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黑暗的兩個時期 - 崇蘭雲鄉2005 - udn部落格
崇蘭雲鄉2005
作家:郁勝
文章分類
    Top
    歷史上最黑暗的兩個時期
    2025/05/01 19:56:24
    瀏覽:370
    迴響:2
    推薦:41
    引用0

    歷史上最黑暗的兩個時期

    史上最黑暗的一年(公元536年)

    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可能是公元536年後的百年期間。公元536年,東羅馬帝國正式走向衰亡,被拜占廷的查士丁尼一世取代,在中國則相當於魏晉南北朝交接到隋朝期間。

    公元536年的前後幾年,世界幾處火山接力般大爆發,造成全球氣候嚴重異常。首先是535年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是人類有文字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巨大的火山爆發將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一分為二。(1883年猛烈噴發之後,最大的波浪高達40米,喀拉喀托島群上的生物都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層下,動植物在5年之後才恢復生機。但科學家比較535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卻超出了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的數十倍威力。)

    公元536年,從冰島火山所噴發出來的火山灰,不但飄洋過海吹到歐洲,還曾屏蔽到中國天空,造成中國的"夏季雪"。公元536年、540年、547年,冰島火山三次大爆發,巨大的火山灰雲遮蔽北半球天空,引發之後整整持續十年全球陽光照射不足的寒冷天氣,是過去2000多年來最寒冷的「黑暗時期」。這段時期僅火山灰遮蔽日照,就造成一億人喪生。

    氣溫下降導致全球作物歉收與饑荒,幾年後歐洲蔓延的鼠疫又使情況雪上加霜。這場天災人禍使歐洲經濟停滯,一直到100年後才完全恢復。(公元536年薩爾瓦多的火山大爆發,也摧毀了秘魯的莫切文明。)

    這段最黑暗的災情,西方對此沒有留下很多文字記錄,中國南朝則有較詳細紀載,公元536年11月到12月以及公元537年2月,巨大塵暴如一張橘黃色的毯子覆蓋了南京整個城市。公元537年7月,中國部份地區遭到了霜凍襲擊,在8月就下起了大雪。公元538年夏季,中國北部九個州暴雨傾盆發生大洪水,連續兩年飢荒導致70%~80%人口死亡。

    那一年多,地球被神祕霧霾籠罩長達18個月之久,中美洲地區遭遇到罕見旱災,西方的拜占庭帝國在埃及遭遇鼠疫,失去三分之一人口。當年六月起,東方的中國天空持續昏暗,迎來了持續10年的嚴寒天氣。

    ■上一個小冰河期發生甚麼事?

    公元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全球平均氣溫曾出現明顯下降現象,造成全球各地頻繁出現饑荒與瘟疫,引發人類社會暴亂、搶掠及死亡高發期,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期大為減緩。這個現象結束於18世紀初期,相當於中國明清交接時,17世紀時全球冬季平均溫度比現代平均低2℃,1620年那年開始"突然"變得很冷,之前卻也頻頻出現過迭創高溫情形。

    也有些科學家認為還有其他原因促成那個時期全球降溫,在16和17世紀間,歐洲人征服美洲過程中,通過疾病消滅了大部分的當地土著居民,留下了大量無人耕種的土地,茁壯成長的樹木從空氣中吸收了數大量的二氧化碳,以致削弱了大氣層的吸熱能力,使氣候冷卻。

    還有另一派專家看法,,火山噴發效應會引起海冰面積增加,海冰反射率增加;又會長時間維持冷卻效應。海冰增加在十五世紀中期曾到達頂峰,在小冰河期結束前則一直維持相同水平,這也是造成上一個小冰河時期出現的原因。1607~1608年,法國葡萄樹被霜凍傷,葡萄酒在桶中結冰,旦澤港中可以溜冰,到1739年,就連荷蘭須德海也結冰了。

    這段時期的歐洲戰爭不斷,包括荷蘭和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1568~1648)、德意志地區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英國的清教徒革命(1642~1649)、法國的投石黨之亂(1648~1653)、英國和荷蘭的英荷戰爭(1652~1674)、西班牙的遺產戰爭(1667~1668)、法國和荷蘭的法荷戰爭(1672~1678)、英國的光榮革命(1688~1689)、法國的大同盟戰爭(1688~1697)。在"三十年戰爭"中,平民遭到軍人劫掠,許多人餓死,德國人口在戰爭中減少了一半以上。

