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外交政策十大錯誤及台灣應有之警惕 - c76ca97a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76ca97a 的部落格
作家:何瑋
文章分類
    Top
    川普外交政策十大錯誤及台灣應有之警惕
    2025/10/13 09:25:59
    瀏覽:90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川普外交政策十大錯誤及台灣應有之警惕

     

               美國哈佛大學羅伯特·貝爾弗和蕾妮·貝爾弗兩位國際關係教授發表了一篇客觀並發人深省的文章,指出美國川普總統在外交政策上的十大錯誤。這些錯誤將使美國加速衰亡,同時對世界秩序造成嚴重破壞。台灣雖然弱小,但仍應避免重蹈美國覆轍。 

    一、糟糕且毫無助益的貿易戰 

               川普總統藉提高關稅對全球貿易秩序造成混亂攻擊及破壞,傷害了美國自身及許多其他國家。對外國進口商品徵稅已經降低了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加劇通貨膨脹。進口物資及設備成本的增加反而妨礙了美國製造業。川普任意提高關稅激怒了盟友及許多國家。世界經濟基於規則的自由化是二戰後時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政策成就之一,也是大多數美國人今天過著比祖父母更富裕的生活的原因之一。川普點燃的貿易破壞之火在經濟上既是文盲,也是地緣政治的白痴。川普對全球貿易秩序發動反覆無常、朝令夕改毫無根據的打擊,同時損害了美國及眾多國家的利益。儘管出於多種原因,市場的反應至今尚屬溫和,但對外國進口徵收關稅的做法已導致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推高通貨膨脹、通過增加進口零部件的成本阻礙美國製造業發展,並激怒了眾多國家。此舉更與本屆美國政府的其他目標自相矛盾,美國一邊要求盟友增加國防開支,一邊卻削弱其經濟,讓美國顯得像流氓惡霸。台灣在中美貿易戰中受害非淺,美國奪取台灣半導體根基已毫不遮掩,台灣若要擺脫美國予取予求的經濟壓力,改善兩岸關係是一選項。

    二、覬覦格陵蘭、加拿大、甚至更多領土 

                 川普很喜歡大嘴巴嚷嚷,在事情未有具體計畫前先講出來。愚蠢的政治人物才會事先公開宣布其侵占別國領土的企圖。川普提議將加拿大變為美國的第51州,毫不尊重鄰國主權。川普又對格陵蘭島表現出同樣的侵占慾望,這並無實際意義,卻攪亂了美國與丹麥的關係,丹麥曾經是最親美的國家如今態度驟變。川普奪取格陵蘭島的願望既沒有戰略意義,也沒有經濟意義,但它已經破壞了美國與丹麥的關係。最近,美國又勒索韓國美軍基地的土地,還奢言要奪回阿富汗以前的美國空軍基地。台灣在外交上應避免虛名而應注重實利,例如與立陶宛的關係,台灣只獲得一代表處的虛名又沒建立實質邦交,卻要付出巨額代價。最後立陶宛又改口轉求中國,台灣並未撈到好處。 

    三、剝削盟友促使聯合反美 

             正常國家應盡量爭取盟友支持,並孤立主要對手。但川普反其道而行,親疏不分全部壓榨奪利。雖然美國主導的聯盟體係很龐大,但川普不得人心,盟友並不團結。在多極世界中,一個人的目標應該是吸引盡可能多的重要盟友,但美國如同惡霸流氓,在世界各地挑起糾紛並欺負弱小引起各國反感。台灣在美國的眼中只是一枚不重要的棋子,若一昧諂媚美國反而更受輕視。 

    四、縱容以色列實施種族滅絕 

               美國的中東政策明顯已經陷入無公平正義的狀態,不管是拜登政府或川普政府對於以色列在加沙發動種族滅絕戰爭都是默許的。世界各國民眾越來越明顯不支持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為。美國不支持真正的人權公益將不得世界人心。台化灣在世界上影響力不大,說話也不受重視,但仍應有反對種族滅絕的正義感。 

    五、吹牛無能的談判者 

              川普堅信可以靠恐嚇烏克蘭領導人、討好俄羅斯領導人的方式結束戰爭,從吹牛上台24小時就可結束俄烏戰爭,到目前一事無成說好聽點是天真其實是無智。至於那場準備不周、令人尷尬且實際上全無意義的阿拉斯加「峰會」更加可悲地證明了,川普是一個輕率、無能的談判者——他更關注的是吸引眼球,而非實質性地推動實現和平。台灣應慎防遭受欺騙損失國家利益。 

