儷人行
(美國)
歌名:The Lady ‘Round the Lady
作詞:方舞口令
作曲:美國民謠Old Folks at Home旋律
舞名:同歌名
編舞:待考,大約在西元1920年前後.
中文舞名:儷人行
台灣推廣:楊昌雄老師,民國68年6月
土風舞音樂:弦歌唱片C.C.S.第1025集方舞專輯
預備舞姿:4對1組,方舞隊形
本舞屬於美國早期的傳統方舞(Traditional Square Dance,另外的方舞類別後面再說).編舞時間甚早,青蛙老師依據手上資料,比較確定的是在西元1920年左右已經有這一首舞的流傳,因此推算,本舞應該在西元十九世紀末至廿世紀初.
一說到美國傳統土風舞,美國方舞一定會排名在前三名之內.然而就跟美國的建國史一樣,美國方舞的來源也是從歐洲傳入,而且早在美國建國以前.在這裡青蛙老師簡單的交代一下美國方舞的來源.
當西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鼓勵國民移民到新大陸.西元17世紀初英國就開始向北美洲大量移民,從西元1607年到西元1733年在北美洲東岸,也就是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段期間最著名的是西元1620年英國的五月花了,當年在五月花號船上簽署的”五月花號公約”後來成為美國憲法的立法精神基礎.
代表美國建國精神的英國五月花號:
當年當然不只英國,歐洲各國也紛紛渡過大西洋開發新天地,例如法國,荷蘭…等等.這些國家的國民從各國本土帶來母國的文化,其中自然包括娛樂與舞蹈.美國方舞的前身就是這些國家不同舞蹈的總合體逐漸演變而來,然後隨著篷車隊開墾大西部往美國西岸傳播過去.美國方舞的前身最早是受了十七世紀英國的摩里斯舞(Morris dance)的影響,其他來源包括了英國的鄉村舞蹈(country dance,其中就有包含了非常多的舞型),西元十八世紀法國的方塊舞(Quadrille)和方舞(Cotillion)等等.
英國十七世紀Morris Dance:
(照片來源:英文版維基百科)
英國Morris Dance:
法國十八世紀Quadrille:
畫名:"Accidents in Quadrille Dancing",by George Cruikshank,西元1817年
(照片來源:英文版維基百科)
法國Quadrille:
法國十八世紀Cotillion:
畫名:”The Cotillion Dancers”,by John Collet,西元1771年
圖片來源:美國耶魯大學圖書館
法國Cotillion:
在文獻上,第一本介紹美國方舞的書是出版於西元十七世紀,也就是西元1651年,由John Playford所著與出版的”The English Dancing Master”.
圖片來源:英文版維基百科
以上簡略的說明美國方舞的起源,下面的圖表則清楚地將各種影響美國方舞的因素,從方舞的前身一直演變到現在的美國方舞做了一個系統性的圖表供舞友們參考:
(圖片來源:弦歌雜誌第63期)
美國方舞種類依照起源時間與內容可以分成兩種:傳統美國方舞Traditional Square Dance與現代西部方舞 Modern Western Square Dance兩種.美國傳統方舞Traditional Square Dance定義是西元1950年之前的傳統方舞,起源如前所述,口令員(Caller)配合現場樂隊現場演奏喊口令,感受身歷其境非常有臨場感;而Modern Western Square Dance顧名思義,就是源起於美國西部的方舞,也有不少人戲稱為"cowboy dance",或許就是西部拓荒時期牛仔帶給人們深刻的印象吧.美國現代西部方舞大都是用現成的唱片(現在當然是用CD與MP3等數位化後的音樂)為主,口令員配合唱片喊出各種口令組合.另外的差異,美國傳統方舞節奏與內容比較多樣化;而現代西部方舞節奏就比較規律化,大致維持在每分鐘120~128拍左右.
接下來節錄舞之心論壇中國內資深方舞老師,同時也是我文化舞者的學長張誠老師的文章,讓舞友們很快的認識這個美國傳統土風舞.
