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詩 6 -237首-兩件美衣(新生鐸夫)2 - 天山那靈 - udn部落格
天山那靈
作家:David Chang
文章分類
    Top
    賞詩 6 -237首-兩件美衣(新生鐸夫)2
    2014/07/02 05:59:02
    瀏覽:2129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緬甸的新詩得暫時畫上休止符,我們回到賞詩系列吧。

    上回賞詩系列停格在新生鐸夫詩歌中的盲點。

    在上一則中,我們是把新生鐸夫詩中有問題的詩句點出來了,但是,「盲點」究竟是什麼,卻還沒說清楚。

    這盲點到底是什麼?

    換一個說法問問:新生鐸夫到底沒看見什麼?

    事實上,這「盲點」不只新生鐸夫沒看見,就連喀爾文、阿米紐斯這兩個對頭,還有托普雷第和約翰衛斯理這兩個冤家也一樣沒看見!

    就是因為沒看見這盲點,才產生這麼大的矛盾來。

    好了,講了這麼久,這盲點到底是什麼?

    這盲點叫作「國度」,the kingdom。

    .

    讓我們把那幾首詩歌再找出來看看。

    寫於第三世紀的366首:

    .

    各各他的十架,還不會拯救你,在你裡的十架,才有能醫治你。

    .

    這裡提到一次永遠的救恩:「各各他的十架」,也就是耶穌代替之死的永遠救贖。

    這裡也提到每日醫治的能力:「在你裏的十架」,就是基督徒得救後所需要的每日生命救恩。

    各各他的十字架,是拯救罪人免於沉淪,免於永火的刑罰。

    你裏面的十字架,是拯救信徒免於失敗,免於國度的懲治。

    是的,聖經明說,信入耶穌的就有永遠的生命,就成為神的兒女。他們必永不失落,永不滅亡。

    但是,聖經也說:

    .

    "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為了受管教,你們要忍受。神待你們如同待兒子;那有兒子是父親不管教的?"

    "只是你們若不受眾子所共受的管教,就是私生子,不是兒子了。"

    "再者,我們曾有肉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們,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服從祂而得活著麼?"

    (希伯來書 12:6-9)

    .

    這裏,首先我們要看見,兒子永遠是兒子!不會因為兒子忤逆父親,他就不再是兒子。即使父親氣憤到一個地步,訴諸法律、告上法庭,宣告斷絕父子關係,在血源上,他還是兒子。兒子永遠不會失去來自父親的生命性情。

    但是,他可能活得不像個兒子,倒像個浪子,甚至是個敗家子。所以這裡就有一個「管教」的問題。

    在這裏我們看到「管教」的原因是愛:「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

    那麼,管教的目的是什麼呢?讓我們接著讀下去:

    .

    "肉身的父是在短暫的日子裏,照自己以為好的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使我們有分於祂的聖別。

    一切的管教,當時固然不覺得喜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給那藉此受過操練的人,結出平安的義果。"

    (希伯來書 12:11-12)

    .

    管教的目的,是要讓神的兒女「有分於神的聖別」,也就是讓這神聖的生命在信徒裡面長大以至成熟。用聖經的話說,就是「神的兒子啓示在我裏面」,「基督活在我裡面」,「基督安家在我裡面」,「基督成形在我裡面」。結果就是信徒們「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

    換句話說,管教,不是不認他作兒子,反而是要他真像個兒子。

    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圖,這裏有三個橫向圖表。

    1⃣神照著自己形像造人,作為器皿來盛裝祂,但罪進來,人就成為罪人。

    2⃣於是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在同樣的定命之下:生在罪中(罪性與生俱來),累積罪案,邁向死亡,死後且有審判。這裡的審判處,聖經稱它「白色的大寶座」。審判的結果,就是沉淪。古往今來,無一例外。

    3⃣但是,有一天,基督來了。祂在十架上流血代死,為罪人付出贖價,除去了他的罪案,把這罪人邁向沉淪的腳步引到平安的路上!並將自己分賜到他裏面,使他有神的生命,成為神的兒女。

    這一切,只要罪人相信並接受就都成了。何等的福音!

    說到這裡,真該唱首詩歌!

    這樣吧,先推薦一首 James McGranahan 弟兄(1840-1907)所寫的絕佳福音詩歌,

    下一則再繼續來看這盲點的問題。

    詩歌第695首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