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那些不能承受之「挫」〈刊登於聯網首頁〉 - 蘋果蘇打的風格 - udn部落格
蘋果蘇打的風格
作家:蘋果蘇打
文章分類
    Top
    放下,那些不能承受之「挫」〈刊登於聯網首頁〉
    2012/12/22 05:01:19
    瀏覽:3076
    迴響:2
    推薦:102
    引用0

    游泳池畔,一群家長站在等候區的玻璃窗前交頭接耳的談論著,並不時盯著游泳池指指點點,彷彿有什麼意見。

     

    漫長的等待之後,游泳池裡的小朋友一個個上岸,排好隊伍,依照教練的指示走向淋浴區。此時,家長們也紛紛擠向更衣室出口等待孩子們出來。

    幾分鐘之後,晉級考試的成績也貼出來了。就像升學榜單一般,一個個名字分類定位,列在榜上,每個孩子的級數、成績,條列分明,晉級的、沒有晉級的,清清楚楚公開展現。

     

    家長們擠在榜單前,尋找著自己孩子的名字,然後有的發出一聲喟嘆,有的興奮歡笑,有的低聲碎唸,有的高聲抱怨。通過晉級考試的,喜悅之情自不在話下,開開心心帶著孩子離開;沒有通過晉級考試的,鬱悶難消,反覆查閱成績,然後帶著孩子去找教練,質疑道:「我的小孩怎麼可能還是沒有通過?」

     

    是的,就像升學考試一般,無論是在游泳池畔,在運動場上,在棋院,在演奏廳,在舞台邊…………各種才藝競賽或晉級考試的賽場,幾乎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景。這是期望與壓力交織而成的畫面。然後不免也會聽到一些聲音,有人會抱怨教練或評審不公平,會說成績有問題,會質疑背後諸多可疑因素,所以造成孩子未能晉級,不能通過比賽,不能拿下名次,甚至要求重新審查,重算成績。

     

    父母對於孩子各種學習涉入太深,以致於遇到挫折時難以承受。


    「我都付出那麼多了,為什麼還只是原地踏步?」父母愁眉不展,仰天喟歎。


    有時候,孩子在學習上並沒有那麼大的挫折感,但父母先讓孩子看見了自己的憂慮和無奈,讓孩子先感受到大人對他的不信任,不相信他只是階段性的學習與摸索,只是還沒有領悟、開竅,只是需要多花點時間,然後就聽見大人的嘆息聲,看到大人因為他而悶悶不樂,一旦這種無形的哀愁籠罩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真的以為自己已無法再進步。

     

    孩子在學習上是需要探索的時間,像嬰兒學爬,而後學會走路,有人早,有人晚,每個人的時間點不同。父母只要站在離孩子不遠處,注意著他的安全,伸出手,告訴他:「來,慢慢走過來,不用怕



    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父母何時會要求他即刻學會?

    不就是在前方鼓勵著,等他慢慢走過來,讓他更有自信地踏出第一步。

    即便是跌倒了,也是很尋常的,學習哪有不跌倒的呢?


    ~蘋果蘇打 2012.12.22~



    博客來網路書店:七折優惠期限2013 年 04 月 01 日止《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誠品網路書店:《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回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專宰小人
    2013/03/02 09:30
    哈 哈 哈...叫普通人,和王建民比投球??誰比較準?

      哈 哈 哈...叫普通人,和王建民比投球??誰比較準?人各有所長,也有所短.幹嘛非得要這樣啥都要比?????

       家長自己才是問題大

     

    1樓. 蘇信
    2012/12/22 07:51
    台灣的教育真的出來問題!

    台灣的教育真的出來問題!

    我侄女在美國她們的體、美育都是必修,

    樂器演奏每個人都必須選擇一種,

    游泳也是必須『會』,

    不過他們的會和台灣的那種競賽式的『精』又有很大的差別,

    不會像台灣一樣把所有的人全部抓在一起比較,

    有興趣或有天份的人多學一點或多精進一些,

    不會像台灣的父母一樣什麼都要比較,

    到底是父母的心態或教育出了問題真的要大家好好的檢討了。

    謝謝蘇信回應。

    互相比較的心態,古今中外皆然,只是這世代似乎更嚴重了。

    父母涉入太深,過度期許與干涉,彷彿參加晉級考試或比賽的人是他們自己而不是孩子。

    在才藝學習方面,如果也要如此在意得失,孩子在學業之外所獲得的,將不是陶冶心性的愉悅,而是另一個學習的壓力。

    蘋果蘇打2012/12/22 15:2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