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親子教養課的時候,
有一段是說,
我們如果要否定,針對的是孩子的「行為」,
而不是「人」。
我們要避免人身攻擊和直接否定他「這個人」的用詞,
譬如「你就是壞小孩!」、「你是笨蛋!」
或是恐嚇性的「你不乖,媽咪不要再愛你了!」
這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否定自己,
覺得自己真的就是壞小孩、笨蛋,
既然這樣那也不必努力了,反正我就是壞小孩
(反之,誇獎就比較可以針對個人)
.
所以有時候必須糾正或處罰貓熊,
我都盡量跟他說,
「你怎樣怎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媽咪已經講過了,對不對?所以必須有處罰。」
「但是媽咪還是很愛你的,你依然我的心肝寶貝,
但我們一起努力把不好的行為改掉。」
通常被指責,小孩都會一臉委屈,
然後我再給他一個擁抱。
用行動告訴他,不要害怕,
媽咪不會因為你做錯了什麼,就不要你了,
不正確的是那個「行為」,不是你「整個人」。
.
~~長長的前言結束,哈哈~~
.
前幾天雪咖啡蠢蠢的犯了個錯誤,
害老公要多支出兩千元左右開銷,
他老大當然不是很高興
(因為真的很蠢,是我的錯,對不起啦~)
.
我偷偷跟兒子說:
「你等下可以對爸比好一點嗎?
媽咪不小心惹爸爸生氣了,
爸比最喜歡你了,
所以你可以幫我這個忙嗎?」
.
結果兒子看著我又愧疚又委屈,
可憐兮兮的樣子,
居然過來拉住我的手臂,蹭了兩下,
還安慰我說:
「沒關係,媽咪沒關係,
不管妳做了什麼我還是一樣喜歡妳!」
當下真的有被「咚」的擊中,
就像你從高樓往下掉,
無助地墜落、墜落,
突然有人張開翅膀溫柔地接住你、支持你
.
當角色對換,
也被如此對待的時候,
我才明白這樣的話語有多麼重要,
我們是家人,就算偶爾犯了無心之過,
還是相愛的、還是彼此支持的
.
如果今天在我已經很愧疚的時候,
兒子是說:「媽咪壞壞,我不愛你了!」
我該多傷心啊💔
.
默默慶幸,幸好我之前沒有這樣對待他
也默默欣慰,原來我們怎麼教孩子,
他們也會成為那樣的人,
然後再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
然後爸比在旁邊很不是滋味,
受害人都還沒發表意見,
兒子就急著幫他說「沒關係」;
多花錢的明明是他,
然後你們母子兩人在放什麼閃!!
還開玩笑說,看了更生氣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