國內首屈一指的美國方舞老師張誠老師:
張誠老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美國方舞Caller:
張誠老師在台灣推廣方舞不遺餘力”
方塊舞的基本概念:張誠老師
八人一組的團體舞蹈,沒有固定舞序,由一名「指揮者」即興地把要跳的動作在歌曲中唱出來,舞者幾乎無法預知下一步將跳什麼,所以每一支舞都充滿新奇感與挑戰性,有如一場生動、有趣的團體益智遊戲 ...
基本隊形:舞蹈開始時由四對男女站成約4米 x 4米的基本四方隊形(Square),這也就是方塊舞(Square Dance)名稱的由來,舞者按照指揮者指定的對象做舞步動作。隊形可有線形(Line)、波浪形(Ocean Wave)、鑽石形(Diamond)、時漏形(Hourglass)、銀河形(Galaxy)....等卅餘種變化。
舞蹈服飾:方塊舞活動時,舞者通常穿著傳統方塊舞服飾,男士們著長袖拼花式西部襯衫、西部長褲、西部皮帶、牛仔領巾、牛仔長靴,相當粗獷有勁。女士們穿西部鄉村大圓裙,蕾絲襯褲與多疊層的蓬蓬襯裙,顯得格外俏麗可愛。
進行方式:即興口令與歌唱口令
即興口令(Hash Call)~ 不預先安排舞序、臨時即興變化的方式,舞者完全不能預知將跳什麼舞步,只待指揮者的口令一出,立即踏出舞步。舞者除了必須熟悉舞步動作之外,還得全神貫注仔細聆聽口令,並靈活的立即反應出來,可謂「足腦並用」,跳來緊張刺激又有趣。
歌唱口令(Singing Call)~ 以旋律優美的西部鄉村歌曲或時下流行音樂改編成每分鐘126 ~134拍的節奏進行。指揮者一面唱歌,一面適時地將舞步口令穿插在該曲的歌詞中,可讓舞者邊接受挑戰,邊欣賞歌曲,陶醉於優美迷人的旋律中。
靈魂人物 - 指揮者(Caller):
方塊舞的即興特色對於指揮者來說極具挑戰性,不只把舞步動作串接得很順當,並且把隊形時時加以變化(平均每分鐘隊形變換10次以上),以及不斷的隨意交換舞伴過程中,至每段結尾時能八人同時還原舞伴。一個熟練的指揮者發出口令的時機必須恰到好處,不因太慢,使舞者停下來,也不因太快而造成混亂。而所謂頂尖的指揮者幾乎一上場就立刻能揣摹出舞者的程度,立即編出適當的舞步銜接,使舞者得到最大的樂趣與成就感,並自始至終掌握舞者的心理、情緒與會場氣氛。總而言之,方塊舞活動的成敗,完全繫於這位關鍵靈魂人物。
舞步動作:美國方塊舞協會 (American Square Dance Society) 特設一研究機構 (Caller Lab),將所有動作整合訂定標準規範,讓美國及全世界各國的方塊舞者有所遵循,每年並重新修訂一次,淘汱一些不再受歡迎的動作,另增加一些新研發的精彩舞步。目前各類動作近五百種依難易程度共分五種等級:
1. 基礎級 (Basic) 2. 主流級 (Mainstream) 3. 附加級 (Plus) 4. 先進級 (Advanced) 5. 挑戰級 (Chellenge)
在這裡青蛙老師補充一下我們土風舞界有用到的兩種方舞隊形與舞伴術語,青蛙老師手繪如下:
美國方舞隊形-1:
背對音樂台與對面面對音樂台的兩對為主對,英文為Head Couple;旁邊兩對為副對,英文為Side Couple.
美國方舞隊形-2:
背對音樂台稱為第一對,接下來循逆時針方向分別為第二對,第三對與第四對.
舞伴男左女右,彼此稱為舞伴,英文Partner;男生左手邊,女生右手邊稱為其鄰伴,英文Corner.
青蛙老師在網路上找到一張圖片,綜合以上兩種隊形與舞伴的稱呼在一張圖片裡,文字有點擠,希望大家看得出來:
圖片來源:美國Sharp School網站:Square Dancing Study Guide
音樂的部份(唱片)有兩種,一種是有口令的(with calls);另一種是沒有口令的(without calls).有口令的當然就是依照口令跳,沒有口令的,一般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固定舞序的,大家都了然於胸的,只要音樂一下,大家都知道該跳哪一段或該怎麼跳.沒有口令另外一種用法,就是前面方舞的分類中比較新的Modern Western Square Dance也都是使用預錄好的唱片音樂來喊口令的.
