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三閱兵是稱霸世界的轉捩點 - c76ca97a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76ca97a 的部落格
作家:何瑋
文章分類
    Top
    中國九三閱兵是稱霸世界的轉捩點
    2025/08/21 16:57:32
    瀏覽:338
    迴響:0
    推薦:16
    引用0

    中國九三閱兵是稱霸世界的轉捩點

     

    一、中國九三閱兵的政治意義及軍事意義 

              中國正緊鑼密鼓地準備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的閱兵式,北京街頭已拍到各種全新的軍事裝備。閱兵式將於9月3日舉行,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動將向世界展示解放軍已開發、測試並融入其強大部隊的尖端武器。新華社此前報導稱,「除了展示新一代傳統武器裝備外,還將展示無人情報、水下戰、網路和電子攻防、高超音速戰裝備等一些新型作戰力量」。美國國防部正密切關注中國軍事技術和能力的最新進展,美國軍方領導人一再對解放軍在海軍力量、航天技術和綜合系統方面的進步表示特別關注。中美兩超級大國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美國藉增加關稅並禁止高科技產品屬往中國來打壓中國。川普上台後,軍事威脅及關稅大棒成為其主要武器,但在經濟方面,美國負債累累已缺乏前進動力,而美國的軍事力量已漸被中國趕上及超越,此次九三閱兵在政治上的意義是向全球宣告美國已不是世界唯一強國,中國已崛起成大國,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將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依據歐亞時報報導,中國在五大軍事科技領域正超越美國在新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推動下,中國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正在加速。國際軍事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軍事高新技術快速發展。白皮書還指出,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武器裝備已成為發展趨勢。戰爭正在向信息化戰爭演進,智能化戰爭即將到來。中國在人工智能(AI)算法和硬件加速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量子技術將量子物理原理轉化為技術應用,在軍事領域包括量子傳感、量子天線、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雷達。中國在量子技術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於 2022 6 月下水了第一艘 003 型航母福建號,排水量超過 80,000 噸配備了本土電磁彈射系統。在空中領域,中國已建造了200多架殲20,並有三種六代機試飛中。中國擁有高超音速技術,中國裝備HGV的新型遠程彈道導彈DF-27已成功進行測試。此次九三閱兵展示了許多領先世界的新武器,讓世人認知了中國的強大,讓美國不敢輕易發動對華軍事行動。 

    二、九三閱兵展示的新武器 

    (一)導彈

              依據戰區網及歐亞時報報導,目前北京看到的鷹擊系列導彈圖像包括鷹擊-15、鷹擊-17、鷹擊-19 和鷹擊-20。雖然目前尚無這些導彈的詳細資料,但除了鷹擊-15外,所有導彈都是高超音速武器(以超過音速五倍飛行)。鷹擊-17擁有獨特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與東風-17導彈類似。而有進氣口的鷹擊-19 可能是超燃沖壓發動機高超音速導彈。此外,鷹擊-20可能是一種機動的再入飛行器,基於雙錐空氣動力學設計。高超音速技術使一個國家能夠融合極速、機動性和低空飛行,使它們更難追蹤和發現。與彈道飛彈不同,高超音速武器不遵循彈道軌跡,可以機動到達目的地。中國被公認是高超音速技術的世界領導者,在開發常規和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超過了美國和俄羅斯。這些新型導彈是對中國庫存高超音速武器包括東風-17、空射鷹擊-21反艦導彈、陸基東風-26B和遠程東風-27的補充。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 警告稱,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可在衝突發生後幾分鐘內擊沉所有美國航空母艦。最近在北京還發現公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新型,由單側駕駛室設計的運輸-架設-發射車攜帶,並用防水布覆蓋。洲際彈道導彈是一種射程超過 5,500 公里的陸基導彈,在彈道軌道上飛行,美國認為中國洲際彈道導彈是最大的威脅,因為它們的射程可以瞄準美國本土。中國目前擁有約400枚洲際彈道導彈,美國預測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擴大到約750枚。這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符合中國正在進行的軍事現代化和核導彈能力的擴張。防空和導彈防禦攔截器看起來也將成為即將舉行的閱兵式的主要組成部分,HQ-11、HQ-16和HQ-19可能會在下個月展出的系統中。 

    (二)忠誠僚機或協同作戰機

              北京街頭出現許多無人戰機(UCAV),據信是協同戰鬥機(CCA)或忠誠僚機無人機。專家稱UCAV 類似中國的 FH-97或美國的 YFQ-42A。在遊行排練期間,人們在卡車後部發現了這些新無人機。與 FH-97 相比,它具有更厚及更短的鼻錐,具有更大的內部容積,表明有效載荷或感測器容量增強。與 YFQ-42A 一樣,這些無人機可能被設計為與J-20和J-35A 隱形戰鬥機等有人駕駛戰鬥機一起作為“忠誠僚機”運行,執行空對空戰鬥、電子戰或從內部艙運送彈藥等角色。除了未命名的 CCA 之外,還觀察到了一架旋翼無人機,類似於 K-MAX 或 CQ-24A 的嚙合旋翼設計。專家表示,其緊湊、可折疊的旋翼設計表明了艦載作戰的潛力,機身大,適合執行運輸任務。 

