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語遠而體大: 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
2014/10/21 19:03
瀏覽614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導論: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

 

2013年,六月七日與八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共主席習近平在加州的安納柏格莊園(Annenberg)進行一場非正式會。此次歐習會之重要性,象徵性意義要遠大於實質性意義,它為美中元首開創了一種新型的莊園外交模式,象徵著「美中新型大國關係」,改變了後冷戰時代美國獨霸的單極世界,中國成為可與美國分庭抗禮之新興大國!

歐習會場景令人想起唐詩名句:「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正如後人評點這兩句詩「語遠而體大<!--[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歐習會作為一個象徵性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性之國際事件,亦堪稱「語遠而體大」!

如何「語遠而體大」呢?一般的解讀就是:歐習會象徵著美中新型大國關係之國際權力版圖形勢消長,重新洗牌布局之大盤整大重組。

然則,歐習會的「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應有更深含意,其「語遠而體大」不應僅止於美中兩大強權之形勢消長,美國的衰退與中國的崛起應指向更深遠宏大的意義。吾人應立於一個「理念」的高度,將美中形勢消長解讀成「西方的沒落vs.中國的崛起」。美國的衰退不只是美國一國的衰退,而是整個西方的沒落,全世界的沒落。中國的崛起也不只是中國一國的崛起,而是提供全世界的一個新的理念方向與願景視野。

面對西方的沒落與中國的崛起,我們必須提出一個「大哉問」:人類往何處去?世界往何處去?換一個方式問:西方的沒落與中國的崛起,對於「人類往何處去?」可以提出什麼樣的啟示與答案?

西方為什麼沒落?中國又憑什麼崛起?憑什麼要與美國天子旌旗分一半」?這個「憑什麼」的「什麼」當然就是「實力」,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所謂「富國強兵」是也。但這個「什麼」絕不僅止於此。套用電腦世代語言:所謂「實力」並不限於可見的硬體實力,更應包含不可見的「軟實力」。進一步延伸其說:所謂「軟實力」並不僅止於軟體程式設計與技術專利發明,亦不只是企業經營與行政管理模式之革新,更應包含「理念」之創新。套用大陸流行語:「軟實力,硬道理」,「理念」就是「硬道理」,就是敢於探索宇宙人生之根本道理,提出終極的「為什麼」之大哉問,建立一套總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念」作為「硬道理」就是「主義」,就是「戰略」,告訴世人「為何而戰?」,設定最高指導原則。

葛蘭西之「文化領導權(hegemony):一個政權之成立不能只憑武力,還需建立「道德與思想的領導」,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唯有取得「文化領導權」,才是真正的「主權者」與「至高者」( thesovereign),如武俠小說中之武林至尊、武林盟主。

所以「文化領導權」才是真正的「天子旌旗」。孔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周天子作為諸侯之共主,其實並無實權,而是掌握文化領導權之精神領袖。西方中世紀之羅馬教皇,日本戰國時代之天皇都曾扮演類似「周天子」之精神領袖角色。冷戰時代,美蘇兩大超強對峙就是天子旌旗分一半」,除了軍事與經濟力量旗鼓相當,更重要的是各自打出「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精神旗幟來號召列國,形成兩大「神聖家族」之國際同盟陣營。八0年代末期蘇聯解體,冷戰終結,美式自由主義成為天下獨尊的「天子旌旗」,所謂「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云云,無非是這面「天子旌旗」的學術包裝用語。

隨著二十一世紀各種危機迸現: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民主倒退,人文低落,思想貧乏,環境生態破壞,恐怖主義與戰爭風雲再起, 美式自由主義的這面「天子旌旗」早已喪失其「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之精神權威。美國所代表的「西方」作為一個歐風美雨五百年之「領導理念」(leading Idea)正在急遽腐敗崩壞,而新的「領導理念」卻尚未成形,今日的世界局勢正陷入八方風雨會中洲」之渾沌昏暗狀態,看不到任何前景與光明。

天子旌旗分一半」,美國作為西方霸主與世界盟主,要分出一半的領導權給中國。中國憑什麼要求美國分出一半的世界領導權,除了經濟、科技、軍事之硬實力外,更要有提出「理念」與「主義」之最高等級之軟實力。換言之,中國想要與美國逐鹿天下,最終須取得思想與道德之文化領導權。

史特勞斯論馬基維利,特別指出:「沒有武裝的先知在身後靠宣傳實現征服,…馬基維利從基督教哪裡接受的唯一要素就是宣傳(propaganda)的概念。」馬基維利著書立新說,就是企圖建立一種「新方式與新秩序」來反抗取代基督教之舊方式與舊秩序。這是一場「精神的戰爭」,所以馬基維利真的想做的並不是模仿羅慕路斯或摩西這種擁有武裝的先知,而是模仿耶穌這種沒有武裝的先知,以「宣傳」的方式來推行其思想學說,逐步征服世界。<!--[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今日中國之逐鹿天下,真正欠缺的不在「武裝」,而是在思想理念層次是否具有「先知」之視野。正如同美國輸的也不在「武裝」(美國仍是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一軍事強國),而是自由主義理念本身之疲弊衰竭。

歐習會作為「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之象徵性事件,其「語遠而體大」之真意在此:西方的沒落vs.中國的崛起歐風美雨的「西方」作為一個「現代性」理念的沒落,「中國」作為一個領導世界之「新理念」的崛起。

董仲舒《春秋繁露》云:「王者,往也。」「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萬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無敵於天下。<!--[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誠哉斯言!誰可以告訴世人「往何處去?」,誰就是王者!可以回答「中國往何處去?」,就是中國之王者。可以回答「世界往何處去?」,就是世界之王者,天下之共主。

<!--[if !supportFootnotes]-->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葉夢得《石林詩話》:「韓退之筆力最為傑出,然每苦意與語俱盡。〈賀裴晉公破蔡州回〉:「將軍就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非不壯也,然意亦盡於此矣。不若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郡〉:「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州」,語遠而體大也。」(仇兆螯,《杜詩詳注》頁一一三二)惟按《全唐詩》中僅見劉禹錫,〈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萬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風雨會中央。」然訛傳之句反而筆力萬鈞更勝原詩,辭氣格局皆更為恢弘深遠,跌宕開闊,更當得起「語遠而體大」。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劉瑋,《馬基亞維利與現代性施特勞斯、政治現實主義與基督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33

<!--[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陳柱,《公羊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99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