而Caller(口令員)喊口令的方式也有兩種, 一種是提前喊,讓舞者有思考與準備的時間;一個按照節拍喊(in beat).
美國方舞在西元1982年由美國當時的總統雷根正式宣布為美國的國舞(National Dance).
說到這裡,先幫美國方舞做個小小的摘要:
方舞的三個特色:
1.口令員(Caller):不論傳統方舞或現代西部方舞都有口令員這個角色.口令員負責整個方舞的內容與進行,配合音樂節奏掌控舞步與隊形變換.不過傳統方舞與現代西部方舞的口令員還是有一點的不同,傳統方舞的口令員通常是照著事先準備好的舞序與基本舞步,依照排定的順序,隨著音樂節奏重複唸出來.現代西部方舞的口令員則將這個角色扮演擴大成把自己當做是藝人(entertainer),他們會改變口令內容,或創造難度高的動作與舞序來跟舞者們鬥智,娛樂大家.
2.口令/動作/舞序(Calls):不論傳統方舞或是現代西部方舞都需要依照口令員現場喊口令(Calls)來進行動作跟隊形變換.例如舞友們熟悉的do-si-do(也就是dos-á-dos或do-sa-do),Promenade,Ladies chain,Four ladies chain…等等都是.
3.音樂:從西元十九世紀至今,方舞使用的音樂變化不多.大部份都是使用傳統的樂器,例如班鳩琴(banjo),吉他,小提琴現場演奏傳統的美國民謠曲子;現代西部方舞使用音樂的不是現場樂隊,而是唱片.唱片的歌曲內容比傳統現場樂隊演奏的變化就多一些,曲風新一些.把流行歌曲,鄉村歌曲,甚至電子音樂都可以拿來當做配樂.
接下來介紹本舞,先介紹旋律的部份.一般方舞,不論是traditional或是modern west,大都還是用傳統民謠的音樂居多.例如本舞用的就是美國民謠之父佛斯特(Stephen Foster)於西元1851年所寫的Old Folks at Home,中文歌名:故鄉老友.歌詞中數度提及懷念的家鄉史旺尼河(Swanee River),所以本歌曲也有個別名,就叫做Swanee River.西元1935年被訂為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州歌.(有關美國各州的州歌,請參閱青蛙的窩:https://blog.udn.com/frankflin01/25471040.這是十年前青蛙老師介紹米索里華士的時候,順帶介紹的內容.)
美國民謠Old Folks at Home,寫於西元1851年:
舞友們聽了這個旋律應該就很熟悉了吧.這一首美國民謠也曾傳入我們國內,歌詞是由寫”送別”的弘一法師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李叔同所寫,歌名叫做”夢”,青蛙老師小時候聽過,不知道舞友們聽過沒有:
扯了有一點遠了,拉回來,開始講本舞.本舞舞名The Lady ‘Round the Lady,編成年份大約在西元1920年左右(青蛙老師說明,英文’Round的R上面多一小撇代表around,省略了”a”這個字母,around的意思不用多說了吧,雖然它的意思很多,在這裡是圍繞,繞著的意思,省一個母音就省一個音節,唸起口令也比較符合節奏).目前找得到的書面資料有幾個,首先是西元1939年,由美國土風舞之父Lloyd Shaw(也就是美國土風舞聖經The Round Dance Book: A Century Of Waltzing一書的作者)出版的Cowboy Dances一書中.
青蛙老師註:因為找不到西元1939年第一個版本,這裡用西元1950年出版的版本與舞友們分享:
Cowboy Dances_封面:
Cowboy Dances_封裏:
Cowboy Dances_目錄:
The Lady Round the Lady:
青蛙老師註:上面這版舞法跟我們現在的跳法存在一點差異,下面用動畫還原Lloyd Shaw的Cowboy Dances一書中的舞序.
