或許是正相關,現在則......)

    才在求學期間對獎品就有這樣的錯誤期待,真的該好好機會教育一下。以免以後進社會後會有高度適應不良呀!

    謝謝分享~


    謝謝可蜜!

    妳說的真是深得我心啊!

    蘋果蘇打2013/06/24 14:57回覆
    2樓. 東村James
    2013/06/24 11:17
    鼓勵

    獎狀不就是最好的鼓勵了嗎﹖

    以前最多久是一本漢英字典了。

    美國一般也沒有獎品﹐只有獎狀﹐獎杯。這就是榮譽了。


    謝謝東村James。

    是的,其實獎狀就是一種鼓勵。

    蘋果蘇打2013/06/24 14:14回覆
    1樓. 蘇信
    2013/06/24 08:13

    想當初小學畢業我也是拿市長獎的人,

    不過那時好像獎品非常的少,

    最大的榮譽是那張可以讓父母掛在牆上的獎狀,

    到了老大小畢業時獎品多到要他老媽幫著帶回來,

    不過獎品裡有很多是被『分屍』的東西,

    如成語典我們只拿到下冊,上冊呢?我老婆說他也不知道,

    因為來的時候是兩本,而且是很厚的兩本,

    就有其他的老師自做主意分成兩分包裝,

    幸好家裡還有一個老二和他大哥差了八歲,

    他大哥拿到的獎品她就一樣一樣的拿出去『用』,

    而且拿回家的機會很小,雖然她自已也會拿到很多的獎品,

    不過好像『用掉』的機會比拿回來的大得多,

    既然是獎品好壞大家就不必那麼的多的計較不是嗎?

    PS:到現在為止我在書店還找不到那本成語典的上冊。

    還有包裝的老師如果無從得知這些民意代表們送來的獎品內容,

    就有可能把一分很厚重的『垃圾書』當做市長獎,

    而把一台很精巧的MP3給了後面名次的小朋友,

    不過這不也是讓這個小孩有『一分的驚奇』?

    謝謝蘇信的分享。

    以前的獎品好像都是文具或字典,學生拿到的時候也很高興啊!

    現在送字典給孩子,雖然也很實用,但孩子未必會覺得很滿意吧?

    蘋果蘇打2013/06/24 08:2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