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步道環繞日月潭涵碧半島,全長不到兩公里,坡度和緩,日月潭清雅碧水相伴,時而穿梭林蔭花木間,愜意自在。
這回拜訪日月潭,現場遊客組成有團客(台灣團與東南亞團),台灣散客與歐美散客。團客的必定行程是水社碼頭搭船遊湖,台灣散客不少選擇單車遊湖,歐美散客大多選擇健行。住宿大淶閣 Check in 時,櫃台人員介紹飯店免費租借的自行車,若想租用電動車,有合作廠商提供優惠券,大淶閣也可以幫忙訂船票,船票就是原價沒有額外優惠。我們想以步行方式親近日月潭,大淶閣一樓走出去便是水社碼頭,往右走是涵碧步道,往左走可以到文武廟。以路程來說,涵碧步道環繞涵碧半島一圈後回到水社碼頭附近高處,一圈不到兩公里;水社碼頭走到文武廟單程是三公里多,需原路折返因此共是七公里有找。考慮這是我休養以來首回嘗試走步道,因此我們先走往涵碧步道。
涵碧步道地圖,相片來自日月潭風景區官網。
水社碼頭連接環繞涵碧半島的涵碧步道,行走在其中,可以欣賞日月潭清雅碧水,也有穿梭於林蔭花木間,涵碧步道途中會經過數個景點,例如梅荷園、耶穌堂、蔣公涼亭、蔣介石碼頭、育樂亭、杏壇等等;我們最欣賞涵碧步道之處,相較於水社碼頭的團客喧囂,涵碧步道幽靜許多,陽光偶現而日月潭上波光粼粼,靜靜欣賞相當美好。自2021年4月起,南投縣與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合作完成的「涵碧文學步道」,將自然風景與文學結合,為山光水色增添了人文氣息,在湖邊可以邊享受美景邊吟誦詩文。當天在涵碧步道的些許遊客,很幸運的大家默默守護著這裡的寧靜。
飯店一樓出去便是水社碼頭,我們先往右邊走涵碧步道。
親近日月潭。
出現些許緩上坡。
休養月餘,能開始走步道,覺得開心。
涵碧步道清幽。
穿梭於林木花朵間。
繞涵碧半島一圈後回到較高處。
陣雨後的日月潭。
回到水社碼頭處。
經過花團簇擁的大淶閣。
往左邊略略散步。
我先折回,老公繼續走往文武廟。
涵碧步道的景點中,蔣介石碼頭以木棧道配上燈籠頗具識別度,我想起來這是2006年與阿嬤還有小姑姑拜訪涵碧樓,包船遊日月潭的上船地點。為了期待的涵碧樓行程,我特別穿上一吋高的nine west涼鞋,本來是小跑步都沒問題,但沒想到要搭船遊湖,若要遊湖便要上碼頭,碼頭再高級都會有木板間的縫隙,縫隙是細跟鞋的天敵,於是我的鞋跟一次次卡入木板中。我也一次次力持鎮定的拔起鞋跟。我的難關是卡鞋跟,阿嬤的難關是涵碧樓到碼頭好多的樓梯,涵碧樓的專屬登船碼頭,自涵碧樓到登船碼頭,垂直落差有三層樓的高度。阿嬤當時身體健康,各項健檢指數是家族裡最標準的,但是爬上三層樓樓梯感覺很吃力。搭船後阿嬤仰望高處的涵碧樓,堅持要自己慢慢爬,突然大家靈光乍現,小弟Wade可以揹阿嬤爬樓梯。Wade豪氣說沒問題,阿嬤卻整個害羞不肯就範,阿嬤說樓梯這麼高,孫子怎麼揹的動?即使孫子說沒問題,阿嬤又說自己慢慢走也可以;大家七嘴八舌勸九回,還是小姑姑說了關鍵一句話:
『這是命特別好,才疼了個孫子長大會揹你。』
阿嬤終於不再堅持,伏上小弟肩頭,小弟揹阿嬤走上樓梯,阿嬤一路笑岔了氣,我們大家亦步亦趨,到了終點氣喘噓噓。其他人的呼吸比小弟還要喘,因為我們也怕小弟跌倒,大家緊緊跟著這年輕人的腳步,結果都走的太快了,沒背阿嬤的人喘的比較厲害。多年後在碼頭看到涵碧樓的入口,很感謝阿嬤與小姑姑帶我們出門旅行,很開心自己記下旅行的回憶。
蔣公碼頭。
碼頭與入口讓我想起旅行中的美好回憶。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