青蛙老師註:看起來跟我們現在跳的舞序是差異蠻大的,因此美國部份土風舞家的說法並不正確.
這裡插敘一下.美國方舞到了西元廿世紀初曾經走向沒落,美國的年輕人不再重視這項文化傳承.這段時間裡面要提到兩位重要人物大力提倡美國方舞,使得美國方舞起死回生,使得這項富含美國文化特色的傳統舞蹈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進而有今天蓬勃發展的情況.
第一位就是這位美國土風舞之父Lloyd Shaw是以他的舞蹈專業,以及在傳統舞蹈界的影響力,教舞,出書,宣傳…等等大力挽救美國方舞.
美國土風舞之父Lloyd Shaw:
另外一位是實業界大亨:亨利˙福特.有誰沒有聽過美國汽車大亨亨利˙福特的名字嗎?福特汽車就是他創立的.舞友們可能不知道,其實亨利˙福特是位非常喜歡各種類型土風舞的老舞皮,有一次亨利˙福特請他的一位舞蹈界朋友Benjamin Lovett籌畫一個舞蹈節目方案,然而Benjamin Lovett當時卻因為跟麻塞諸塞州當地的旅館有簽一個合作合約,因此沒辦法幫福特做這件工作,於是亨利˙福特乾脆就把那家旅館整個買下來,這樣Benjamin Lovett就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幫福特策畫整個舞蹈節目了(唉!有錢人就是可以任性!如果我們的土風舞圈子裡面也有一個有錢人幫忙推動的話,整個傳統土風舞的現況不至於凋零至如此.(望向鴻海郭老闆…)).舞蹈中也包含傳統的美國方舞,不只如此,亨利˙福特在西元1926年還出版了一本土風舞書,書名為:”Good Morning: After a Sleep of Twenty-Five Years, Old-Fashioned Dancing Is Being Revived”.這本書裡面就蒐集了這首Lady Round the Lady.當然,上面說的他的舞蹈界朋友Benjamin Lovett責無旁貸,就是本書的主筆啦.
喜歡土風舞的美國工程師與實業家:亨利˙福特:
照片來源:美國https://www.meredithplays.com網站
Good Morning: After a Sleep of Twenty-Five Years, Old-Fashioned Dancing Is Being Revived_封面:
Good Morning_封面裏:
Good Morning_封裏:
Good Morning_目錄:
奇怪了,美國舞蹈圖書館的資料是否有誤?青蛙老師將這本西元1926年的原文書總共169頁,前前後後翻遍了,就是找不到Lady ‘Round the Lady的舞序.是不是什麼地方弄錯了?青蛙老師鍥而不捨,繼續在網路上找,後來找到本書在西元1941年出版的第三版有收錄本舞.原來是版本的問題,”Good Morning”這本書真的有收錄Lady ‘Round the Lady的舞序,只是在不同年份的版本裏.可惜青蛙老師除了西元1926年的第一版之外,找不到其他年份的版本.在此借用一位未具名的美國舞友(我猜應該是George Williams)將他手上西元1943年的版本內容摘要如下:
資料來源https://www.upadouble.info/
青蛙老師註:舞序中有一些跟我們現在跳的有一點點出入,這裡先不做討論.後面有完整我們現在跳的舞序與口令說明.
George Williams更厲害的一點是根據文字舞序做成動畫,讓人更能理解.這部動畫跟我們現在跳的舞序內容已經相當的接近了:
青蛙老師註:影片說明的本書出於西元1925年應該是錯的,請參閱青蛙老師上面原書的封裏,有註明是1926年.
以上簡略的交代一下美國方舞以及本舞的歷史,接下來青蛙老師要說一些常用的基本口令與動作:
1.敬禮:青蛙老師在其他的舞蹈簡介中曾多次呼籲這個跳舞禮節一定要有,跳舞開始前跟結束後都要.方舞更是講究,不只舞伴要敬禮,鄰伴也要敬禮.
舞伴敬禮:Honor your partner
鄰伴敬禮:Honor your corner
各國不同的敬禮方式青蛙老師在某些古典一點的舞蹈裡面有些有說到,請參考.
