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非常普遍的大媽廣場舞現象,但在北韓卻沒有這樣的情況?修行得道者外貌:眼神慈祥,笑容喜悅;北韓歌舞表演女孩,人人如此,莫非'北韓紮根教育'有方? - alpineatks 的網誌 - udn部落格
alpineatks 的網誌
作家:許登昭
文章分類
    Top
    中國有非常普遍的大媽廣場舞現象,但在北韓卻沒有這樣的情況?修行得道者外貌:眼神慈祥,笑容喜悅;北韓歌舞表演女孩,人人如此,莫非'北韓紮根教育'有方?
    2025/05/11 11:56:25
    瀏覽:19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圖片

    人生不止百年;未來生機無限!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408625 誠邀合作學校型今生平安喜樂,來生豐盛吉祥養生,營利,行善桃花源村!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65953289

    雖然中國有非常普遍的大媽廣場舞現象,但在北韓卻沒有這樣的情況。幾個原因如下:

    1. 北韓的舞蹈表演更多由青年人而非老年人參與。搜索結果提到,北韓的廣場舞是由穿著傳統朝服的青春少艾表演,而不是大媽。1

    2. 北韓的文化宣傳和控制更加嚴格。北韓政府希望透過正式的表演來展示國家形象,不希望出現無組織的大眾活動。3

    3. 北韓社會相對封閉,缺乏中國那樣活躍的民眾文化。中國的大媽廣場舞是自發形成的民間活動,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下發展起來。但北韓社會管控較嚴格,很難出現這樣的群眾性文化現象。24

    總的來說,北韓政府更傾向於通過正式的舞蹈表演來展示國家形象,而不是容許自發形成的大眾文化活動。這就是北韓沒有中國大媽廣場舞現象的主要原因。

    修行得道者外貌:眼神慈祥,笑容喜悅;北韓歌舞表演女孩,人人如此,莫非北韓紮根教育有方?

    北韓的教育制度是如何影響其文化和社會心理的?

    北韓的教育制度深刻影響了其文化與社會心理,培養出對領袖的崇敬與社會主義價值觀,而其歌舞表演則融合政治宣傳與大規模協同表演,形成獨特風格。相似的教育與藝術表現方式在部分封閉或專制國家有所見。

    🧠 北韓教育制度對文化與社會心理的影響 北韓實施12年義務教育,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均嚴格規範,教育內容高度政治化,強調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家族的偶像化和革命歷史教學,使人民從小被灌輸對領袖的忠誠與社會主義思想。

    這種教育培養了國民的集體意識及反資本主義情緒,形成一種社會結構中的超穩定秩序,也促使人民相信國家與領袖的絕對權威,並以此形成強烈的文化認同感。 此外,教育中引入實用科目如英語、電腦與科學,反映北韓對人才強國的期望,並嘗試提升教育水平以支持國家現代化目標。

    這同時也造成學習壓力增加和校外有償輔導的興起,顯示教育質量與資源分配仍有挑戰。 社會心理層面,因為閉鎖和信息隔絕,北韓人民通常將平壤視為“天堂”,對領袖的崇拜深入骨髓,這種心理根源於從小接受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缺乏外部比較對象,導致對外部世界缺乏認知和批判思考空間。

    🎭 北韓歌舞表演的獨特之處與背景 北韓歌舞表演是政治宣傳的重要工具,以大型團體操(如“阿里郎”)聞名,能動員大量學生與市民參與,展現高度一致與嚴格紀律。

    表演內容融合革命歷史、領袖崇拜和社會主義理念,形式講究排練精密,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往往開頭和結尾以慢動作,中段加快節奏,富有動感和視覺震撼。

    音樂方面,北韓融合傳統民謠、革命歌劇以及現代流行元素,歌詞多讚頌領袖與朝鮮政權,政治思想教育貫穿於各類藝術形式中。

    知名團體如三池淵管弦樂團、萬壽臺藝術團、普天堡電子樂團,運用西方樂器與朝鮮傳統樂器結合的獨特音樂風格。 表演亦具高度政治象徵意義,如展示金日成、金正日與金正恩家族革命事跡,偶爾呈現與中國、南韓領袖的政治態度變化,並利用聲光特效、萬人翻牌等視覺技術,形成獨樹一格的群體藝術特色。

    🌏 類似教育與藝術表現方式的其他國家 北韓的教育制度及藝術表現方式,尤其是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強度和集體性質上,與某些其他高度集權及封閉的國家存在共通之處,例如: 某些歷史上的共產主義國家(如中國舊時期)曾透過教育體系強化政治思想,並利用大型集體演出宣傳政權理念。 不丹在社會結構和教育文化方面也展現封閉且高度控制色彩,重視社會和諧且強調傳統價值。

    日本及韓國境內的朝鮮族教育體系與北韓存在語言及文化連結,部分教育理念類似。 不過,北韓集政治宣傳、思想灌輸與藝術演出於一體的模式,因其極度封閉與嚴密控制的政治環境而較為特殊。

    綜合來看,北韓教育在培養慈祥喜悅、忠誠服從的社會心理氛圍中起著關鍵作用,且其獨特且宏大規模的歌舞表演體現了教育對文化藝術深遠的影響。

    這種制度與藝術模式在少數其他特殊政治體制國家中亦有相似跡象,但北韓的深度與嚴密度堪稱典範。

    思维导图 可视化概念之间的关联 流程图 可视化工作流程 相关影像 vocus.cc 戰後重建,建立優秀社會制度的同時也掌握全部權力的金日成(4) 地球圖輯隊 北韓版種姓制度一輩子別想翻身? | DQ 地球圖輯隊 天下獨立評論- 天下雜誌 一邊鼓吹反美,一邊「英語必修」?金正恩治下的北韓教育| 柳宗勳、KBS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 韩国政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下獨立評論- 天下雜誌 朝鮮給外國學生的「革命教育」與隔離課堂:我的北韓留學生活(三 ... BBC 東京朝鮮高中裏的面孔:他們的祖國和故事- BBC News 中文 天下獨立評論- 天下雜誌 在主體思想下寫論文、發SSCI期刊的北韓教授:我的北韓留學生活(四 ... Instagram 小to的書海遨遊 ∣ 閱讀.成長.啟發.生活| 趁我們還有時間當初脫 ... 

