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冠鷲
2020/01/09 19:41
瀏覽86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大冠鷲(蛇鵰、蛇鷹)鷹科 蛇鵰屬
大多分布在0~2000公尺的山地,更高海拔山區偶可見,其中以500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及丘陵最為常見,偏好被 人類開發過但人口密度不高的森林間隙地帶。
(圖片來源 Flicker 擁有者 洛奇亞, CC BY-NC-ND 2.0 )
1.成鳥頭頂至枕具有黑白相間的冠羽。
2.眼黃色,眼先及蠟膜為鮮黃色。
3.胸側、腹部及脛羽密布白色圓斑。
4.飛行時飛羽翼下緣處有明顯的白色橫帶。
5.飛行時尾亦有一道白色橫帶。
(圖片來源 Flicker 擁有者 洛奇亞, CC BY-NC-ND 2.0 )
大冠鷲以小型鳥、小型哺乳類及爬行類為食,尤其愛吃蛇類,因此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蛇鵰。牠分佈廣泛且終年可見,尤其是在2~5月繁殖期時最為活躍。繁殖期時通常一巢只產一顆蛋,這樣幼鳥便可受到良好的照顧。
巢位通常會選在接近水邊的森林中。但牠們也並非每年都築一次巢,也可能會使用與相同的巢位甚至利用舊巢材為新巢的基礎。在熱鬧的繁殖季過後,6~8月進入繁殖季的末期及換羽期,大冠鷲的行為就會變得比較隱密一些。
大冠鷲也和其它猛禽一樣,喜歡在暖和的上午盤旋飛行,因為這樣的天氣通常都有旺盛的上升氣流可使飛行省不少力氣,相反的陰雨天、寒冷的天氣及刮大風時,牠們就不是那麼喜歡飛行了。
在中文字中,形容猛禽的字有很多種,如鵰、鷂、鵟、鷲、鳶、鶚、隼及鷹等等。這些字看似多而雜亂,但我們在認識這些猛禽前可以利用這些字粗略的感受他們形態及大小。
鵰這個字通常是指長翼短尾大型的鷹科猛禽
鵟類的體型可能就比鵰小一些
鷹和隼就是指的體型更小的鷹、隼科猛禽
鶚通常指的就是魚鷹這種以打魚為生的猛禽
鳶這個字的猛禽則通常是體輕善飄的御風者
資料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