    六、與綠色革命背道而馳 

             當地球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推升全球氣溫,加劇極端氣候威脅全球人類生命之際,當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同時催生巨額電力需求之時,川普總統削弱美國的太陽能與風能建設甚至還要威脅其他國家效法?川普出於保護大型石油天然氣公司(並持續獲得他們24小時的政治捐款)的目的並不熱衷開發綠色能源,這種無遠大目標的政策也只會讓美國看上去無知又短視。這也意味著,美國正在將再生能源領域的未來主導權拱手讓給中國,而中國高舉開發綠色能源大旗,已經主導了多項綠色能源技術開發,並在這些領域佔據優勢。相對的讓人們看清楚美國政府的短視程度。台灣雖口中說重視風力及太陽能但實施成效甚差,尤其廢核政策更是與川普一樣短視。 

    七、無意義的炫耀武力 

               川普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但卻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及政治家。基於利益考慮,川普十分小心避免陷入前幾任美國總統介入的“長期泥沼戰爭”,但川普欺軟怕應的性格使他熱衷於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弱小對手(例如伊朗、也門胡塞武裝、加勒比地區的疑似販毒小艇)發動短暫空襲打擊或恫嚇。問題在於,這些半隨機式的軍事行動並未達成任何具體的戰略目標。胡塞武裝仍未屈服,伊朗核計畫沒有被摧毀,非法毒品的流動也不會因為政治作秀而減少。台灣為國家整體利益,應避免無意義的攻擊中國大陸遭受報復。 

    八、企圖操控美國聯準會減少外國對美金融信心 

               川普罷免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和理事庫克的嘗試看似純屬內政問題,卻對美國的對外經濟政策影響重大。一個可信、獨立的央行能夠增加外國對美國的信心。即美國的貨幣政策不會因總統的私人利益或心血來潮而受影響,進而令他們更願意接受美債和把美元當作儲備貨幣。當政客完全掌控貨幣政策時(如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或阿根廷的歷代領導人),結果通常是災難性的。台灣應警惕川普變化無常的性格,在經濟上管控美國的介入。 

    九、將無能制度化 

               由於川普喜歡任用對他忠心且善於拍馬之人,缺乏專業人才使外交政策常出現失誤並不令人意外,川普政府刻意任命了一批不合格、缺乏大型機構管理經驗、只因對總統的個人忠誠度而非專業素養獲選的高級官員,例如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尤其是美國的烏克蘭問題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委派一位「零外交經驗」的前房地產大亨來解決烏克蘭戰爭或加薩種族滅絕等難題簡直就是笑話。川普將一塊水域更名為「美國灣」或是讓美國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正名運動,愚蠢地認為如此就可令美國更強大。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基礎之一是一種普遍信念:相信這個國家應該被有能力的人所領導。相較於能力與正直,川普更重視阿諛奉承與忠誠度,所以他開除了勞工統計局局長,僅僅因為對方準確匯報的新增就業數據證明了他的經濟政策並未如當初誇口的那樣奏效。未來,外國官員將更不願意追隨美國的領導,因為他們將不再尊重美國同行的專業能力與判斷,或是其嘴上宣稱的「事實」。官員的阿諛奉承正遮住美國政府的眼睛,無能制度化將加速美國衰弱。台灣應注意避免任用意識形態強烈卻又無能的官員,停止無意義的正名運動。 

    十、削弱美國的智識優勢 

               支撐美國強大優勢的是美國的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文理學院及其他科研機構。這些機構每年向外國收取數百億美元的學費,開發能提高生產力、促進健康安全以及維護美軍科技優勢的新發明與新概念。川普不該做的是:削減聯邦科研經費、基於虛假指控針對美國的高校、阻礙外國學生赴美求學、讓美國對渴望做研究的科學家失去吸引力。這些措施所造成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必將是廣泛的、持久且難以逆轉的災禍。美國的“軟實力”遭到了系統性破壞軟實力雖不能取代硬實力,但它能讓其他國家更可能自願追隨美國的領導,進而減少美國動用硬實力的必要。在硬實力持續成長之際,中國正努力獲得更多的軟實力,主要是透過說服其他國家:相較於美國,中國真誠地致力於建立一個更穩定、公正的世界秩序。川普2.0時期的美國基於各種隨機理由對其他國家加徵懲罰性關稅,幾乎不考慮後果。它非法攻擊其他國家和民用船隻,協助盟友殺害數以萬計的無辜平民,其中許多是兒童。它制裁的不是這些罪行的實施者,而是那些試圖調查相關行為的國際刑事法院官員。在國內,它下令軍隊進駐首都的街頭,未經正當程序就抓捕並驅逐人群,期間還以無數種方式違反法律。而同時,總統卻不斷讓自己和家人牟利,歌頌煽動叛亂者,懲罰那些試圖追責的人。只有意欲成為獨裁者的人才會把這些舉動視為值得欽佩、效法或追隨的榜樣。台灣應注意留用優秀人才,注重研發能力。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