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積極、更直接地面對挑戰與民意,才能在這場政治洗牌中站穩腳跟。 - baogon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baogon 的部落格
作家:baogon
文章分類
    Top
    更積極、更直接地面對挑戰與民意,才能在這場政治洗牌中站穩腳跟。
    2025/07/30 00:17:39
    瀏覽:5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726大罷免重挫!為何年輕人對「抗中保台」無感?專家曝民進黨原罪:「1事」再不改,恐遭世代淘汰!

    2025-07-29 17:26

    李正皓在去年TIA演講及今年初美東巡迴演講中,便曾探討過「為何年輕人不買單抗中保台牌」的現象。(示意圖/余志偉攝)

    目錄

    顯示全部

    7月26日的大罷免案以挺罷方潰敗收場,不僅重創了「台派」的士氣,也讓執政的民進黨內部掀起一波深刻的檢討聲浪。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李正皓於今(29)天指出綠營的「原罪」,直言此時此刻民進黨有義務進行自我進化與變革,而不應等到被選民淘汰,才在在野的挫折中尋求改革。

    年輕人為何對「抗中保台」不買單?「執政包袱」浮現

    李正皓在去年TIA演講及今年初美東巡迴演講中,便曾探討過「為何年輕人不買單抗中保台牌」的現象(此問題亦可引申為「為何年輕人支持民眾黨或柯文哲」)。他指出,對於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而言,今年25歲的他們,人生中有17年的時間民進黨都在執政;等到2028年總統大選時,這些年輕人28歲,民進黨執政時期將佔據他們人生的20年。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民進黨才是他們人生中長期執政的政黨。因此,他們在年輕時所遭遇的所有不順遂,例如買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等,在其主觀意識中,都應由民進黨來負責。李正皓強調,這種普遍情緒在政治術語中被稱為「執政包袱」,是年輕世代對民進黨產生距離感的關鍵原因。

    長期執政的質變:黨公職的「在野失憶」

    李正皓進一步分析長期執政對民進黨內部造成的質變。他以一位2000年大學畢業(22歲)後即加入民進黨的黨公職人員為例,若其至今47歲,其25年的黨公職生涯中,有17年都是在執政黨體系內。無論是從助理做起,如今成為民意代表、在執政縣市服務,或是在政府擔任官員,這位黨公職人員很可能已經忘記了「在野的感覺」。

    若其是在2016年之後才加入民進黨,那麼到2028年為止,其職涯前12年將未曾體驗過一分鐘在野黨的身份,對於何謂在野,他們根本無從得知。這種「在野失憶」或「執政慣性」,可能導致執政黨在面對民意時缺乏足夠的敏感度與彈性。

    民進黨的「進化」義務:放下優雅,用在野姿態互動

    面對當前情勢,李正皓強調,他從不認為一個政黨長期執政是健康的,因為「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敗」是必然的真理。然而,考量到此刻中國對台灣的入侵「迫在眉睫」,且在對外事務上,他認為民進黨是目前唯一能讓他信任的執政黨。因此,此時此刻,民進黨就有義務進行自我進化,而非等到被選民淘汰後,才透過在野的挫折來進行改革。

    至於如何進化?李正皓認為,答案其實在所有關心時事的人心中:「放下執政心態,用在野黨的心態與姿態來打選戰與公民互動,野一點、狠一點。」他直言,在此關鍵時刻,「優雅」與「姿態」是最沒有用的東西。民進黨必須捨棄執政的包袱,更積極、更直接地面對挑戰與民意,才能在這場政治洗牌中站穩腳跟。

    責任編輯/李伊晴 (相關報導: BBC看台灣「大罷免」:全面慘敗帶來的五點啟示  更多文章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