    1550年到1650年間,也正是歐洲「獵巫運動」進行到最廣泛最瘋狂的時期。「小冰河時代」使天氣突然變得比以往寒冷,並帶來冰雪、洪水、冰雹、鼠疫和蟲害等災害,襲擊整個歐洲大陸。當權當政者面對施政難題時,需要尋找甩鍋藉口,女巫便成了當權者最方便的代罪羔羊。為了對抗魔鬼及其奴僕"女巫」"神職人員也可以拓展出更多樣的宗教服務。

    ■上一個小冰河期天災普世

    ●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國、愛爾蘭、芬蘭、波蘭、愛沙尼亞都先後發生過大饑荒,有些地區饑荒還不止發生一次。

    ●1601年~1603年,俄羅斯大饑荒,莫斯科市民10萬多人喪生。

    ●1603年,日本進入江戶時代,江戶時代的日本發生過三次大饑荒,1642~1643年間和1732年,因為氣候寒冷時常出現歉收。1782年~1788年期間,寒害與火山噴發併起,所發生的全國性飢荒,是日本近代最嚴重的飢荒,全國各地爆發動亂。與饑荒同時興起的瘟疫亦於日本各地流行,從1780年至1792年間,日本非正常死亡人數高達89萬。

    ●在中國,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至十六年間,全國大旱,遍地饑荒。人民在飢餓下人身相食,明朝正是滅亡於小冰河期最冷的時期。

    明代末葉的前半期,夏寒冬暖。明代末葉的後半期(西元1600年~1643年)以後,氣候又轉為酷寒,夏雪連年。雲南長年不下雪,這個時期晚秋時竟然下起大雨和大雪。西元1633年~1640年,中國南方和西南共有八年大旱。廣東、四川本來都是冬天不下雪的地方,明代晚期的冬天竟也大雪冰封。

    1668年,山東郯城發生規模8.5級大地震,壓斃5萬餘人。1679年,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發生8級大地震,是北京附近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死亡總數未知,但據估計約有超過4萬5500人死亡。1695年,山西臨汾發生8級大地震,死亡5萬2600人。1739年,寧夏平羅,銀川一帶發生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8級地震,壓死5萬多人。

    ■小冰河期後,還有中國的次小冰期

    1815年被稱為「世界無夏之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歐洲、北美洲及亞洲都出現災情,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亞洲氣候亦受影響,中國雲南因而出現饑荒。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夏天,農曆八月時「天氣忽然寒如冬」。昆明及滇西等地連續三年冬天降雪。在黑龍江,雙城在農曆七月出現嚴重霜凍,作物失收,農民向外地流亡。安徽、江西等地亦有農曆六、七月出現降雪的紀錄。

    1815年~1816年,美國東北及加拿大所受影響最為嚴重,部份地方溫度時而高達超越35℃,然後又突然數小時內下降至接近0℃。各地都出現搶奪糧食的情況。瑞士尤為嚴重,估計歐洲約有20萬人死於這次的極端天氣。全球嚴寒也帶來了瘟疫,霍亂首次在印度爆發繼而波及全世界。

    也有人認為,西元1840年~1880年的清末,也是為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小冰河期,這個期間氣候經常寒冷乾旱,但較之明末的大雪、大旱、瘟疫、戰爭交迭而至,情況已差別很多。似乎每逢氣候大變時,也同時就是人類世代政權激烈變化之時。

    《大浩劫》電影評介
    當大災來襲,還有誰是偉大的?



    回應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散文
    下一則: 我們的卡其時代
    迴響(2) :
    2樓. 米若絲
    2025/05/02 10:28
    地球小小的變動就會引起天災地變,顯然人類是很渺小的,若一個大變動,那可能要住地洞咬樹根了。
    1樓. Cendy Lee
    2025/05/02 09:53
    這部2009韓國電影《海雲臺》的海嘯特效
    比我之貼出的2015 挪威電影《驚天巨浪》
    逼真太多了, 也刻劃了更多的人性
     
    前者是大卡司大製作
    主要演員幾乎都是影帝, 影后級
    連小女孩金裕貞都是童星起家的知名演員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