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精選
大腸癌肝轉移新治療
2018/12/27 14:56
瀏覽1,41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8-12-27 12:06聯合線上/ 文:張文益
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病患,平均每4位患者就有1位是轉移性大腸癌。醫師表示,相較於每天排便數次,經常便秘的人反而罹癌風險更高,尤其腫瘤長在右側升結腸附近的大腸癌,無論預後或治療效果都較左側靠近肛門直腸的癌症來得差,建議長期排便不順或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最好就醫檢查。
「大腸癌臨床不見得有症狀。」台中榮民總醫院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俊余說,比起一天跑2、3次廁所,長期便秘嗯嗯不順暢的人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即使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仍不可掉以輕心,因臨床統計約1成大腸癌患者的糞便潛血呈現陰性。他提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一旦發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肚痛、排便出血、莫名原因體重減輕,即使糞便潛血陰性,最好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最容易轉移肝臟及肺臟,肝臟更是最主要目標。」林俊余說,大腸癌整體死亡率達4成,顯示腫瘤侵犯性強,其中第四期死亡率達9成,但是若能切除乾淨的第四期大腸癌存活率能提升到近5成,因此如果能開刀就應儘量將原發腫瘤及轉移病灶摘除或燒灼,這樣才有機會治癒癌症。轉移性大腸癌若無接受任何治療,平均存活時間僅不到1年。
儘管都是轉移性大腸癌,但根據腫瘤來源不同,通常長在右側升結腸的腫瘤藥物反應差,較易惡化,至於左側大腸癌藥物反應較好。林俊余表示,大腸癌治療方式多元,包括開刀、標靶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栓塞及免疫藥物等,除了傳統在全身性標靶化療,還能針對肝轉移做局部精準醫療,透過「樹脂微球吸附放射線釔90」直接注射進肝動脈,治療肝臟轉移腫瘤,避免誤傷其他器官。
中榮放射線部主治醫師張碧倚指出,對於大腸癌肝轉移的病友而言,接受釔90放療的效果值得期待。特別是肝轉移數量太多(如滿天星狀),腫瘤太大,無法手術的患者,此時釔90治療可提供標靶化療之外另一個治療的選擇。
林俊余醫師曾收治一名54歲婦人,年初糞便潛血陰性,3月份確診右側大腸癌腸阻塞,且癌細胞已轉移肝臟,如同滿天星狀般,根本無法手術切除,且病理化驗還是基因分型最差的,極可能在還沒做任何治療就器官衰竭,婦人在充分相信醫師下接受腹腔鏡右側腸癌切除,腸直接吻合,避免人工肛門,順利恢復並且馬上接受4次標靶化療,穩定住病情,擔心藥效遞減,數月前決定自費接受「釔90體內放療」。
經放射線部張碧倚醫師進行完整的術前評估,確認肝動脈血流分支並不會造成放射性肺炎及腸胃道潰瘍壞死等術後併發症,計算出釔90治療最適當之劑量,且在治療過程仔細確認釔90能灌注進肝動脈。治療後追蹤效果非常好,CEA腫瘤指數持續下降,且正子掃描追蹤幾乎無右肝轉移癌細胞殘存。此病患近日也將再接受左葉肝轉移腫瘤的釔90治療。
釔90雖對大腸癌肝轉移病患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但張碧倚醫師強調,患者在治療前也需具備一定條件,包括身體狀況不能太過虛弱、肝功能在可承受治療範圍內、肝肺分流率不能超過百分之20,以免治療後出現嚴重併發症。此外,目前肝轉移治療除了可用釔90體內放射療法,也能考慮使用載藥微球栓塞或肝腫瘤灌注化療等方式,在傳統化療及標靶藥無法達到預期控制目標時,是腸癌肝轉移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奇蹟發生在醫病雙方充分信任。」林俊余醫師說,轉移性大腸癌雖然很可怕,但是有許多有效治療方式,抵擋病魔反撲,治療過程雖然辛苦,但是無法躲避過程,他呼籲患者別怕,勇敢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治療方式,腫瘤仍有被治癒的希望。
原文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0/3560673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