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陸駐法大使稱 統一後要對台灣民眾「再教育」 持續引發批評
2022/08/07 22:24
瀏覽11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報導,大陸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公開表示,統一後要對台灣民眾進行「再教育」,引起的爭議連日不斷。報導稱,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同屬前進黨的歐洲議員Nathalie Loiseau形容盧沙野有關說法「可恥」。

 

Romantic Love Songs (Barbra Streisand and Celine D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fxHtojOiE

 

【摘要2022.8.7..聯合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報導,大陸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公開表示,統一後要對台灣民眾進行「再教育」,引起的爭議連日不斷。報導稱,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同屬前進黨的歐洲議員Nathalie Loiseau形容盧沙野有關說法「可恥」。

巴黎政治學院歐洲問題專家Patrick Martin Genier指出,「再教育」一詞讓一些人聯想到納粹的集中營,蘇聯和毛澤東時期的勞改營。「盧沙野的說法真不可思議!對2,300萬台灣人再教育,等於把台灣島整個變成一個大集中營……」。

德國之聲中文網指出,盧沙野這番談話引來國際輿論與有關團體的批評。報導稱,「再教育」一說尤其觸碰到維吾爾人權團體與支持者的底線,紛紛發聲反對。旅美維吾爾人權律師阿薩特(Rayhan Asat)說,「過去幾天台灣爭議我不作聲,但此事與我有關。中國官員說台灣人也需要再教育,充分說明中國本質。」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表示,「再教育」一詞讓人想起痛苦的歷史,包括二戰、蘇聯和毛澤東時期,最近一次提到再教育則是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再教育,中國當局公開闡釋所謂「教育轉化」。朱利安說,「此番言論不僅讓部分法國人看清中國對台灣的企圖,也很可能是中國大使的策略性錯誤,因為這恐怕再重創他和中國的形象。」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法國總部主席韓石(Pierre Haski)則指出,「『再教育』這個詞對西方觀眾的衝擊:這非常兇惡,是毀滅性的陳述」。

 

拉攏南太島國 美副國務卿籲勿聽命中國【摘要2022.8.7..旺報】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緊張,不只在台海,在南太平洋也明爭暗鬥。美國副國務卿雪蔓,6日訪問南太島國東加,直言東加具有戰略重要性,呼籲東加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而不是由中國決定;

在造訪索羅門群島時,則關心恢復美國駐索羅門使館的進度。中國外長王毅5月才造訪上述二國,並與索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協議,引發西方國家憂慮。

路透報導,雪蔓近日展開對南太國家訪問,6日在東加與大學生座談時表示,美國與東加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並肩作戰,大約30年後才建立正式關係,她說,兩國在宗教自由和關注人權方面有共同的價值觀,但美國也認為東加具有戰略重要性。

雪蔓說,中國希望來到東加投資,「他們(指中國)不能做的,就是為你們決定你們的未來。我們希望與你們合作,我們希望與你們成為夥伴,我們希望確保你們能夠選擇自己的未來,而不是我們或其他任何人來為你們決定。」

雪蔓表示,美國總統拜登9月將於白宮舉辦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峰會。南太島國成為地緣政治角力重點區域之一,今年5月王毅才造訪東加,澳洲外長黃英賢也在6月初造訪此地。

此外,雪蔓也訪問了索羅門群島,法新社報導,她率領美國代表團紀念二次大戰的瓜達卡納島戰役(Battle of Guadalcanal80周年。這場戰役發生於19421943年,為期6個月,最終導致日本撤軍,也是同盟國在太平洋重大行動的開端。

美國突然加強對南太島國的重視,出於中國的刺激。中國今年4月和索羅門群島簽訂一份安全協議,讓西方國家擔心可能藉此在南太設置軍事據點;美國也因此決定在今年重啟已關閉30年的美國駐索羅門群島使館。

澳洲雪梨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的專家索拉(Mihai Sora)向法新社表示,這對美國而言是條艱難的道路,因為索羅門顯然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不會喜歡必須在美中之間做選擇的想法,他們將尋找一種可同時與美國和中國合作的方法。」

 

陸軍演 布林肯會小馬可仕 強調美菲聯盟堅定不移【摘要2022.8.7..中時】中國正在菲律賓附近的台灣周圍舉行軍事演習。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會面,以強化兩國「堅實」的聯盟。