    北韓的教育制度如何影響其國民價值觀 除了歌舞表演外,北韓還有哪些文化藝術形式具有獨特性 北韓的教育與藝術在國際社會中的反響如何 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有何相似之處 北韓的政治宣傳如何融入其文化表演中 30个来源 按相关性排序 仅限学术论文 1 opinion.cw.com.tw 一邊鼓吹反美,一邊「英語必修」?

    金正恩治下的北韓教育 北韓在最高人民會議中明訂了教育制度的調整,將過去11年間的義務教育期間延長1年,改訂為12年:小學入學前1年、小學5年、初級暨中級中學則是各3年。

    2018年12月30日 引用 摘要 2 world.kbs.co.kr 北韩的教育制度 - KBS WORLD 如此这般,北韩时隔40多年建立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到高级中学的12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12年学制,中国也是如此。因此,北韩也采用国际 ...

    2023年03月01日 引用 摘要 3 zhuanlan.zhihu.com 朝鲜,免费教育的真相| 地球知识局 - 知乎专栏 朝鲜自1975年以来实行11年制强制义务教育,包括学前1年、小学4年、中学(初中+高中)6年。

    现今绝大多数朝鲜中青年都是在这种义务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 朝鲜的青少年文化普及 ... 引用 摘要 4 opinion.cw.com.tw 朝鮮給外國學生的「革命教育」與隔離課堂:我的北韓留學生活(三) 北韓基本上禁止大部分當代外來文化,將其任意貼上「資產階級文化」的標籤。當地政治言論中對此的官方解釋是,「墮落」的外來文化「滲透」了國家,從而「麻木 ... 2024年02月10日 引用 摘要 1 / 8 北韓的教育制度如何影響其國民價值觀除了歌舞表演外,北韓還有哪些文化藝術形式具有獨特性北韓的教育與藝術在國際社會中的反響如何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有何相似之處北韓的政治宣傳如何融入其文化表演中 分步解决 Liner Basic 准确性 适中 北韓的教育制度深刻塑造國民的價值觀,通過高度政治化的課程內容和主體思想教育,培養對領袖的忠誠與集體主義精神。其文化藝術形式不僅限於著名的歌舞表演,還涵蓋革命歌劇、民族舞蹈、繪畫等,均帶有明顯政治色彩。國際社會對北韓教育與藝術抱有複雜態度,既關注其政治宣傳功能,也關注北韓藝術家在外的冒險行動。類似封閉國家教育制度亦強調思想灌輸與社會分化。北韓政治宣傳巧妙融入各種文化表演,實現全方位的政治宣傳與思想統一。

    🧠 北韓教育制度對國民價值觀的影響 北韓實施12年義務教育,並高度集中管理教育體系,教育內容高度政治化,強調學習語文、科學、歷史及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的生平事蹟和主體思想。

    例如,政治思想教育滲透到數學課程,題目中甚至包含政治意涵,如計算朝鮮人民軍殺傷美軍數量的問題。這種教育培養了國民的忠誠心、集體主義和反美反日思想,強化了對朝鮮勞動黨與金氏家族的個人崇拜。

    此外,北韓在教育中兼顧科學和外語,科學教育被視為重要,學生需學習英語和第二外語如俄語或中文,以支持國家的現代化需求。然而,強調意識形態和政治宣傳的教育同時限制了自由思考,形成封閉而單一的社會心理和價值體系。

    🎭 北韓除歌舞表演外的獨特文化藝術形式 北韓文化藝術形式豐富,除了以大型團體操和歌舞表演聞名外,還有革命歌劇、民族舞蹈和繪畫等具有獨特風格的表現形式。

    革命歌劇:北韓從解放後開始建構獨特的革命歌劇形式,融合雄壯音樂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突出政治宣傳與英雄主義。如歌劇《血海》引入旁唱概念和流動立體舞台美術,開創北韓革命歌劇新風格。

    民族舞蹈:結合芭蕾舞技巧與民族風格,表現革命樂觀主義和軍隊為核心的先軍思想。著名舞蹈家崔承喜將民族舞蹈現代化,創作跳脫傳統的民族與革命題材舞蹈。

    繪畫和藝術:北韓推動社會主義主體美術,強調革命歷史和領袖崇拜,藝術作品充滿政治寓意,具有強烈的宣傳功能。 這些藝術形式強調集體主義和政治理想,並兼具高度的政治宣傳色彩,形成獨具特色的北韓文化景觀。

    🌏 北韓教育與藝術在國際社會的反響 國際社會對北韓的教育和藝術存在複雜反應。留學生報告表明,北韓教育強調思想管理與監視,外國留學生與當地人交流有限,但能看到北韓社會的獨特集體性。

    國際藝術展中北韓藝術家冒生命危險展示作品,反映藝術成為政治對抗的工具。 在日本,親平壤的朝鮮學校教育北韓文化和語言,但學生面臨社會歧視,且校方強調身份認同與政治教育,反映北韓教育和意識形態滲透海外。同時,也有部分來自這些教育體系的人質疑相關政治宣傳,展現多元化反響。

    🔒 封閉國家教育制度與北韓的相似之處 封閉國家教育普遍具有以下特點,與北韓教育制度相似: 教育制度強調內化集體意識與思想統一,維持社會階級分化。

    政治思想灌輸貫穿各級教育,教育內容被政治意識形態主導。

    限制信息流通與外部影響,教育系統自身培養知識分子,排斥西方文化。

    藝術和文化作為政治宣傳工具,服務於政權穩定與思想控制。

    這種教育模式在其他專制或封閉國家中也可見,但北韓因歷史背景和家族式政權的獨特性,程度更為深刻。

    🎯 北韓政治宣傳融入文化表演的方式 北韓政治宣傳全面融入文化表演,形成獨特的政治藝術結合體: 利用大型群體操(如“阿里郎”)和文藝演出展現集體主義和革命精神,內容高度政治化,歌頌金家家族及革命歷史。

    革命歌劇和戲劇中多呈現主體思想、領袖崇拜、反美反日思想,表現工農兵英雄形象,舞蹈成為政治宣傳的重要元素。

    文化藝術團體如牡丹峰樂團、三池淵管弦樂團等,透過音樂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承載政治宣傳使命。

    政府廣泛製作標語、紀念館和藝術作品,隨處可見政治宣傳的視覺符號,塑造意識形態氛圍。

    文藝宣傳鼓動隊深入工廠、軍營等場所,通過現場表演推動政治思想和經濟動員。 政治宣傳不僅是理念的輸出,也與視覺效果如萬人翻牌和聲光特效密切結合,強化群體凝聚力和思想統一。 這種多渠道、多形式的結合,使北韓文化表演成為鞏固政權和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工具。

