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已被確診患了神經性皮炎,但從某處得知,神經性皮炎俗稱「牛皮癬」。據說牛皮癬就是一種不能治愈的疾病,王先生不由擔心起來,難道神經性皮炎就是「牛皮癬」嗎?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魏輝解析,牛皮癬實質上是個土說法,它對應的疾病有兩種,分別是神經性皮炎和銀屑病,這兩種疾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這位神經性皮炎患者無需擔心。但神經性皮炎很容易與慢性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皮膚病相混淆,患者最好去正規醫院進行診治,切勿自行用藥。
專家簡介:魏輝,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發表論文20余篇。擅長以中西醫結合、針灸等綜合方法治療皮膚常見病如皮炎、濕疹、蕁麻疹、痤瘡、黃褐斑、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瘙癢症等及部分疑難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
出診時間: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神經性皮炎與銀屑病並非同一回事
魏輝醫師告訴39健康網,神經性皮炎是西醫的名稱,根據其臨床表現,中醫有多種名稱與其相應:或因其頑固難治而稱為「頑癬」;或因其皮膚粗糙如牛皮、厚而且堅而稱為「牛皮癬」;或因其好發於頸部而稱為「攝領瘡」。
需要注意的是,在民間,因銀屑病頑固難治有時也稱為「牛皮癬」,但二者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其病因、癥狀、治療及預后都有明顯的不同,不能混淆。神經性皮炎為神經精神障礙性皮膚病,以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蘚樣變(皮膚革化)為特徵;銀屑病為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特徵是在紅斑上反覆出現多層銀白色乾燥鱗屑。
銀屑病和神經性皮炎的區別還有就是發病部位不同:銀屑病多發於頭部、四肢、前胸後背等,其皮損可見於全身的任何部位。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后及兩側(此部位最為多見)、肘窩、腘窩、股內側、尾骶及腕、踝等部。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癬」包括腳氣、濕疹、神經性皮炎、銀屑病等。但是現在典型的「癬」指的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手足癬、頭癬、體癬等),這類疾病容易複發但可以治愈。」魏輝醫師補充道。
神經性皮炎容易與哪些皮膚病混淆?
據了解很多皮膚病表現出來的癥狀都和神經性皮炎極為相似,因此,患者在治療之前一定首先要弄清自己所患疾病是不是神經性皮炎。魏輝醫師指出,神經性皮炎主要與慢性濕疹、特應性皮炎、扁平苔蘚、局限性皮膚澱粉樣變等皮膚病相混淆,需仔細鑒別。
1.慢性濕疹:多由糜爛、滲出等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演變而來,浸潤肥厚明顯,邊界不清楚,無一定好發部位,病程中皮損傾向濕潤。
2.特應性皮炎:皮損多為苔蘚樣斑片,好發於肘、腘、頸部等處,有時與神經性皮炎不易區別,但本病在哺乳期有嬰兒濕疹史、家族遺傳過敏史,皮膚白色划痕征陽性。
3.原發性皮膚澱粉樣變:好發於兩小腿伸側及上背部,損害為粟粒至綠豆大,圓形或不規則圓形,褐色丘疹,成群或密集分佈,有的呈串珠狀排列;組織病理切片用結晶紫染色,有高度診斷價值。
4.扁平苔蘚:損害的境界較明顯,可見紫紅色、暗紅色或正常皮色的多角形扁平而有光澤的丘疹,表面可見灰白色Wickham氏紋;組織病理切片有診斷價值。(通訊員:陳芳)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健康資訊由 有健康網 提供 http://www.uuuwell.com)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