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家人曾在一對一立委選戰中與賴清德對決,僅輸5千票,我自認是藍營中少數了解賴清德的人士。大多數國人期待賴清德雖非以過半數選票當選總統,仍能中道治國,就連同為少數當選總統的陳水扁也警示:「民主不是一言堂,沒有誰最大不能批評,不能說意見不同就是『xx同路人』」,但我始終認為賴清德骨子裡根本沒有民主素養,認為任何反對的聲音就是「其心可誅」,必須抵抗到底,不然也不會發生當年台南登革熱肆虐時,賴市長竟然200多天不進市議會接受質詢、拒絕接受監督的例子。
而這種「朕即天下」的心態使賴清德視在野黨如芒刺在背,為了瓦解其支持度,黑手伸進檢調,以不甚充分的證據起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羈押至今;現今又如法炮製,再度羈押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企圖產生寒蟬效應,要讓民進黨立委的罷免案無法通過第二階段連署。賴清德即使對黨內同志也下手狠辣,君不見昔貴為民進黨太子爺的鄭文燦,賴清德也不惜斬斷其接班路。
或許國民黨一開始的起手式就是錯的,幻想賴清德會願意少數服從多數,接受國會的制衡,甚至與在野黨共謀國是,故在提出國會賦權法案時,沒有建構論述,也沒有對民眾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以致於無力反制青鳥行動抹黑為「多數暴力」,進而緊扣於「國會亂象」,強化民眾支持大罷免意願。
反觀賴清德,執政近1年餘,從國會賦權法案、大法官審查、總預算凍刪,無一不動用民進黨團、大法官會議、檢調,或是外圍團體抗爭、阻撓國會監督,欲將在野黨逼至黨亡人息,自己卻在總統府內納涼。可預見賴清德的4年總統任期內,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鬥垮在野黨,不會也不需要在乎執政成績如何,2028年就可順利連任總統。
國民黨26日下午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辦「反綠共 戰獨裁」集會,號召全台各地民眾到場向賴清德總統發出怒吼。有20萬人民上街頭抗議賴清德的獨裁與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總算振奮了藍軍低迷已久的士氣,也為台灣民主帶來了一絲絲的信心。
罷免與常態選舉是不一樣的模式,前者是選民單獨對現任者的不信任投票,且有階段性,除非國會全面改選,否則很難塑造政黨對決的氣氛。尤其,第一、第二階段連署都採取冷處理的模式,以降低連署率,然而一旦進入第三階段,就必須轉換成熱炒模式,以動員支持者出來投票。這對總統立委合併選舉制度下,可靠大風吹而不倚賴基層經營的立委而言,確實是一大考驗。這也是目前可能進入三階的立委集中在都會區的原因。
然而,大罷免牽動的不只是立委個人,牽涉到國會席次及國會制衡的可否、牽涉到黨主席的進退,更攸關緊接而來的明年縣市長選舉。有戰功的領罷人士可被提名補選立委或參選縣市議員;要連任的縣市長,若選區有立委被罷免成功,將會腹背受敵,選情緊繃。故在大罷免中,藍軍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這一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及黨內同志們何妨脫下鞋履,赤足站在鋼鐵叢林中,肉身抵擋賴清德一發又一發的獨裁槍炮。我無意也不敢消費黃呂錦茹主委的羈押,但民進黨曾靠美麗島事件滋養了三代的從政人士,美麗島受難者及其家屬、美麗島律師團及美麗島立委助理如羅文嘉及馬永成。只有悲情才能創造悲壯,唯有熱情才可以燃燒選票。
藍軍對賴清德不能再有所幻想,426遊行不能只存在於歷史,以人潮集氣對抗獨裁政治,我們的民主韌性才得以保存。
(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