    綜合而言,北韓的教育制度與文化藝術不僅塑造獨特的國民價值觀與身份認同,更透過多種藝術媒介實現嚴密的政治宣傳與思想滲透,形成封閉社會中政權穩定的文化支柱。其教育與藝術在國際上引發不同程度的關注與議論,而類似的封閉模式在其他極權國家亦有所體現。

    思维导图 可视化概念之间的关联 流程图 可视化工作流程 相关影像 PSCORE Education System in North Korea - NGO - PSCORE Wikipedi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教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下獨立評論- 天下雜誌 一邊鼓吹反美,一邊「英語必修」?金正恩治下的北韓教育| 柳宗勳、KBS ... 地球圖輯隊 北韓版種姓制度一輩子別想翻身? | DQ 地球圖輯隊 星盟旅行社 2017年4月15日慶祝朝鮮太陽節青年團大型歌舞表演 星盟旅行社-北朝鮮西伯利亞旅遊專家 2017年慶祝朝鮮太陽節青年團大型歌舞表演雙飛雙國北韓妙香山板門店8日 ... 換日線- 天下雜誌 再見,阿里郎」——親眼見證15 萬人擠滿觀眾席的「北韓經典大秀 ... Event 365 生活誌 Event 365 生活誌《南韓跳,北韓舞》 雪兒 北韓| 神級阿里郎-70年朝鮮大型10萬人大型體操秀與藝術表演,和金正恩 ... 駐香港韓國文化院 駐香港韓國文化院 你觉得答案如何? 下一个问题 北韓的忠誠教育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 除了革命歌劇,北韓還有哪些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化藝術形式 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 北韓的政治宣傳如何影響其國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 25个来源 按相关性排序 仅限学术论文 1 bbc.com 观点:朝鲜何以屹立不倒? - BBC News 中文 一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自己培养的,没有受到西方的影响。这和中国大量知识分子留学欧美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朝鲜可以成功的把知识分子纳入自己的体系。它的 ... 2015年10月16日 引用 摘要 2 zh.wikipedia.org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教育- 維基百科 北韓全國本來有75%的文盲,而1990年迅速下降至0%,即國民全部識字並都達到中等教育水準;學齡兒童入學率由不足35%上升至現在的100%。2014年起,北韓的學制包括1年學前教育、5年 ... 2006年09月29日 引用 摘要 3 world.kbs.co.kr 北韩的舞蹈 北韩的舞蹈引用许多轻快的芭蕾舞技法,而且排斥抽象,重视写实,很有速度感。此外,作品形式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以慢动作开始,动作会逐渐加快,最终以慢动作结束 ... 2022年05月18日 引用 摘要 4 opinion.cw.com.tw 在一個帶著假面的國家尋找夢想:我的北韓留學生活(一) 基於上述原因,與在北韓的其他外國人相比,留學生能夠更接近在地社會,與當地人交往的程度通常超過其他外國人能做到的。留學生的文化表現證明了這一點──在 ... 2024年02月08日 引用 摘要 1 / 7 北韓的忠誠教育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除了革命歌劇,北韓還有哪些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化藝術形式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北韓的政治宣傳如何影響其國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 分步解决 Liner Basic 准确性 适中 北韓的忠誠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通過高度政治化的課程與偶像化教育灌輸對金氏家族的絕對忠誠,深刻塑造青少年的價值觀。除了革命歌劇,北韓還有革命樣板戲、民族舞蹈和獨特的民族樂器改良等文化藝術形式。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反響複雜,既關注其政治宣傳功能,也關注藝術家在外冒險的勇氣。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灌輸和社會控制方面與北韓存在顯著相似,而北韓的政治宣傳則深刻融入國民日常生活,影響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

    🧠 北韓忠誠教育對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影響 北韓實施包含政治偶像化教育在內的12年義務教學體系,從幼兒園開始就教育學生了解並崇拜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恩家族的偉大事跡。

    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須大聲朗讀宣揚領袖的內容,自習時間專注於黨的政策學習,錯誤背誦將面臨嚴厲懲罰。課程融合政治歷史、主體思想哲學與革命史,甚至將政治意識形態滲透到各類科目,如數學題目涉及美軍坦克的破壞數量。這種教育模式強化了集體主義、反美反資本主義思想及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塑造青少年具有革命者忠誠與犧牲精神的價值觀。

    🎭 北韓其他獨特文化藝術形式 北韓的文化藝術不僅限於革命歌劇,還包括以下幾種獨特風格:

    革命樣板戲:北韓借鑒中國文化大革命樣板戲,重視政治內容與程式化創作,涵蓋話劇、歌劇、電影和舞劇,作品中政治口號和主體思想貫穿始終。

    民族舞蹈:結合芭蕾舞技巧和革命樂觀主義,北韓將民族舞蹈現代化並強調軍旅精神,著名舞蹈家崔承喜為代表。

    民族樂器改良與民族管弦樂:北韓改良五聲音階為七聲音階,結合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如奚琴和玉流琴,組建搭配管弦樂團,演奏具有北韓特色的現代音樂。

    繪畫與視覺藝術:北韓推崇社會主義主體美術,題材多為革命歷史與領袖肖像,強烈的政治宣傳色彩與蘇聯、日本繪畫風格融合。

    🌏 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 國際上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應呈現複雜態度: 既有關注北韓藝術嚴格政治指導下的宣傳功能,也對北韓藝術家冒生命危險在國際展出作品表示讚賞。

    北韓官方藝術品以社會主義色彩鮮明著稱,其藝術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存在體制限定的價格和交易機制。 對北韓藝術的評論常聚焦於政治宣傳的工具性,質疑藝術自由與多樣性,但也認識到其中的技術與美學成就。

    🔒 封閉國家教育制度與北韓的相似之處 多數封閉或極權國家的教育制度都具有以下相似控制特徵:

    注重用思想政治教育灌輸體制意識形態,培養對最高領導者的忠誠。 強制思想統一,抑制自由思考和批判精神,課程高度政治化。

    實施嚴密監督與思想管控,通過集體活動和自我批評保持社會控制。

    考核制度偏重記憶背誦和政治忠誠,忽視個人興趣和特長發展,導致教育質量與創造力受限。

    中國的思想管控政策亦有類似做法,如統一教材審核、限制西方教材和強化黨的領導等。

    🎯 北韓政治宣傳對國民日常生活與思想的影響 北韓政治宣傳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具體體現在:

    民眾必須在家中及公共場所維護領袖肖像,定期清潔和敬拜。

    政府利用學校、青少年團體和工作場所普及主體思想,進行集體學習和思想匯報。

    街頭充斥政治標語、宣傳海報與塑像,透過視覺符號強化集體認同及政權合法性。

    政治宣傳滲透各種文化產品,包括音樂、電影、動畫,且強化對外敵對國家的仇恨教育。 民眾被動參與大規模集會和群體活動,鞏固對領袖的忠誠與國家主義情感。 嚴重限制言論自由與媒體,異端思想和行為被嚴厲打壓,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控制。 這種政治宣傳營造的是一種以領袖家族為核心的神祕且高度集中的意識形態環境,有效維持政權穩定,但壓抑公民自由與個人思想發展。 綜合來看,北韓的忠誠教育與政治宣傳密不可分,塑造青少年的政治忠誠和集體主義價值觀。其文化藝術形式不僅是宣傳工具,更融入民族傳統與現代改良中。國際社會對此既認識其政治目的,也關注藝術家的跨國展現。與其他封閉國家類似,北韓教育在思想控制與社會監管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政治宣傳滲透日常生活各個層面,鞏固政權統治。 思维导图 可视化概念之间的关联 流程图 可视化工作流程 相关影像 換日線- 天下雜誌 與生俱來的社會階級】北韓篇:將人民分為三大階級51 種人,「活用 ... 天下獨立評論- 天下雜誌 一邊鼓吹反美,一邊「英語必修」?金正恩治下的北韓教育| 柳宗勳、KBS ... YouTube 直擊北韓專才"領袖教育"! 從小灌輸"忠誠思想"外語學校瘋學"中文"? "效忠領袖"成北韓青年邁向成功必經之路...│李天怡主持│【消失的國界完整版】20200509│三立新聞台 信報- Hkej.com 信報即時新聞- 時事脈搏- 金正恩:教育幹部提升黨性及革命性- 信報網站 ... 換日線- 天下雜誌 金正恩的殘酷基地:北韓神秘的「第十五號教育中心」耀德監獄|陳慶德 ... 自由時報 從小開始「教育」 北韓小學教科書7成都在偶像化元首- 國際- 自由時報電子報 DW 洗腦教育維持體制運轉– DW – 2012年6月27日 cn.wsj.com 金正恩如何竭力抵禦外來文化滲透與年輕人不忠- WSJ 蹦藝術 BONART, 作者蹦藝術| BONART Wikipedi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音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你觉得答案如何? 下一个问题 北韓的忠誠教育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 除了革命歌劇,北韓還有哪些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化藝術形式 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 北韓的政治宣傳如何影響其國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 22个来源 按相关性排序 仅限学术论文 1 pscore.org 金日成被任為專製獨裁者,他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 ... - PSCORE 北韓政府支持暴力、仇恨的教育從而維持專製獨裁製度並鼓勵整體統一。這種努力從學校課程、軍隊教育方式、公開處決、參觀歷史博物館、集會、生活總結(批判性/自我評價)、 ... 2021年11月09日 引用 摘要 2 crossing.cw.com.tw 【與生俱來的社會階級】北韓篇:將人民分為三大階級51 種人 - 換日線 而這三大階層之中,唯有對統治者金正恩表達絕對忠誠,且努力維持體制運作的「忠誠者」階級,才有資格享有社會福利。這樣的人包含公務(黨務)人員、朝鮮人民軍 ... 2020年05月06日 引用 摘要 3 hrw.org 2023 世界人權報告:北韓| 人權觀察 - Human Rights Watch 北韓實行成分(songbun)制,這是一種社會政治分類系統,將全民劃分為「忠誠」、「動搖」、「敵對」等不同階級,據此對成分不良人員的就業、居住或就學加以歧視。 北韓婦女和 ... 2023年01月12日 引用 摘要 4 world.kbs.co.kr 北韩的传统音乐 - KBS WORLD 北韩从解放后开始对唱剧和歌剧形式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并以全新的演出样式和雄壮的音乐创造出革命歌剧等非常独特的北韩式艺术形式。革命歌剧作为集音乐 ... 2022年03月09日 引用 摘要 1 / 6 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北韓的政治宣傳如何影響其國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 分步解决 Liner Basic 准确性 适中 北韓文化藝術在國際社會引起複雜反響,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上有共通特徵,而北韓政治宣傳則深刻滲透日常生活與思想觀念,維持政權穩定。

    🌏 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 國際社會對北韓文化藝術的反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政治宣傳功能:北韓文化藝術被視為體制政治宣傳的工具,藝術作品如革命歌劇、宣傳海報和繪畫大量傳達對領導人的個人崇拜和國家理念,突顯北韓政權的核心價值和思想統一。 藝術風格與美學:北韓文化藝術多屬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兼具強烈的政治內容與鮮明的視覺風格,受到東方傳統文化和蘇聯藝術的影響,部分作品在技術與形式上有所成就,但因政治目的限制了藝術多元性和創新性。 市場與經濟角色:北韓藝術市場在國際上存在一定活動,特別是在中國丹東等地,但其交易受制裁和外交緊張影響,北韓藝術品也被視為可能的政權資金來源。 藝術家勇氣與跨國展出:部分脫北藝術家及海外合作項目引起國際關注,展示北韓藝術家在國外表達的創意與挑戰,反映藝術在封閉社會中突破限制的可能。

    🔒 其他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方面的相似特徵 許多封閉或極權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思想控制上具有如下共通特徵: 思想政治灌輸:教育內容強調政治理論和意識形態,培養對最高領導者和國家制度的忠誠,類似北韓將主體思想與個人崇拜融入課程的做法。 教材統一與審查:統一編寫及審核教材,排除“西方”或異端思想,限制多元觀點和學術自由。 思想監控與學習監督:通過嚴密監督、思想匯報與自我批評等方式加強學生的思想控制,抑制異見與批判精神。 成績考核偏重政治忠誠與記憶背誦:教育評價系統側重政治立場與考試成績,忽視創造力與個人發展。 限制自由發展與社會分工:限制學術自由、專業選擇與學生自主,強調服從集體利益,降低個人主義與獨立思考。 家長和教師角色政治化:家長和教師在思想灌輸中扮演重要配合角色,強化學生的思想自律與忠誠。 中國的教育制度強化黨的領導、統一教材審查、壓縮學術自由的做法,在很多方面與北韓有相似之處。