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是自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630日上任以來,訪問菲律賓的最高階美國官員。兩人在位於首都馬尼拉的總統府見面時,布林肯對小馬可仕說,美菲「聯盟堅實,我相信可以更堅定不移」。小馬可仕則讚揚兩國的「特殊關係」。美國與菲律賓簽有安全協議,在馬尼拉與北京因南海而陷入日益激烈糾紛時,華府力挺這個前殖民國。

在布林肯與小馬可仕會面的同時,中國在台灣周圍舉行一系列大型軍演,招致美國和美國的西方盟國譴責。在4日與5日的演習期間,中國對台灣周圍發射多枚彈道飛彈並部署戰機與軍艦,地點在菲律賓以北約400公里處。中國的軍演今天持續進行。

 

印度施壓 斯里蘭卡要中國測量船無限期延後到訪【摘要2022.8.7..蘋果】遭印度媒體指為間諜船的中國測量船「遠望5號」,原定近日靠泊中國建造營運的斯里蘭港口,但官方消息人士透露,在印度強烈施壓下,斯里蘭卡已要求這艘船無限期延後到訪。斯國總統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5日向各黨領袖保證,「遠望5號」不會依原定計畫泊港。

2017年,斯里蘭卡因無法履行對中國的債務,將「赫班托達港」租給一家中國公司長達99年。雖然「遠望5號」名為研究調查船,但印度CNN-News18新聞台指出,它是一艘兩用間諜船,可以監測太空與衛星,也有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特定用途。印媒指,新德里擔心該船會用於刺探印方活動,因此已向可倫坡提出抗議。

中國對印度南方鄰國斯里蘭卡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令印度日益警戒。印度外交部上周表示將密切監視,「任何對印度安全和經濟利益有影響的舉止,並且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加以保護」。2014年,2艘中國潛艦靠泊斯里蘭卡,就引發印度強烈反對。稍早,斯里蘭卡對印度對「遠望5號」的顧慮似乎不予理會,強調「遠望5號」只是靠港加油及整補,不會在斯里蘭卡海域從事任何工作,不過近日改變態度。

印度和中國多年來爭奪對斯里蘭卡的影響力。2009年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後,北京對斯里蘭卡的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和其他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大舉投資,斯里蘭卡更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居重要地位。但一路下來,斯里蘭卡不但依賴中國且對北京債台高築。

印度同樣也尋求藉由投資維持對斯里蘭卡的涉入。斯里蘭卡今年經濟危機愈演愈烈時,印度迅速伸出援手,對其提供價值35億美元的貸款和信用額度。

 

面告王毅 星外長:軍演有意外和誤判危險【摘要2022.8.7..自由】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外長會議五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之際,美國、澳洲、日本三國外交部長召開三邊戰略對話,「重申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並在會議期間告訴中國外長王毅,中國軍演集結許多軍艦和飛彈,「有意外和誤判危險」。

他指出,「本週台海情勢演變反映美中兩國日增的危險分歧」,且對東南亞和世界產生深刻影響。他警告,一旦美中關係破裂,世界將變得更加分裂混亂且危險。

 

美澳日外長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摘要2022.8.7..自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利用東協外長會議舉行之際,召開三邊戰略對話。三國外長在聯合聲明中重申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期望透過外交手段避免誤判。他們也譴責中國發射的五枚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破壞區域穩定,呼籲中方立即停止軍事演習。

三國外長表示,致力於深化美澳日三邊夥伴關係以推動印太區域自由開放。他們強調,三邊夥伴關係以不可動搖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觀為基礎,包括對自由、法治、人權、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在不訴諸武力或威脅的情況下和平解決爭端、確保航行與飛越自由。

 

英:中國威嚇無理 台灣在英有許多朋友【摘要2022.8.7..蘋果】隸屬英國在野工黨、主管亞太事務的影子外交副大臣韋斯特,向中央社表示,英、美和其他國家的國會議員訪問台灣是常見現象,這不該是中國在台海升高軍事態勢的理由。

她指出,相信中國政府十分清楚,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代表國會、而非行政機關。儘管如此,裴洛西代表許多關心台灣的國會議員。韋斯特(Catherine West)強調,台灣在英國國會也有許多朋友。她並提到,若再度執政,工黨將尋求確立比保守黨更具一貫性的對中政策。

