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實驗設計的方法
2015/03/19 10:30
瀏覽1,58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對照、均衡、隨機、重複等,主要是統計學設計問題,這裡只談一些基本概念。如需要更多有關學術研究的協助可看此連結:DRS學術研究


(一)對照(control):

對照的作用在於減少和抵消種種非處理因素(如事物或現象的自然變化、難以完全控制的影響因素、實驗物件的個體差異、實驗誤差等)的干擾,以便正確分析處理因素的作用。對照原則在醫學、生物學研究中雖然已被普遍接受,但迄今這方面的問題仍然非常多。
美國JAMA 的總編輯Lundberg間談到許多研究工作常見的"致命性缺陷",第一個就是沒有可比較的對照組。
對照的形式主要有:

(1)空白對照:指對照組不給施加任何處理因素,在"空白"條件下作對比。如觀察某種新疫苗的防病效果,實驗組接種,對照組不給處理;做誘發癌的動物實驗,實驗組投予致癌物,空白對照組不給任何處理,以排除動物本身自發癌瘤的影響。

(2) 實驗對照:在有些情況下,空白對照無法抵消除擬觀察的處理因素之外的其他實驗因素的影響,故應給對照組採用與實驗組操作條件相同的對照措施,如假投藥、假手術等。給動物結紮冠狀動脈複製心肌梗死模型,不僅有結紮血管造成缺血這一處理因素,還有麻醉、開胸、剪開心包暴露心臟、在冠血管部位設置縫合線等一系列實驗處置;故對照組動物也要照樣施加,只是最後不予結紮。臨床試驗或流行病學現場試驗給對照組投予安慰劑(placebo) ,也屬於實驗對照範疇。安慰劑必須不損害接受者的安全與健康;同時要與試驗劑在外觀、氣昧、口味乃至包裝上完全一致,以防止被辨認出來。

(3) 有效對照:在使用安慰劑對病人健康不利的情況下,或有必要與常規方法進行比較時,可採用有效對照。例如評價一種新的治療心力衰竭藥物的療效,可以用療效已被公認的常規藥物洋地黃類(地高辛或西地蘭等)作為對照;評價新的抗癌藥用環磷酷膠或5-氟腮嘻院作對照。

(4) 配對對照:可以利用同一個體前後不同時間或左右對稱部分進行同源配對;也可將條件最相近的兩個個體配成對子。配對對照有助於減少或消除抽樣誤差。

(5)組間對照:屬於非配對對照。將受試物件均衡分成兩組或多組,給予不同處理,就反映實驗效果的平均數或百分率等進行組間比較。各實驗組間互為對照,也稱之為相互對照。

(6) 歷史對照與正常值對照:前者用自己或他人過去的觀察結果與本次觀察結果對照;後者拿公認的正常值與本次實驗所得資料對照。由於各種條件的變化,這類對照常常是不完善、不可靠的,只能不得已而為之。


(二)均衡(balance):
對照的基本原則就是均衡,或者叫齊同。實驗設計的均衡原則,要求組成實驗的各組除了待觀察的處理因素之外,其它一切條件應盡可能均衡一致。如在動物實驗中,分配到各組的動物在種屬、性別、體重以及飼養條件等方面應保持一致。在臨床試驗中,要求各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以及職業、生活條件等因素方面應基本一致。


(三)隨機化(randomization):
保證均衡對照的重要手段,是按隨機化原則進行抽樣和分配。所謂隨機化抽樣,是指被研究的樣本是從總體中無選擇地抽取的。每一個受試物件都有完全均等的機會被抽取和分配到各個組,而不受研究者的主觀意願或其它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所左右。在全部實驗中,凡可能影響結果的實驗順序,也都應遵循隨機化原則。隨機化的具體方法,可用抽籤、摸球、擲硬幣等。最好使用亂數表(1η 。
在有些現場試驗中,很難實行隨機化原則。例如在飲水中加氟預防兒童踴齒,對低曬土壤施用曬肥預防大骨節病,開展衛生宣教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等,這類只能對整個居民區人群實施的預防措施,無法進行隨機分組,只能選擇具有可比性的另外的社區人群作為對照組。這類未能完全具備對照、隨機化等實驗設計要求的實驗被稱之為類實驗(quasi-experiment)。


(四)重複(replication):
重複原則要求實驗中各組樣本含量應適當,保證實驗結果不是個別偶然現象,而是有機會重複出現。如果觀察數量太少,實驗結果可能受到個別極端值的影響,仍會產生較大的誤差。但樣本所含數目過大或實驗重複次數很多也不符合經濟原則。故樣本含量既要保證實驗結果可靠,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按照以上各項原則進行實驗設計,還不能完全排除受試物件心理因素或研究者主觀意識所帶來的偏倚,因此有時還需要採取盲法( blindness) 。不用盲法的試驗叫開放試驗(open tria1)。盲法有以下幾種:

(1)單盲法(single-blind): 受試物件不知道自己是試驗組還是對照組,但研究者瞭解分組情況。優點是簡單易行,便於在必要時對受試者及時作出處理;缺點是避免不了研究者方面帶來的偏倚。

(2) 雙盲法(double-blind) :研究者和受試物件都不知道每個物件被分到哪個組裡,需要有第三者來負責安排和監控整個實驗。優點是可以避免受試者和研究者兩方面的偏倚:
缺點是在臨床試驗或現場試驗中實施起來比較複雜,障礙較多。

(3 )三盲法(triple blind) :不但研究者和受試物件不了解分組情況,而且負責監控和分析資料的第三者也不了解,以避免他們在分析時的偏見。理論上這種方法在避免偏倚方面更嚴格,實際上很難執行,很少使用。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融化一顆冰封的心
下一則: 收集文獻檢索目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