    🎯 北韓政治宣傳對國民日常生活與思想觀念的影響 北韓政治宣傳在國民生活和思想中具有以下特點和影響: 領袖肖像與象徵的無處不在:金日成、金正日及金正恩的畫像和銅像擺放在學校、家庭、公共場所以及工作場所,民眾必須尊敬和定期維護。 政治教育滲透日常學習與工作:學校、青年團體及工作單位定期組織讀報、集體學習、政治匯報,強調對領袖及黨的忠誠。 街頭全面的政治標語與宣傳海報:街頭廣泛張貼政治口號與宣傳標語,形成強烈的視覺政治氛圍,增強集體認同與思想統一。 文化產品的政治化:音樂、電影、文藝演出強調革命歷史和敵我意識,配合反美、反日與領袖崇拜教育。 集體活動與政治動員:民眾參加大規模群眾活動,如群體操、反美集會,鞏固民族主義和政權忠誠。 資訊嚴格控制與言論壓制:媒體管控嚴密,禁止異議和批評,違反者遭嚴厲懲罰,造成思想單一與服從性強。 教育與宣傳機構高度合作:學校與宣傳部門協同推行主體思想和個人崇拜,塑造全民的政治忠誠基礎。 整體而言,北韓政治宣傳是政權維護的重要支柱,貫穿民眾生活各個層面,塑造思想觀念與行為規範。 綜合來看,北韓文化藝術在國際社會既被認為是政治宣傳工具,也呈現獨特藝術價值;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普遍具有高度思想統一與嚴密控制;北韓政治宣傳則深度融入民眾生活,強化忠誠與集體主義,確保專制政權的穩固與延續。 思维导图 可视化概念之间的关联 流程图 可视化工作流程 相关影像 Wikipedi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個人崇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wand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治宣传- Wikiwand 信報財經月刊- Hkej.com 藝術服務政治解構主體思想- 信報財經月刊hkej.com 香港01 從「打倒美帝」到「追求和平」 朝鮮的政治海報如何180度轉變 Wikiwand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治宣传- Wikiwand 創作大廳- 巴哈姆特 達人專欄] 《我愛金正恩》你認為的北韓是怎樣的呢?政治宣傳的可怕之處 ... ETtoday新聞雲 10年賺近50億外匯北韓「賣藝術品」突破經濟制裁困境| ETtoday國際新聞 ... Arcadia USD Coronavirus and Cold and Flu Season Updates and Information www.jingjidaokan.com 国家制度型开放典型经验的启示 Andrew Erickson PRC Pursuit of Xis 2027 “Centennial Military Building Goal” (建军 ... 北韓的文化藝術在國際社會中受到哪些具體的批評 封閉國家的教育制度如何影響青少年的思想形成 北韓的政治宣傳在不同年齡層中的傳達方式有何不同 除了北韓,還有哪些國家採用類似的思想控制策略 北韓的文化藝術是否有突破封閉的可能性和途徑北韓的歌舞表演有哪些獨特之處,能否透露一些背景信息?

    在北韓以外,有哪些國家也有類似的教育及藝術表現方式?

    【與生俱來的社會階級】北韓篇:將人民分為三大階級51 種人 - 換日線

    总结

    这篇文章探討了北韓的社會階級制度,即所謂的"成分論"。作者指出,北韓政權為了鞏固自身統治,沿用了朝鮮王朝的封建等級制度,將全體國民分為"忠誠者"、"動搖者"和"敵對者"三大類,其中只有"忠誠者"才能享有較好的社會福利。文章詳細介紹了這種嚴格的階級區分及其運作機制,並探討了這種制度對北韓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行為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中國人為什麼愛跳廣場舞?

    孫博洋 李棟 趙敬菡 劉卿 劉陽

    2019年10月19日08:11      來源:人民網

    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上,群眾游行中的體育強國方陣。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我們要在長安街上,向世界展示中國大媽風採。” 56歲的李秀花參加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群眾游行,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她這樣說道。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的群眾游行中,有這樣一個群體備受關注並極具代表性,那就是“體育強國”方陣中的廣場舞大媽們。她們揮舞彩帶,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走過天安門廣場,向全世界展現出中國老年人的新風貌。

    今天,被稱為“中國式健身”的廣場舞,以其歡快的串燒音樂和自娛自樂的編排,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跳廣場舞?

    “身體好了”“心情美了”“朋友多了”,活躍在廣場上的受訪者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事實上,飽滿的熱情,高昂的興致,矯健的身姿,充滿活力的模樣,已經是最好的回答。

    廣場舞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簡單易學,老少咸宜,條件和標准約束不高,既能健身強體又能陶冶情操,逐漸跨越了城鄉界限和年齡界限,深入到大街小巷,風靡大江南北。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經常參加廣場舞健身的人群已經超過1億。

    中國人愛跳廣場舞,是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現實選擇,是健康中國戰略的生動落地,而這背后折射出的,更是“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一個經典案例。

    風靡城鄉

    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家住河北任丘北辛庄鄉姜臨河村的龐艷彩是廣場舞圈裡的網紅老師,她在幾個視頻網站上都開設了賬號,分享自己編排的百余套廣場舞健身操,粉絲累計超過200萬。

    “開始跳廣場舞是為了鍛煉身體,后來從愛好成了工作,現在靠著廣場舞教學視頻,還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龐艷彩高興地說。

    龐艷彩是中國眾多廣場舞愛好者和組織者之一,在她們的帶動下,一個廣場,一台音響,三五個人,就能組成廣場舞的最小單元。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共有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2.49億人,而到本世紀中葉,這一數字將接近5億。有業界人士表示,目前日本在打造“永不退休的社會”、韓國在為老年人增加就業崗位,而我國的老齡化態勢也愈發明顯,成為面臨的新課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我國老年人患病比例高,進入老年后患病時間早,帶病時間長,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獨立自主和參與社會的重要基礎。”

    跳廣場舞可以鍛煉身體,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沈陽體育學院社會體育學院副院長馮欣欣認為,中老年人經常參加廣場舞這樣的健身活動,能夠強健體魄,可以預防和緩解一些常見慢性疾病,達到“治未病”的效果,這既提升中老年人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同時也降低醫療經濟負擔,是實現全民健康最積極、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手段。