在內閣制國家,最大在野黨設有與執政黨所組內閣相對應的「影子內閣」(Shadow Cabinet)及相關部會官員,以利為日後執政預作準備、有效監督政府。56歲的韋斯特(Catherine West)曾擔任大倫敦地方行政區首長,2015年起擔任國會議員,具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碩士學位。

裴洛西23日率國會代表團訪台,北京文攻武嚇不斷,共軍4日起在台灣周邊實施大規模演訓,情勢升高引發國際關注,英、美等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外長3日發布聯合聲明,關切中共的威嚇行動,並兩次提及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

韋斯特5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工黨支持G7聲明,呼籲中國自制,也期待各方進行對話。不過,她提到,準確判讀中共中央領導層的內部情況確實有困難。她指出,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和強硬防疫措施影響,中國政府近年更加自我封閉。

此外,中國國內經濟面臨許多問題,隨著中共20大即將在秋天登場,政治高層顯然正進行複雜角力,但受限於中方資訊不透明、缺乏媒體自由,外界不清楚相關現象的確切內涵。韋斯特說,正因如此,「對話」十分重要。

記者詢問,面對擴張野心勃勃、有民族或帝國主義狂熱的專制威權,「對話」是否有意義。俄烏戰爭已顯示,莫斯科視西方的對話意願為可利用的弱點,且一再違背對話期間所作承諾

韋斯特說,儘管對話不見得有用,卻仍有必要、也可以是維護自己利益的機會。當然,過程中,民主政體必須對專制政體的不透明作風提高警覺。韋斯特指出,俄烏戰爭展現了行為極度不理性的俄羅斯;考量民族主義情緒高漲、COVID-19引發的自我孤立效應等因素,很難說中國不會出現與俄羅斯極其相似的外交政策和作為。英國執政的保守黨正進行黨魁選舉,新黨魁將成為新首相。過程中,候選人競相展現對中國的「強硬」態度。

「對中強悍」是否成為英國政治顯學?韋斯特指出,英國社會確實對專制政權的不可預測性感到擔憂,俄羅斯在俄烏戰爭的不理性表現,也改變了許多人對專制政權的看法。她提到,若工黨再度執政,與中國交往、對話時,人權等價值依然會是英國的重要關切。同時,拓展、深化與亞太區域經貿連結的政策不會改變。事實上,經貿活動是與任何國家發生對話的重要途徑;透過貿易相關談判,英國可尋求推展並強化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原則。

外交大臣特拉斯數次主張英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等盟友應協助確保台灣有自我防衛能力。不過,儘管在「向印太傾斜」的戰略框架下,英國在印太區域的活動增加,包括海軍首度在區域內進行常態部署,英國政府從未表明若台海有事,是否採取或參與美國等盟友的軍事回應。

韋斯特指出,英國政府去年3月發布的外交國防政策綜合檢討報告(The Integrated Review)揭示「向印太傾斜」,但缺乏具體細節,也未提及新政策方針對防衛支出的影響。

 

白宮:中國在台海行動「挑釁且不負責任」【摘要2022.8.7..蘋果】共軍在台海周邊演示未來若發動攻台戰爭,將如何封鎖台灣。美國白宮周六(8/6)對此回應,中國在台海地區的行動「意在挑釁且不負責任」。路透社報導,一名白宮發言人表示,「這些活動是中國改變現狀企圖的重大升級。他們意在挑釁且不負責任,(軍演)同時也增加了誤判風險。」

該名發言人指出,「他們的行動與我們長期以來維持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的目標不一致,我們的目標也是全世界期待見到的。」

 

世界重視中國對台灣的實質威脅【摘要2022.8.7..自由CNN近日針對台海局勢進行分析,「世界重視中國對台灣的實質威脅」,而分析中共軍演的主要目的,則是在於「孤立台灣」以及「威嚇日美」。

根據CNN一篇名為「反覆軍演揭露中共在台海的強硬訊息」 的報導,專家認為中共在裴洛西離台的短時間之內就掀起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操演,並非隨機信手拈來,而是體現出中國這幾年來一直渴望將台灣納入北京控制之下的強硬計畫。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行動主任舒斯特(Carl Schuster)指出,這種規模和複雜性的軍演根本不可能在2週內規劃出來,部隊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準備好,他認為軍演可能早在1年前就決定好了,這個行動可能是在今年4月以前制定。

