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03 社會學藝術(Art sociologique)
2007/09/11 20:09
瀏覽1,47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社會學藝術(Art sociologique),法國,1974~1980,傳播美學(Esthétique de la Communication)1983~

社會學藝術之所以會成為一項執行製作方面的性質,主要在於它使用很多的社會學方法,對連接藝術與社會之間的批評方法之提問,為了表示藝術的社會經濟背景的重要性,以及打亂影像(反饋feed-back)對觀眾傳播和放送的方式,所揭示的一些條件。藝術家(業餘愛好者或催化者)探討改變個人的意識,他們參與群眾,從展覽的參觀者到馬路上的過客;他們揭示媒體的角色,促使觀眾能適應之。在一個有「國際境遇主義」和法蘭克福學派的明顯文化大背景之下,「社會學藝術」自願扮演顛覆的和解放者的角色。他們與「藝術和語言」(Art and Language)這個團體結識,但是卻批評觀念藝術。他們以有制度的分析方式介紹了他們一些相似的地方。

1974年10月「社會學藝術」發行其創作作品集,並且由Hervé Fischer, Fred Forest和Jean-Paul Thénot 發表第一次宣言在「世界報」(Le Monde)上面,同樣的,與「社會學藝術」具相同血緣的藝術家也以相同名稱出現,例如:François Pluchart, Bernard Teyssèdre及Vilem Flüsser。除此,在1975年出版的一本作品集亦復如此,其中的8位核心藝術家是: Jean-François Bory, Thierry Agullo, Jocelyne Hervé, Michel Journiac, Bertrand Lavier, Serge Oldenbourg, Gina Pane, Joan Rabascall,他們在巴黎、安特衛普(Anvers)、科隆、熱那亞(Gênes)、華沙等到處展覽,另外,也有3期的「社會學藝術」的雜誌發行。在1975年5月第二次的宣言以及在Galliera宮的展覽,更明白地表示了他們的態度。1976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以此團體為主題邀請展出。但是由於Fischer掌握了權力,又創立了「社會學質疑學院」,以及他的「文集」(“Cahiers”)帶有強烈的排他性,導致這個團體很快便解散。

他們在路邊進行的集體行動是賦予藝術的寓意在裏面(例如,Fischer和他的「藝術的衛生」運動),他們參與新聞中(Forest發行一張空白面,接著展示讀者所賦予的空間),他們使用的方法,可以是透過調查或以照片和錄影的方式所進行的民調(F. Forest, Sosno)

1980年之後,許多藝術家在探討藝術在傳播技術上所面臨的死胡同的抉擇,尤其在美國和加拿大(「藝術家使用傳真的講演」,1980年在三藩市的現代藝術館)。
1983年在義大利的撒萊諾(Salerne), Fred Forest與Mario Costa創立了「傳播美學研究國際團隊」(Group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de l’Esthétique de la Communication)。他發表了很長的宣言以及在他的文章中用錄影的行為藝術作答辯。他的探討指出 ─ 尤其在他1983年的行為藝術表演中「這裏和現在」(Ici et Maintenant) ─ 用何種新技術(衛星、傳真、電傳….)能改善有關真實、關係、時空的念頭。這其中有關「傳播美學」這個組織的藝術家,我們可以提到的有:Robert X. Andrian, Roy Ascott, Kit Galloway, Sherrie Rabinowitz, Natan Karczmar, Norman White, Antoni Muntadas, Gene Youngblood, Graham Smith, Doug Back。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