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7日電(袁秀月)近些年來,偶像養成類綜藝赓續出現,培育出的偶像整體卻都「雷聲大雨點小」。上周,《偶像練習生》播出,一上線就激發熱議,節目從各大文娛公司選出了100位實習生,進行訓練和競演,最終將選出9位組成男團出道。這檔「陣仗極大」的綜藝能打破偶像養成的窘境嗎?要培育種植提拔出全民偶像,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偶像操練生》引熱議
第一次在綜藝節目里見到這麼年青的「導師」聲威,六位中,有四位都是90后,坐在中央的張藝興不到27歲,最小的周潔瓊才19歲,他們都是偶像,也曾是練習生。
上周,節目播出第一期就激發熱議,除張藝興的「balance」和李榮浩的「自然的板臉」以外,網友計議最多的照樣選手們,包孕他們的表演、衣服還有妝容。xyz xyz xyz有人吐槽他們的裝扮過分韓式,認不出誰是誰,也有人從專業角度闡明,首期泛起的練習生功底一般,不外也有良多人被這些男孩子圈粉,紛纭表示要為他們打call。

近幾年,跟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的粉絲群體快速擴張,各式男團女團紛纭呈現。個中,也受到日韓不少影響,較淺的如包裝、舞台,較深的如成熟的偶像培育體系體例、粉絲運行模式等。
《偶像演習生》受爭議也在此處,除節目模式、選拔標準等鑒戒了韓國以外,練習生們也是韓范十足。而且,從第一期來看,節目重點也並未放在選手的實力上,表演篇幅較少。有網友稱,既然主打全民製作人,就應當讓觀眾看到他們的舞台施展闡發力,而不是凸起搞笑和懸念。
xyz xyz xyz
從佈衣偶像到養成偶像
2003年之前,內地還沒有電視選秀一說,對於許多觀眾而言,偶像還是遙不成及的存在。湖南衛視第一個吃螃蟹,打造了佈衣選秀《超等女聲》和《超級男聲》,將投票權交給觀眾。2005年,「超女」火爆內地,播出期間,節目收視率一路走高,各家粉絲為偶像瘋狂投票,掀起一場「大眾狂歡」。
也是從超女開始,粉絲現象進入大眾視野,各個電視台插手選秀市場,東方衛視有《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江蘇衛視有《絕對唱響》。再以後,《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中國最強音》等也引發熱潮。佈衣偶像不息出現,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張傑、李易峰、井柏然比及現在還具有多量粉絲。

最近幾年來,文娛情況發生很大轉變。跟著互聯網的成長,粉絲群體越來越陳規模,並顯現分眾化趨向,從被動的接受者成為主動的選擇者,對於偶像的需求也不復以往。他們更熟習的是各類偶像集體,EXO前成員鹿晗、吳亦凡等在國內大受歡迎,TFBOYS、SNH48等養成偶像也成為當下最火的偶像整體。
哇唧唧哇文娛文化有限公司總裁龍丹妮曾稱,偶像製造早就從傳統的名師高徒人材培養模式,變成了粉絲模式,巨星時期一去不復返,偶像進入野性發展時期。

偶像不是一日養成的
選秀節目也應勢而變,《燃燒吧少年》、《蜜蜂少女隊》、《加油美少女》、《生成是優我》、《超次元偶像》等偶像養成類綜藝層見疊出,X玖少年團、蜜蜂少女隊、優我女團等也就此出道。不過,「雷聲大雨點小」,知名者了了,更稱不上全民偶像。
「練習生就是是在殘酷的世界里做一個很可愛的夢。」這是《偶像操練生》開首的一段話,也貫串著這類節目最吸引人的特質——胡想。不論是選秀照樣偶像養成,節目的一大賣點就是感情共識,幫喜好的選手實現夢想成為觀眾參與的一大動力。
不過,就像有人所說的,良多偶像養成節目多了「秀」而少了「養成」。在韓國的實習生體制中,練習生起碼也要操演一年半載,最長的達十多年,TFBOYS的三位成員也練習了兩、三年,跳舞、唱歌等基本功反覆錘鍊。但對於良多偶像養成節目而言,練習周期只有幾個月,有的節目結束后還會組織團體集訓,有的則就此出道。如許速成的偶像集體又有若幹競爭力?不能不說,《偶像練習生》一樣也面對如許的問題。

「我相信未來的偶像,只有從多元化價值乃至小眾化價值的石頭縫裡才能引發真實的共鳴和追捧。」龍丹妮曾如是說。2017年炎天,《明日之子》冠軍花落毛不容易,這是一個長相一般、安靜內斂但原創能力強的非典型偶像,有人說,他是當下年輕人的典型代表。
雖然說全球的粉絲都有些許共性,但模擬他人不如想一想粉絲事實需要什麼樣的偶像。今年以來,對於「偶像失格」的爭辯也梗概注解,目前來說,存在於日韓語境中的職業偶像在中國還不克不及完全行得通,要培育出中國觀眾喜歡的全民偶像,這條路還有很長。(完)
本文引用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127/25597378.html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