2.大循環:Grand或Grand right and left或Grand chain或Chain.不管怎麼循環,跟自己的舞伴一定是牽右手.所以本舞一開始大循環跟鄰伴互繞一定是用左手開始.
3.Promenade:伴遊舞姿.
4.Circle Left:牽手,單圈,往左(順時針方向)走.
5.Circle Right:牽手,單圈,往右(逆時針方向)走.
6.Swing:舞伴旋轉.通常採用閉式舞姿靠右腰,以波浪步旋轉互繞.
7.左手轉:Allemande Left.跟鄰伴(或舞伴)牽左手,走步,跑跳步或其他舞步繞一圈.
8.右手轉:Allemande Right.跟鄰伴(或舞伴)牽右手,走步,跑跳步或其他舞步繞一圈.
青蛙老師從土風舞之路書中摘要其他常用的方舞口令如下圖,供舞友們參考:
(青蛙老師註:Allemande是起源於巴洛克時期的一種舞曲形式,土風舞之路裡面把這個英文名字拼錯了,請舞友們改正回來唷!)
接下來講本舞配樂.前面說了本舞的旋律是出自西元1851年的美國民謠Old Folks at Home,方舞的音樂則是由亨利˙福特的樂團Henry Fords Old Time Dance Orchestra所演奏,青蛙老師手上有兩個版本,如前面所說的,有些方舞音樂沒有口令,有的音樂有口令.青蛙老師剛好這首方舞的這兩種音樂都有.不過這是上個世紀的音樂,距今將近100年,音樂跟我們用的當然不一樣嘍.青蛙老師不藏私,跟舞友們一起分享.
Lady Round The Lady-Henry Ford-without calls.
演奏:Henry Fords Old Time Dance Orchestra
Lady Round The Lady-Henry Ford-with calls.
演奏:Henry Fords Old Time Dance Orchestra
既然原始音樂都有了,那我們就來玩方舞口令嘍?!有人能跟青蛙老師和廖壬棋老師一樣,聽唱片音樂就將英文聽寫下來嗎?青蛙老師跟廖壬棋老師在學生時代就硬將慕情跟腳踏車華士用聽的,將歌詞寫下來.民國六,七十年代,還沒有網路的年代,一切都要靠自己.不如就讓我們來試試看吧.呵呵~
本舞口令(舞法):
和1:
Allemande left and Grand right and left.
與鄰伴左手轉,與舞伴開始右手左手大循環.
Way down upon the Swanee River,far,far away.
Pass your partner,
there’s where my heart is yearning ever,
there’s where the old folks play.
上面這四行是配合原始歌詞用唱的方式進行,因為這時候是大循環,16小節,時間很長,閒著也是閒著,用唱的走過這段音樂.但是各位舞友們有沒有發現,中間有一句不是歌詞:”pass your partner”,這時剛好完成第一次大循環,跟舞伴擦身而過,準備走第二次大循環.
第一遍:
第一段:Couple one to the Right
(主對開始拜訪(visit)各對)
拜訪第二對: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It’s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go to the next with you.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下一對)
拜訪第三對(重複)
拜訪第四對(重複前三句,最後一句有變化)
最後一句改成:
Swing your partner once,and everybody ready.
和2.(同第一遍和1.)
Allemande left and Grand right and left.
與鄰伴左手轉,與舞伴開始右手左手大循環.
Way down upon the Swanee River,far,far away.
Pass your partner,
there’s where my heart is yearning ever,
there’s where the old folks play.
接下來換第二對出來依序拜訪三,四,一對
第二遍:Couple Two ready
第二對開始拜訪第三對: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Now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這時第一個字”It’s”變成”Now”,不一樣嘍.)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go to the next with you.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下一對)
拜訪第四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And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這時第一個字”Now”變成”And”,and duck變成now duck,不一樣嘍.)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 on to the next.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下一對,最後幾個字不一樣嘍.)
拜訪第一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It’s four hands ‘round now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這裡的口令也是有些許的變化.)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nd square your sets.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重組你的方舞隊形)
和3.
Allemande left and Grand right and left.
與鄰伴左手轉,與舞伴開始右手左手大循環.
Way down upon the Swanee River,far,far away.
