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簡稱竹林山寺,又稱林口觀音媽廟、林口廟或竹林寺,位於台灣新北市林口區竹林路325號,是林口、蘆竹、龜山三地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也是知名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起源:1801年,當地信徒從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十八手觀音」至台灣,創立神明會輪祀。
建廟:1939年建廟,初名林口龍山寺,後改稱竹林山寺,1949年正式定名為竹林山觀音寺。
重建:2000年耗資新台幣20億元重建,改建為閩南風格的傳統寺廟,建築更加巍峨壯觀。
建築特色
風格:採用中國傳統閩南式建築,三落七門布局,屋頂為四垂頂式,象徵尊貴。
建材:使用38根台灣千年檜木,數量為台灣廟宇之最,主殿大樑跨距約15公尺,拜亭橫樑及600處木雕均以檜木打造,工藝精湛。
庭園:廟前有約6.8甲(約66,000平方公尺)的台式庭園,內有古拱橋、噴泉池、亭台、石燈等造景,春季櫻花盛開,吸引大量遊客賞櫻。
供奉神祇
主神:十八手觀世音菩薩,象徵般若智慧與福德圓滿,侍神為善才與龍女。
陪祀:正殿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伽藍菩薩、韋馱菩薩分守兩側;東西兩殿供奉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等神祇。
十八羅漢:兩側並列金身十八羅漢,增添莊嚴氣氛。
【竹林山觀音寺】位於台北縣林口鄉菁湖村,奉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尊像。嘉慶辛酉年間(公元一八○一年)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大媽、二媽、三媽到台灣來。由「大坪頂」地區信徒,恭迎大媽尊寶像由「十八坪位」輪流奉祀。
【竹林山觀音寺】,簡稱竹林山寺、竹林寺。原稱竹林山寺,又稱林口廟或林口觀音媽廟,是位於台灣新北市林口區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區竹林路325號。
廟內除主神十八手觀音菩薩(侍神:善才龍女)以外,一樓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陪祀兩旁,正殿東西則塑有玄壇真君、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伽藍菩薩、韋馱菩薩等神像。
【竹林山觀音寺】1950年從日式建築改建為台式建築,歷經半世紀歲月,廟體建材日漸腐朽,多屆董監事研商後,決定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九月二十八日動土改建,工程歷時十二年餘,共耗資新台幣廿億元,於民國一○一年(2012年)十二月九日重建入火安座大典後,正式重新啟用。
該寺目前為地方信仰中心,由林口、八里、桃園、南崁、龜山、大園、蘆竹、鶯歌、新莊、泰山、五股、樹林、板橋、三重、臺北、冬山等二十處地方人士輪流奉祀。
建築仍然沿襲我國南方傳統風貌。巍峨壯麗,莊嚴肅穆,兩側鐘鼓樓巍然聳立,極為壯觀。寺裡的中庭,更是寬闊,可以容納千人同時參拜。
香爐前大家虔誠膜拜
為何取名竹林山呢?原因為民國二十七年開始興建,二十八年完工,略具寺廟規模,經王金生先生取蘆竹鄉的「竹」字、林口鄉的「林」字、龜山鄉的「山」字,命寺名為「竹林山」寺,恭迎寶像入寺奉祀。
台灣光復第二年(三十五年),本寺信徒共議擴建計劃改建為本國式寺廟,公推黃永茂先生擔任董事長,王金生先生負責策劃,花費不少心血,三十七年公推熱心公益之吳 水先生擔任建設委員長,親自督工建造,竭盡心力,十分辛勞,民國三十八年工程全部完成,同時改寺名為「【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觀音寺】保留本省民間建築藝術的精華,木雕、石刻,不論鳥獸蟲魚、人物花卉、雕鏤得十分精緻典雅。鐫刻石柱的對聯,書法蒼勁雄邁,都出自名家手筆。
【竹林山觀音寺】除主神十八手觀音以外,一樓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陪祀兩旁,正殿東西則塑有玄壇真君、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伽藍菩薩、韋馱菩薩等神像。一樓有太歲星君殿。左殿二樓祀地藏菩薩、右殿二樓祀魁星爺、至聖先師、神農大帝。