針對裴洛西訪台,分析家認為這僅將台灣議題推上新聞頭條,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訪問研究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這才是裴洛西所達到的成就,讓全球慢慢注意到中國對台灣超過數十年來不斷的軍事威嚇行動。」他強調這些恫嚇行徑每年都在發生,但今年不同,因為全世界都在關注。

對於中共近日馬不停歇的軍演、肆意越過海峽中線的粗魯行徑,台灣、日本、美國當局皆對此表示不滿與發出警告,日前中共才射飛彈到日本的經濟海域,首相岸田文雄呼籲中方盡速克制,強調日本將與美國合作以維穩台灣海峽的安定。

舒斯特認為,中共軍演所傳達出來的是「孤立台灣」以及「威嚇日美」兩個訊息,他說:「中國正在展現出它能夠用飛彈轟炸台灣、讓台灣絕緣於外部支持、以及影響台灣海峽上航運與海運的貿易的事實。

而藉由這樣史無前例、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中國正在對支持台灣政府的美國、日本釋出強硬的警訊;中國並不在乎美日兩方所提出的警告,藉由單方面在南海與台灣海峽做出的脅迫行為,明確展示出中國以武力統一台灣的信念。

已故前首相安倍去年底指出,武力侵台將會對日本構成嚴重威脅,而中國對美日警告、飛彈掉到日本經濟海域一事的忽視,即很有可能證實了安倍的遠見,即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唇寒齒亡的緊密關係,也會造成對美日聯盟的緊急情況。而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下去,因為將台灣納入控制始終是北京當局的政策基礎。

 

英國最大晶圓廠遭併 傳是中企設局【摘要2022.8.7..自由】英國最大晶圓廠紐波特(Newport Wafer Fab)遭中企-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百分之百收購後,英國已啟動國安調查。英媒踢爆,20217月紐波特陷入財務困境,最後以6700萬英鎊代價賣給安世,成了百分百子公司,而這場財務危機,被抓包是中資在收購前故意製造的

英國《泰晤士報》披露,2019 年,紐波特當時的主要客戶安世半導體先是取得了14%的股權,促成安世獲得董事會席位和對公司決策的否決權。根據財報,紐波特曾在 2021 年經歷「一段時間的財務困境」,且宣稱無法在其他地方籌集資金,因此安世好心同意收購約86% 的股份,等於吞下紐波特百分之百股權,安世母公司-中國手機 ODM 龍頭聞泰科技順利將其納入旗下。

當時,紐波特工廠所在的英國威爾斯政府曾提供紐波特1300萬英鎊的貸款,後來宣佈拒絕援助紐波特,原因是評估報價後,覺得非合理投資。泰晤士報看到一份對紐波特的評估文件,內容寫道:「因客戶不足而負債累累,無法證明具備能存活的核心業務。」

根據接近此併購案的消息人士透露,其實,紐波特有訂單可以填滿2-3倍的產能,並且有一筆 5000 萬英鎊的私募股權要約可以挽救業務。併購評估並沒有反映出紐波特具備的龐大潛力。

消息人士稱,安世最初與私募股權接觸,後來無緣無故終止,取而代之的是,安世同意在20217月收購紐波特,並任命了2名董事加入紐波特。安世甚至扣留自己的現金,故意將紐波特推倒,從而促成收購案。

消息人士說,安世最終能夠以 6700 萬英鎊的價格收購紐波特剩餘股權,這只是從零開始建造晶圓廠成本的一小部分而已。

紐波特是英國最大晶圓廠,成立於 1982 年,目前晶圓月產能約為 3.2 萬片,擁有十幾項價值 5500 萬英鎊的英國政府合約,部分甚至涉及雷達系統晶片。

值得注意的是,紐波特擁有數十份與英國政府簽署的研究契約,大部分是由英國創新局(Innovate UK)出資,金額高達5500萬英鎊,其中一份合作案更涉及敏感國防設備,是用在戰機雷達系統的晶片技術。

由於中資併購紐波特事關國安,英國政府已經在今年525日宣布,對此交易啟動國安調查,而英國態度逆轉是美國遊說獻計,預計這起併購案恐胎死腹中。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際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