    跳廣場舞也讓人們的心情更“美麗”。不少跳廣場舞的都是退休老人,有的兒女不在身邊,有的投奔兒女做了異鄉客,而廣場舞成為他們的一個社交平台。

    在“人民廣場舞大賽”深圳現場,來自湖北的張阿姨深有感觸。5年前,她為了照顧孫子來到深圳,時常會想念家鄉,因為廣場舞,她有機會認識了新的伙伴,找到了家鄉般的溫暖。

    “跟朋友們一起跳跳廣場舞,不僅能活動身子骨,還能嘮嘮家常。除了在家裡帶孫子,我現在每天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跳廣場舞,它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張阿姨說。

    人民廣場舞大賽沈陽站,河畔新城社區姐妹花舞蹈隊表演《又見江南雨》。 崔辰光攝

    小舞蹈能起大作用,在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黃河涯鎮,鎮黨委書記李銳說,通過鄉鎮組織的廣場舞活動,鄰裡間的矛盾少了、左鄰右舍臉上的笑容多了。“通過組織廣場舞等活動,加強了村鎮層面的凝聚力,更是鄉村治理的有益實踐。”

    在沈陽,一位俄羅斯姑娘被廣場舞的音樂所感染,不由地跟著節奏舞動。她說,在俄羅斯,老人們都是在家裡待著,沒有廣場舞、太極拳這樣的活動,“中國的大爺大媽們很幸福,也很潮”。

    實際上,近些年來,廣場舞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利”,越來越多的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並給廣場舞帶來了更多的“青春元素”。

    26歲的張少偉曾經在健身房做過健身操教練,后來轉行做了別的工作,但懷著對運動健身的熱愛,他每天晚上都來到廣場上鍛煉。

    “剛開始就是來跑跑步,跳跳繩,后來看到阿姨們也在跳健身操,想到自己曾經教過健身操,就很快的和她們打成一片了,現在她們還經常讓我教她們新的舞步,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來跳操了,大家對身體健康真的是越來越重視了。”張少偉說。

    全國廣場舞項目負責人、全國推廣12套廣場舞總策劃姚愛萍說,“廣場舞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兼具健身和娛樂功能,越來越受群眾歡迎。”廣場舞如此火爆,與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健康觀念的覺醒密不可分。

    心中無煩惱,眉頭才舒展﹔生活有樂事,臉上笑開顏。廣場舞熱潮記錄著中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昂揚的精神風貌,為他們帶去運動的趣味、朋友的溫暖和健康的身體。廣場舞愛好者們在城市街心廣場、鄉村文化中心跳起廣場舞,社情民意都映在了她們燦爛的笑容中。

    想跳就跳

    背后是國家強盛帶來的老有所依

    “過去跳廣場舞地方小、設備簡陋,現在城市建設得越來越漂亮,大家添置了音響、演出服等,變化越來越大。”古朝先是生活在四川成都的廣場舞愛好者,也是當地有名的廣場舞組織者,跳廣場舞已經有10多年,大家親切地稱她“古老師”。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她道出了廣場舞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

    古朝先的感受,來自於大環境的變化。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國力與日俱增,看似普通的廣場舞,離不開一個逐漸強大的中國所帶來和諧環境,也凸顯了我們的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提高,城市建設和規劃更加科學和注重人文關懷。城市在滿足人們工作和居住的需求同時,在滿足人民群眾文化娛樂、強身健體需求方面也有了顯著的進步。

    數據顯示,在2009年全國公園的數量僅為9050個,而到了2018年就達到了16038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也由2009年的10.66平方米/人增長至了14.1平方米/人,這一數字在1981年末隻有1.5平方米。不斷增加的公園和綠地,也為廣大廣場舞愛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鍛煉場地。

    江蘇太倉:全民健身成風景。計海新攝(人民圖片)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還不斷改善社會治理,保障了社會環境穩定,在很多人的心中,中國早已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現在治安環境也好了,我們在小區附近跳舞,就是練習到比較晚的時間,也不會擔心安全問題。”古朝先表示。

    社保網絡織的密,老有所依不用愁。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退休后有一份持續的經濟來源,是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基礎。

    據人社部發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6月底,社保卡的持卡人數已經達到了12.77億,覆蓋了全國91.5%的人口,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已經達到9.47億人。

    今年,養老金實現了自2005年以來的“15連漲”,進一步提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7月份,國家還推行部分國資劃轉社保基金,進一步鞏固充實社保基金蓄水池。強大的國民經濟作為后盾支撐,也讓更多的人打消了養老的后顧之憂。

    山東體育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全國廣場舞推廣委員會培訓導師尹寧寧告訴記者,政策的推動也給廣場舞產業帶來新變化,圍繞廣場舞周邊,形成了舉辦比賽以及交通、住宿、餐飲、服裝等上下游環節,產業輻射社會資金的投資也在不斷加入。

    人民網自2018年開始也直接參與到推廣廣場舞的行動之中。“人民廣場舞大賽”由去年走進12座城市進行城市賽,規模擴大到今年在全國30座城市進行城市分站賽。整個比賽歷時近半年,粗略統計參與其中的廣場舞愛好者有近5萬人。

    “人民廣場舞大賽”合作方益海嘉裡食品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通過贊助形式更生動、內容更豐富的廣場舞活動,真正下沉到廣大群眾中間傳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這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

    頂層設計

    讓人民生活得更好是不變的宗旨

    “以往是城裡的文化往農村送,現在是我們農民到城裡來表演。”山東樂陵市趙洪都村村民張軍自豪地告訴記者。

    連日來,樂陵市各村鎮街掀起了陣陣“紅色廣場舞”,一曲曲耳熟能詳的革命老歌,一支支時代特色的紅色舞蹈,在棗鄉大地上飛揚。

    “早期群眾文化生活相對單一,我們召集17名文化站長開了調度會,反復調研,發現廣場舞是個很好的形式。”樂陵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房紹良介紹,通過組織專業人員到基層輔導指導,組織文藝骨干精心排練,開展層層選拔比賽活動,使得群眾參與熱情空前高漲。

    廣場舞能夠推廣的這麼好,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推動。

    河南省廣場舞聯盟主席、2019人民廣場舞大賽鄭州站站長王青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場舞活動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一些廣場舞比賽或者表演活動需要大型的場地,政府部門都會幫助我們來協調﹔政府舉辦的大型活動也會邀請我們進行廣場舞表演,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展示自己的舞台。”。