Keep going.(這裡跟第一遍不一樣哦)
there’s where my heart is yearning ever,
there’s where the old folks play.
第三遍:Couple Three ready
拜訪第四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And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這時第一個字”Now”變成”And”,and duck變成now duck,不一樣嘍.)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go to the next with you.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下一對,最後幾個字不一樣嘍.)
拜訪第一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Now four hands ‘round, now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後面口令字也改了一點哦.)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go to the last.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最後一對,嘿嘿,口令又變化了齁)
拜訪第二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It’s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這裡的口令也是有些許的變化.)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nd square your sets.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重組你的方舞隊形)
和4.
Allemande left and Grand right and left.
與鄰伴左手轉,與舞伴開始右手左手大循環.
Way down upon the Swanee River,far,far away.
Pass your partner.
there’s where my heart is yearning ever,
there’s where the old folks play.
第四遍:Couple Four ready
拜訪第一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And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go to the next with you.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下一對.)
拜訪第二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And four hands ‘round and duck and right on thru’.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
Swing your partner once around,go to the next with you.
(跟你的舞伴swing旋轉,一起拜訪下一對.)
拜訪第三對(重複)
The Lady ‘round the Lady,the Gentle go ‘round the Gent.
(小姐繞小姐,先生繞先生)
The gent go ‘round the lady,and the lady ‘round the gent.
(先生繞小姐,小姐繞先生)
It’s four hands ‘round,now duck and home.
(四人牽手走圓圈,然後穿越.)
Everybody swing your own.Everybody whirl ‘em ‘round.
(所有的人跟你的舞伴一起旋轉,大家一起旋轉.)
和.(最後)
Allemande left and Grand right and left.
與鄰伴左手轉,與舞伴開始右手左手大循環.
Way down upon the Swanee River,far,far away.
Pass your partner.
There’s where my heart is yearning ever,
There’s where the old folks play.
呼!聽完這一整套還真不容易,本來以為每段重複,口令應該都一樣,沒想到口令員(caller)為了變化,不那麼單調,硬是改幾個字,害青蛙老師耳朵聽到長繭才聽出來其中那麼一點點的差異.這不是真整人嗎,呵呵~.其實真正現場caller跟舞者鬥智的場面差不多就是這樣,口令員隨時變化動作,看舞者能不能跟上;而舞者就是拚了老命,耳朵雷達打開到最大聽出口令員的口令,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將舞步跳出來,這也就是方舞迷人的地方.
這首儷人行的完整口令刊登在民國69年3月的弦歌雜誌第21/22輯合輯裏.有興趣的舞友們可以練練自己的口條,看能不能在聯歡中客串一下口令員.
弦歌雜誌第21/22輯合輯_封面:
弦歌雜誌第21/22輯合輯_封底:
弦歌雜誌第21/22輯合輯_目錄:
儷人行英文完整口令:
老闆招待本舞中文舞序:資料來源:弦歌雜誌第11期,民國67年12月20日.
弦歌雜誌第11期_封面:
弦歌雜誌第11期_封底:
弦歌雜誌第11期_目錄:
本舞中文舞序:
最後老闆招待兩部參考影片:
青蛙老師註:這兩部影片都是一般社團活動拍攝,舞序有些許差異,舞友們參考就好,不能全盤抄下來哦.
美國賓州阿帕拉契高原克勞福特郡薩格鎮"Wild Country Dance Hall"舉辦方舞活動,口令員Dan Freligh:
澳洲西維多利亞友社:
參考資料:
1.弦歌雜誌第11期:弦歌出版社
2.弦歌雜誌第21,22期合輯:弦歌出版社
3.國際民俗舞蹈網站Astelus:https://en.astelus.com/
4.美國Ballad of America網站:https://balladofamerica.org/
5.台灣舞之心論壇:壇主:歐光清老師http://www.okc.folk-dance.org/talk/index.php
6.美國亨利福特網站:https://www.thehenryford.org/
7.https://www.upadouble.info/
8.美國方舞歷史網站:https://www.squaredancehistory.org/
9.土風舞之路:張慶三老師陳芳枝老師合著
10.網路檔案室(Internet Archive):https://archiv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