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字生效。於是國民革命軍和中共人民解放軍開始為了統治大陸主權而戰,同是血脈相同的炎黃子孫就開始互相攻擊,誰先贏了就統治大陸吧!敗了就撤退遠方。直到民國38年,1948年,隸屬國軍範圍的南京失守、廣州也失守,國民政府看著當前情勢不利,軍事委員長蔣介石斷然地迅速,統率60萬大軍紛紛進駐台、澎、金、馬以及台州列島、舟山群島附近的幾個小島、還有大陳島、一江山島、洞頭島、頭門山島等等諸列島嶼的防禦,計畫準備近幾年能夠圖得反攻大陸打回去。所以當時戰雲密布,台灣海峽處於非常不穩定的態勢之下,兩岸虎視眈眈,蔣委員長忍辱負重,忱戈待旦,呼籲發揮團結一致的精神,並配合美國方面的協防條約,他們提供武器幫助之下,就能夠壯大台灣的軍事武力。
然而,在台州灣的「一江山島」可說是一塊島孤人可孤,有如遺落世人眼耳的島嶼,真是鳥不生蛋的境界。與台灣首都台北市距離相隔千萬里,看到地圖來比較一下,有如一整塊台灣的比例之遠,真是所謂的天高皇帝遠,上級管不著,如何管理也都是很困難的。那麼.蔣委員長在1955年元旦,第五屆國軍戰鬥英雄大獎中,頒發戰鬥英雄楷模第一名獎牌給予戌守一江山島的上校指揮官王生明擔負重任,率1030位官兵堅守一江山島。
民國44年,1955年,中央解放軍在浙東前指揮部司令員張愛萍的領導之下,於1月18日上午聯合陸海空三軍來轟炸一江山島,當然在島上的官兵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方法了!唯有「斯」守一江山島,否則也是躺著屍首一江山島,那麼倒不如就一戰到底吧!跟中共的解放軍拚個高下,但是,一江山島就在浙江省的外海之不遠處而已,他們仗著地利人多的優勢,還有浙江省黃岩陸橋機場的落成,導致空軍威力大增,軍機頻繁飛越一江山島嶼上空來實施投擲轟炸任務。然後配合陸軍的搶灘登陸作戰,海軍的重砲射擊據點,使得整個一江山島陷入火海世界,舖天蓋地的防火網壟罩著島上,答答答!咻咻咻!碰碰碰!磅磅磅!硝煙霧氣瀰漫,戰得火光熊熊,焰火沖天,爆炸聲四起,直到12點零五分,解放軍共射擊4萬多發砲彈,他們陸軍抵達前10分鐘砲兵還進行一連串的地面火力急襲,而共軍採取兵分三路進逼,甚至陸海空三軍極力地摧毀島上重要軍事設施,他們以人海戰術的方法攻佔一江山島。
如此一來,台灣當局又沒有適時的軍事援助,飛機又不敢飛那麼遙遠,平常在台灣上空實施飛行演練.導致機場旁轟轟作響.一江山島戰役卻派不上場,海軍又沒有發揮軍艦的航速,如果要找到這一塊島嶼的話,還真是困難啊!天尺(卜氏六分儀)也該精確的瞄準日月定位吧,於是國軍陷入孤軍奮戰的場面。王生明上校率領著官兵戊守二天,直到彈盡援絕,廚房兵又沒辦法煮出飯來,大家都餓著肚子,賣命的射擊,沒有食物的補充當然是敗戰下來的,甚至槍枝有的都射擊到過熱發燙不能使用,以致被敵軍射擊致死。共軍他們從灘頭打到司令部最高處北一江山島203高地,指揮官王生明陣亡,副司令官王輔弼也被炸傷昏迷被俘,在這1955年1月18日的不吉日子裡,英勇奮戰的中華健兒殞命歸曹,以忠義凜風的氣勢守不住一江山島,那些陣亡的將士們都是烈士。
但是被俘虜的士官兵卻不能稱得上烈士了!當然像彰化八卦山上先前的1895年「乙未戰爭」,那些抗日英雄和英烈的民兵英魂目前都全部集中在八卦山上供奉。那麼不論是一江山島也好或是金塘島戰役、桃花島戰役等列島,諸先烈都是視「斯」如歸的撼動山河,那麼全島的將士都打輸了也都壯烈成仁為國捐軀,他們的犧牲換來台、澎、金、馬的安定,這些將士都能夠入祀忠烈祠吧!也不僅是那些指揮官而已,因為犧牲生命的中華健兒都是英雄,我們對他們深深的一鞠躬,感謝幫助我們後輩能夠享受先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台灣富裕生活,但一江山島的戰役要記載於歷史書籍這是應當的,但是要記載於目前的教科書的話尚待研議,畢竟這是一場敗戰,就像小孩子打架打輸了根本是不談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