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snflwrhy的大雜燴 隨意PO格友 植物無聲的軟性侵襲 --- 續篇
2023/03/21 18:04
瀏覽885
迴響3
推薦40
引用0
原先的回覆
2023/03/19 08:19
民國94年我剛到這社區時
主要幹道的商店街除了寬廣的人行道
還有裡面種了一些季節花卉和樹的花壇
每個商店還有地下一樓可使用
住戶搭電梯不能到B1, 只能到B2
幾年後花壇被移除了
人行道變得更寬廣 又在中間加了一道護欄
變成雙人行道的奇觀
據說這工程是老里長為了向縣府爭取經費
特地找了記者拍照報導
說是因為921地震(民國88年)受損
「台北比佛利社區」位在地震斷層帶上的謠言不逕而走
其結果是直接導致房價慘跌
連銀行也拒絕貸款
99年, 我住到這條商店街一間7樓的三房公寓
其中一間是套房, 約38坪
屋主住澎湖, 他說他投資450萬(不含貸款利息)
當時的房價跌到只剩150萬
而實際原因則是
花壇裡的樹根紮到地下一樓, 連B1的停車場都遭殃
商店街的店家更是不勝其擾
植物的生命力真是不容小覷
續篇
原來我前面說的「雙人行道」還不夠精準
是「三人行道」才對!
下圖中間就是被移除的花壇位置
護欄並未與原先的花壇平行, 而是斜斜的
因為其中靠近商店那條人行道本應是常見的"騎樓"
但這社區是完全沒有騎樓的
上圖是社區大門入口處, 一樣可以看到「三人行道」
而中間有階梯, 那是因為社區是沿山坡丘陵地建的, 左邊建物地勢較高的緣故
仔細看看上圖, 中央分隔島兩邊各有二線
其中一線被汽機車占滿, 行進中的車輛只能使用內側的一線
跟人行道也太不成比例了吧?!
另一邊的車道也一樣, 不過人行道就沒那麼寬了
社區外圍青山一街的店家買的是透天店舖
所以常有占用騎樓的情形, 大家也見怪不怪
而青山五街雖然很短(大約只有100公尺左右)
卻是比佛利相對熱閙的一條街
診所, 藥局, 全家, 7-11, OK都在這條街上
而今年1月OK已換成夾娃娃機店了, 小店不易生存的實例
下面各圖是社區中庭的花壇, 還可看到被鋸掉的樹的根部
因為它們的根已紮到B1停車場了, 所以必須鋸掉
青山六街19巷僅存的兩個花壇(在住家門前), 原本兩邊各3個
這兩個花壇中間隔著消防通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3) :
- 3樓. thy:母親節快樂 歌曲集錦2023/03/22 10:53苦惱的環境問題空汙
苦惱的環境問題空汙 新鮮空氣無處可求 燃油發電的基隆協和電廠即將改建,改燃氣減空污,但改建案遭到民間團體抗議,因為填海造地。原方案影響珍貴珊瑚,台電因而提出東移方案,想減輕對珊瑚的影響,然而民間團體擔憂,這將嚴重衝擊基隆港。.........https://e-info.org.tw/node/235323 核二剛退役就大停電 鄭麗文嗆:冷氣都還沒開,就已經開始跳電!.............https://www.storm.mg/article/47633281我剛搬來這社區時, 空氣很新鮮幼獅工業區沒什麼會導致空污的工廠感覺一切都很好99年搬到7樓那戶時, 樓層較高也沒有蚊子的困擾, 只是風大了些103年搬來這戶是在暑假期間覺得蚊子很多, 要求房東在陽台加裝鋁門窗蔡英文上台後因為發展 "非核家園"下令逐年關閉核電廠, 所有火力發電廠火力全開我發現紗窗上積了很多髒污塵垢此後只有晒衣的陽台會打開透風其他兩個陽台都緊閉不開中南部縣市罹患肺癌人數逐年上升這該怪誰?!用天然氣減輕火力發電廠帶來的危害但二接, 三接又破壞藻礁,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就沒問題嗎?當然不是我的建議是自己家裡先買空氣清淨機吧.再來是大選快到了, 慎選政黨不要破壞生態, 也不要債留子孫. - 2樓. thy:母親節快樂 歌曲集錦2023/03/22 10:31很老道
剛看了回覆,果然格主對住房的環境觀察深入,亂邦不居,危樓不住,是經驗者警語。謝謝分享!其實花壇的資訊是社區保全公司一位組長告訴我的台北比佛利共分8個區, 這18年來我都住同一區, 夏威夷區.那家保全公司在我住到社區的前幾年一直都跟管委會簽約而我做童裝生意常有貨件委託他們交給物流公司所以跟他們很熟後來保全公司變成一年一約, 用招標方式就幾乎每年換保全公司了我接觸最多的是管郵件包裹的組長日班,夜班各3人, 組長管郵件, 大小事一人守車道, 一人在外巡邏換了公司也一樣一直跟他們維持良好互動雖然我的童裝生意已經歇業好幾年但還是有郵件包裹收寄很重的包裹他們也會幫我搬到電梯口或門口有時會聊到社區的各種八卦例如社區曾經發生的命案偶爾連下工的清潔工也會加入討論 - 1樓. thy:母親節快樂 歌曲集錦2023/03/21 20:51謝謝分享
很詳實!
很有教育意義!看到您的文章有感而發而已.最後一張花壇照片附近有一間1樓當時貼出一道橫幅(自售, 仲介勿擾)附家俱, 車位售269萬.我不清楚地坪, 但據說內部三大房, 還有樓中樓(因為可以使兩旁及後方的花壇, 分攤的公設比是較高的)大約是在99, 100年間, 我在中庭遇到2個人,問我社區的屋況(也提到921), 他們表示是銀行鑑價人員主要是來看那間1樓房屋的我將所知的告訴他們或許這也是社區房價又回升的契機也說不定那間曾經跌到150萬的3房房子房東在103年以286萬脫手了(第3張圖, 一道白色的門和鐵捲門的一角, 這棟的7樓)比起他投資的450萬, 還是慘賠(286萬只是他希望售出的價錢, 尾數是預定被砍的)所以我又找了第三間, 住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