    (三)下一代裝甲車

               解放軍的下一代裝甲車也引起關注,網上照片顯示了一輛配備四面雷達、主動防護系統、激光武器和防空炮的下一代中國坦克。觀察家認為這種組合提高了對抗無人機、遊蕩彈藥、火箭推進手榴彈和反坦克導彈的生存能力。雖然機組人員戴著智慧手錶和帶有戰術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顯示器的頭盔,但一門 105毫米主砲似乎安裝在自主砲塔頂部,這表明這些坦克採用了無人和人類技術的結合。另外,人們看到了為空降部署量身定制的新型機載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這些車輛結構緊湊,可能配備 30 毫米加農炮,專為解放軍空降部隊的快速部署而設計。此外,還發現了新型步兵戰車和火力支援車輛,其主動防護系統與輕型坦克上類似。這些車輛旨在補充解放軍的網路戰場能力,並具有增強的保護和模組化。 

    (四)定向能武器

                一種帶有覆蓋砲塔的大型四四方方八輪車輛,帶有“HZ”名稱,被確定為潛在的海軍激光防空系統。它的尺寸表明它可以支持能夠對抗反坦克導彈、無人機和其他威脅的定向能激光器。 

    (五)無人水下航行器(UUV)

                 此次閱兵出現了一種新式無人水下航行器,在拖車上發現了兩艘新型超大型無人水下航行器:AJX002 和一輛仍處於保密狀態的大型潛水器。魚雷形狀的 AJX002 由泵噴射推進,長約18至20米。幾位軍事觀察人士表示,它看起來與俄羅斯的波塞冬號相似,但沒有關於它是核武還是核動力的信息。第二種類型的 XLUUV 被防水油布覆蓋,使其名稱和具體特徵不清楚。它的長度與 AJX-002 大致相同,但直徑大約是 AJX-002 的兩倍,船尾附近至少有兩組桅杆和“X”形舵。這些 XLUUV 出現在北京閱兵式彩排中,凸顯了中國展示其自主水下戰進步的意圖。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 XLUUV 計劃,近年來在三亞、榆林和大連等海軍基地測試了至少五種類型。早期的系統包括較小的 HSU-001和藍鯨號等研究船。AJX-002 及其更大的同類產品代表了規模和能力的飛躍。 

    (六)傾轉旋翼飛船起飛

               除了上述外,中國的傾轉旋翼原型機還進行了首飛,該飛機在概念上與美國 V-280 Valor 有很強的相似之處。與美國設計一樣,轉子和驅動軸傾斜以在垂直和水平飛行之間切換,但發動機保持靜止。在發動機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原型機的傳動軸貫穿直翼使兩個轉子能夠由單個發動機驅動。此設計的目標是保持飛行穩定性並提高安全性。傾轉旋翼機的設計凸顯了北京希望將固定翼飛機的速度和航程與直升機的垂直起降能力相結合的願望。這些系統可能會為解放軍提供海上作戰、快速運輸和遠程攻擊的新選擇。 

    三、中美海空軍實力消長 

                 美國軍事力量主要靠海空軍,陸軍早已不是中國對手。中國軍數量比美國多,更重要的是,中國造船產能比美國高231倍,艦艇數量優勢將繼續提高將達到450艘左右,超過美日海軍總和。中國有13家造船廠,在某些情況下,中國一個船廠的產能就超過美國全部船廠的總和。在2035年之前,中國將擁有475艘艦艇,而美國的艦艇數量將從305艘增至317艘。美國的航空母艦多已老化,新建航母受限於預算及造船能力無法迅速增加,而中國航母數目穩定增加,中國海軍將迅速追平美軍。另外,美國空軍目前陷入了「史上最糟」的狀態,無論是戰機的規模、出動率,還是飛行員的訓練水平,都遠低於冷戰高峰時期。而六代機等新型戰機研製遲滯,依照美國方面的說法,美國空軍恐怕難以應付解放軍挑戰。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國防中心國防政策高級研究員約翰·維納布爾稱,「在與中國的未來衝突中,美國空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能力只能達到1987年的32%美空軍和飛行員的戰備水平也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閱兵可展現一個國家的武器裝備先進程度及軍隊訓練士氣,中國閱兵的嚴謹及氣勢舉世無雙,九三閱兵將是展現中國軍事力量的轉捩點,之後,中盛美衰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