大殿倆側有許願池
許願後.錢幣投上龍頭上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和精美的裝飾聞名,展現了台灣傳統廟宇建築的藝術風采與文化底蘊。以下是竹林山觀音寺的建築形式與特色:
1. 建築形式
1. 竹林山觀音寺的建築形式深受閩南傳統風格的影響,並融合了台灣地方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 中軸對稱布局:寺廟的設計採用典型的中軸對稱格局,主殿位於中央,左右分設偏殿及其他附屬建築,體現傳統中國建築的莊重與秩序。
3. 三進式建築:主要由山門、前殿、正殿及後殿組成,空間層次分明,展現莊嚴與大氣。
4. 重簷歇山頂:寺廟屋頂多為歇山頂結構,並採用琉璃瓦覆蓋,色彩鮮豔,具有防雨和裝飾作用。
5. 石材與木材結構:部分結構以大理石和堅固木材建造,既耐用又能體現傳統工藝的細緻。
2. 建築特色
精美的雕刻藝術:
1. 廟內外牆壁、柱子、門窗等處刻滿了精緻的雕刻圖案,內容以龍鳳呈祥、觀音顯靈和佛教故事為主,充分展現了傳統工藝的高超技巧。
2. 廟門的石獅與門神雕刻栩栩如生,守護著廟宇的安全與尊嚴。
色彩鮮明的裝飾:
1. 廟宇的彩繪以紅、黃、綠為主色調,象徵吉祥、喜慶與生命力。
2. 屋脊上有多彩的剪黏藝術,描繪出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與動物,如龍、鳳、麒麟等,栩栩如生。
飛簷翹角:
屋頂設計採用典型的「飛簷翹角」,既增加建築的輕盈感,又有防雨和通風的功能。飛簷上還裝飾了龍形剪黏,象徵力量與尊貴。
【竹林山觀音寺】採三落七門閩南風格建築,屋頂採四垂頂式。建坪九百七十坪,主殿高達七十五台尺,木料採用台灣檜木,其中主殿大樑跨距五十台尺,如此巨木得之不易。木雕採用高級樟木。石材購自大陸之青斗石,質地堅牢細緻。屋頂採用五彩高級琉璃瓦。
香客大樓.地下室有免費平安麵,可前往吃碗平安麵保平安
平安麵是指由善心人士捐贈之麵條,或直接捐贈香油錢,再由廟方代替香客購買麵條,並提供場地、設備、材料(如沙拉油、配料)、人力製成的料理,讓香客在拜拜後、回家之前食用,目的是為了跟香客結緣,並讓香客獲得小小祝福。
平安麵提供時間:農曆每月初1、15、每週日、觀音佛祖的聖誕(農曆2/19、6/19、9/19)。提供品項:以平安麵(清湯麵)為主,另可能有乾麵、包子、粽子、油飯、湯圓、仙草、綠豆湯。
香客吃完平安麵後,只要將碗筷交給廟方志工統一清洗即可,另可視個人意願捐贈香油錢,亦可直接捐贈麵條供廟方日後使用,但建議以方便保存、烘乾的關廟麵、經濟麵為主。
【竹林山觀音寺】
地址: 新北市林口區竹林路325號
電話:02 2601 1412
開放時間: 04:45–22:00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 - Facebook
交通方式
【客運路線】
三重客運 (1210)於「【竹林山觀音寺】」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
三重客運 (1209),(708),(708A),(786),(822),(858),(898),(920),(925),(936),(945),(946),於「林口農會」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三重客運 (1211), (1211A)於「頭湖路口」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桃園客運 (5063),(5069),(5071)於「林口農會」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免費巴士路線】
新巴士 (F231),(F235)於「歐香社區」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
新巴士 (F250),(F233),(F238),(F236)於「中湖頭郵局」站下車後步行約5分鐘
林口三井Outlet小巴 (紅線) *僅週末及農曆初一/十五行駛於「【竹林山觀音寺】」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