    “廣場舞隊伍都是挂靠在社區街道的,平時有困難的話,我們的社區街道干部和工作人員都會幫忙解決,給場地,配照明,街道管委會還會規劃出適當的活動區,文明跳舞不擾民,這對推廣廣場舞運動非常有幫助。”王青說。

    拳拳愛民心,盡現決策中。

    2016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時指出:“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同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全民健身納入其中。綱要指出:“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到2030年,全面建立優質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此后,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將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而推動中老年群體進行科學適度的體育鍛煉活動,自然成為“健康中國戰略”落地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出台《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把“全民健身行動”作為推進健康中國的重大行動之一,還對全民健身行動提出了具體目標,要將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從2014年的33.9%提升到40%以上,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出全新藍圖。

    各省市地區的體育部門還相繼推出一些經過專業人員科學設計和創編的廣場舞,受到廣大廣場舞參與者的歡迎。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繆仲一表示,積極推動中國廣場舞健康發展,助力實施“健康中國2030”戰略,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繆仲一認為,廣場舞這項活動不僅僅是一項體育健康活動,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活動。他介紹,自2013年開始,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開展了“挖掘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採風活動,提煉出56個民族每一種民族文化中獨特的精髓元素,並將其植入廣場舞的推廣活動中,讓廣大廣場舞愛好者有更多選擇﹔同時,也將我國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通過廣場舞傳播到世界比賽的舞台上。

    1億多的廣場舞愛好者,背后牽動著1億多個中國家庭,關系著億萬人的福祉。政府推進的健康中國行動,讓廣場舞成為一個傳遞正能量的平台,讓眾多的廣場舞組織團體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用社會治理的“大處方”做永續動力,廣場舞未來必將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統計稱中國廣場舞聯合會每年創編700多個舞曲

      廣場舞已成很多中老年婦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FP供圖

      原標題:一方是沉浸在音樂和舞蹈中的大媽,一方是不堪噪音騷擾的市民——

      廣場舞何以成為“洪水猛獸”

      潑糞、槍擊、放狗咬……是誰惹怒了做出此類極端行為的市民?不是犯罪分子,而是跳廣場舞的中國大媽們。近半年來,有關廣場舞擾民的新聞高頻率地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報刊之上。在不堪噪音騷擾的市民眼裡,這些搶佔了小區空地和街邊廣場的大媽,已經嚴重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但大媽們也非常委屈,“我們並不想騷擾他人,我們只是追求健康和身心愉悅的生活,這難道也有錯?”

      愈演愈烈的矛盾沖突

      上述這句話是57歲的楊秀芬在聽說記者要採訪廣場舞擾民問題后脫口而出的,她的同伴也在一旁附和。兩年前,剛剛退休的楊秀芬曾因無法適應突然安靜下來的生活而精神抑郁。一天晚上,她散步偶然經過北京東四環邊的紅領巾公園時,被一群跳舞的同齡婦女所吸引,“我以前挺不理解的,她們當著這麼多人跳舞多難為情啊!”楊秀芬回憶,“也許是自己當時抑郁的心理特別需要一個慰藉的渠道,當我看到她們坦然大方的舞姿,聽到領舞的老師高亢響亮的口號和音響播放的動感民族音樂時,我突然有了想加入進去的沖動。”於是,楊秀芬扭扭捏捏地藏在隊尾跟著眾人扭起了身子,“既難為情,又想學,當時那種矛盾心情現在想起來都好笑。”讓楊秀芬很快克服心理障礙的,是幾位大姐看到她后,熱情地招呼她站得更近一些,“就這樣,原本陌生的人很快不再陌生。當你沉浸在音樂和舞蹈中時,根本就不覺得有什麼難為情了。”

      此后,每天早晚,楊秀芬都會與跳廣場舞的20多個老伙伴一起行動,“這成了我每天最重要的活動。”楊秀芬表示,“每次跳大約一到兩個小時,堅持了近兩年時間,血糖和血脂都下來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變了,我現在一點點抑郁都沒有了,我們這些老姐妹在一起總結出的一句話是,‘活著好,好好活’,每個人都挺精神煥發的。”

      楊秀芬與伙伴們居住在以紅領巾公園為中心的方圓5公裡范圍內,“在北京這麼大的城市,5公裡不算遠,但就算不遠也沒有在自己的小區裡跳得方便。”楊秀芬的家離紅領巾公園大約兩公裡,“每次步行30分鐘左右,到冬天時寒風凜冽,走這段路確實很受罪。”

      楊秀芬曾想過在自己的小區找幾個同伴跳舞,但小區裡稍微大一點的空地已經全部變成停車場,如果佔用小一點的空地跳舞,隻能容納不到10個人,而且,還妨礙小區居民通行。楊秀芬聽說有幾個同伴在小區跳舞,沒幾天就遭到其他居民的投訴和斥責,最終還是放棄了。

      但也有堅持在小區跳廣場舞的大媽,媒體報道的針對跳舞大媽的極端事件也大多發生在居民小區裡。

      對於不少反感廣場舞的市民來說,廣場舞激烈、高亢的伴奏音樂嚴重影響了他人的休息。今年8月,北京昌平區某小區發生一起槍擊案,小區居民施某因無法忍受小區廣場上響亮的伴舞音樂,拿出私藏的獵槍對天鳴槍,隨后又放狗追咬跳舞的婦女。本月初,施某在北京昌平區法院受審。該小區一位居民近日向記者表示,施某的行為的確過激,但小區居民被廣場舞的噪音騷擾也是事實,“早上6點多音樂就響了,沒法再睡覺。晚上8點,想安靜地看會兒電視也被打擾,那種噪音尤其讓老人和孩子感到不適。”此外,在高樓林立、人口密集的城市,小區空地是十分稀缺和寶貴的公共休閑場地,大媽們佔領小區空地之后,其他居民連個安安靜靜散步的地方都沒有了。

      擋不住的時代潮流

      “廣場舞現在的問題和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國但同樣引發爭議的‘交誼舞’有相似之處。”中國廣場舞聯合會會長楊藝近日向記者表示,“當時,改革開放剛剛實施,人們的思想也在壓抑很久以后渴望得到釋放,‘交誼舞’的盛行正是體現那個時代人們心聲的獨特文化現象。‘交誼舞’來自西方,又是男女合作進行的活動,改革開放之前,這兩個因素都曾被壓制和禁錮。”

      “即便在當時的社會上還是有較多爭議的聲音,但沒有人能夠阻擋全民思想解放的潮流。因此,交誼舞還是紅遍了大江南北。”楊藝表示,“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交誼舞的盛行。如今,廣場舞的盛行同樣是時代的產物,那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催生了全民健身意識的覺醒。廣場舞簡單易學,沒有門檻,又符合中國人載歌載舞的民族特性,盡管目前廣場舞引起了不少爭議,但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中老年婦女加入其中,同樣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廣場舞的前身,實際上就是秧歌。”楊藝表示,“很多中國人都是在扭秧歌的文化熏陶中長大的,就算你從來沒有跳過,當你聽到秧歌的音樂,你也一定能自然而然地扭幾個動作。你聽聽廣場舞的音樂就能發現,伴奏音樂基本上都是‘民族風’的,跟著民族的音樂跳民族的舞,抒發內心的情懷,這是一個人骨子裡的渴求。”

      “有人說,因為中老年婦女舍不得花錢,又想要健身,所以才跳廣場舞,似乎跳廣場舞是中老年婦女的廉價選擇。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楊藝表示,“跳廣場舞的婦女在服裝上的花費一年怎麼也要上千元,她們跳廣場舞不是因為錢多錢少的問題,只是因為當她們有健身的需求時,第一選擇一定是她們最熟悉、最有感情的東西。為什麼不是足球,不是乒乓球,不是其他運動項目?廣場舞成為千千萬萬中國婦女的共同選擇,絕非偶然。”

      中國廣場舞聯合會目前每年創編700多個廣場舞曲目和動作,上傳到網上的教學節目,最快的1個月就能達到1億點擊量,“中國的廣場舞健身隊現在到底有多少,根本沒法統計,因為隨時隨地都有新的隊伍誕生。”楊藝表示,“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節點,奧運會結束后的這5年,廣場舞的發展勢頭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相信這個勢頭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可能也正是因為發展勢頭太快,所以才會在近幾年開始集中爆發諸如廣場舞擾民這樣的爭議性問題。”

      職能部門不能袖手旁觀

      “廣場舞愛好者與公眾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廣場舞教練段曉彤向記者表示。段曉彤是專業舞蹈演員出身,幾年前,當她從大學畢業,成為北京市東城區的廣場舞教練時,她曾為自己的大材小用抱憾不已,但在看到自己的母親加入廣場舞健身大軍並受益匪淺之后,段曉彤看待廣場舞的視角也有了轉變,“我們年輕人不會去跳廣場舞,也許還討厭廣場舞,但如果你想到自己的母親和親戚因為跳廣場舞變得身體和精神都更好了,你還會反對廣場舞嗎?我想,很多年輕人應該都和我有一樣的心理,希望看到自己的母親更健康,更愉快。”

      在段曉彤擔任基層廣場舞健身隊教練的這幾年,她也看到很多健身隊,因為沒有跳舞的場所,隻能在小區的空地上開展活動,“場地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小區周邊的公共健身場地太少了。”

      而根據楊藝對全國開展廣場舞情況的調研,在公園、廣場較多的大城市,廣場舞擾民問題相對好一些,在公園、廣場較少的中小城市,廣場舞活動主要在居民小區的空地開展,擾民問題相對突出。

      為了減少廣場舞音樂的噪聲,楊藝已經開始在對廣場舞教練的培訓中,加入了減少音樂鼓點的要求,“廣場舞的節奏感來自鼓點,片面追求鼓點激烈是現在廣場舞開展的一大誤區,要知道,鼓點也是擾民噪音的主要來源。根據我們的試驗和研究,鼓點少甚至沒有鼓點的音樂也可以成為廣場舞的伴奏。”

      此外,楊藝還建議廣場舞健身隊的規模不宜太大,“一支上百人的健身隊跳舞,為了讓所有人都聽到音樂聲,隻能把音響開得很大。如果人數實在太多,可以採用多個音響播放的辦法,這樣也可以降低音響的音量。”

      “總之,要想讓公眾理解和包容廣場舞,首先需要廣場舞參與者自己建立公共意識。”楊藝表示,“不過,無論廣場舞參與者與公眾之間能否相互包容,廣場舞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職能部門的支持。”

      “諸如擴大公共健身場地,提供電源、照明等基本條件,都要仰賴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和解決。因為廣場舞健身教練嚴重欠缺,也導致廣場舞在開展時容易出現盲目和不科學的問題,培養廣場舞健身教練也需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楊藝表示,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全國性廣場舞組織——中國廣場舞聯合會,卻隻能在中國香港注冊,這本身就是廣場舞發展的一個現實尷尬。

      今年夏天以來,隨著廣場舞參與者與公眾之間的矛盾事件頻發,一些地方開始採取強制性措施,限制廣場舞在公共場地上的開展。對此,楊藝表示:“其實,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正面引導。跳廣場舞是滿足現階段中國廣大百姓健身和精神需求的最好載體,我們應該滿足老百姓的這一需求,讓廣場舞發揮它的最大社會價值,而不是採取堵和禁的方式。”

      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

    分享到:0

    (責編:段欣毅、肖紅)

    (責編:岳弘彬)

    要点

    北韓的社會階級制度

    • 金日成繼承並擴大了朝鮮王朝的封建等級制度,將全體國民劃分為三大類:忠誠者、動搖者和敵對者
    • 只有絕對忠誠於金正恩的"忠誠者"才能享有較好的社會福利和發展機會
    • "動搖者"是一般百姓,他們的生活相對較差,想要晉升到"忠誠者"階層需要極大的努力
    • "敵對者"是最底層階級,包括政治犯、宗教信徒等,他們往往被流放到生活環境惡劣的地區

    階級流動的機會

    • 除了"敵對者"基本沒有翻身的機會,其他階層的人也存在一定的流動可能性
    • 最主要的流動方式是通過"人民班"制度,表現良好可以晉升到"忠誠者"階層
    • 但同時"人民班"也是一種嚴密的監控系統,居民之間相互監視、舉報"不忠"行為

    階級制度的目的和影響

    • 北韓政權通過這種嚴格的階級劃分,旨在鞏固自身統治,獎懲並控制人民
    • 長期生存在這種體制下,北韓人民普遍養成了高度自我監控的習慣,被動服從政權
    • 這種制度嚴重限制了人們的社會流動機會,無論出身如何,很難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