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我喜欢与会做双向沟通的人交流
2014/01/23 15:51
瀏覽36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这阵子,看到不只一个人说她们是看到桃花儿对明明的青睐有加,于是青眼上明明,看到这,我冲桃花儿后脑勺一脸坏笑。桃花那时是佳人首版,桃花儿是老玩儿家,桃花儿是耍乐儿的能手高手强手,,,,对待易碎品,当然尽量摆放着不碰,或轻拿轻放。

以前在杂谈我没跟明明直接交流。我喜欢阅读观点,喜欢有新思路,逻辑思维好的聪明人。不喜欢一张口跟新闻联播播报员一个口气,老戴三块表,辩论不讲逻辑,看法稍有不同,乱扣右派,汉奸,愤青帽子的人。这些帽子,不是脏骂,胜似脏骂。

无论别人怎么欣赏,敬重,我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直接体会,张大我的黑球看,看不到,就闭眼。回想在佳人,因为一个看法与明明不同,我与明明有过直接交流,当时用夏洛特芒果那个ID吧,开过主贴,过程都在,一目了然。明明与我交流时披头散发胡搅蛮缠的样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喜欢卖弄知道,瞎扣帽子,逻辑思维欠缺,无理狡八分,记仇不依不饶。

有些人认为的知识,在我看是知道,我更看重知道背后的智慧,认知后的践行,践行中表露出来的真诚善良平和理性。互连网知道的最多,搜一搜齐活。而智慧是在分享表达互动中呈现的,内容包括对生活,对社会现象,对自我认识过程的表达和双向互动沟通能力。

我喜欢与会做双向沟通的人交流,沟通能力良好的人,把倾听放在首位,先能听进去别人,理解对方后表达自己的见解。会双向沟通的人,即便看法相左,他能保持平和,不急着下结论,思维缜密不乱扣帽子,少有撇开观点损人,能做到这些的人拥有客观理性的思维,心胸开阔。

而单项沟通者,习惯用宣讲的方式讲话,我讲你听,说的振振有词,以为自己绝对正确,不接纳反馈。最强势单项沟通的代表人物是希特勒,毛的东,CCTV,,,,

有些人由于生活职业小环境里长期拥有绝对权威,他们也会养成这种我告诉你,你就听着,我对你错的单项模式,,,比如,家长,一部分老师,警察,军队中的大小官儿,管理者,还有是长期单干户一个人说了算(比如麻子这样的),不需要与团队同级别人合作的。

明明是惯于单项沟通的人,你夸他,哄他,符合他的看法,他跟你相处顺,你若与他看法不同,妈呀,他的小气劲头就上来了。自从桃花在的那个时候我与明明直接交流以后,明明追着我扣帽子,在杂谈在佳人。什么愤青,道德真君,小人,利用一切机会损我,直到今天,一刻没松过口。

我因对他有深层了解,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我不喜欢和久藏怨气,纠缠过往,翻小肠的人多交往,我喜欢过去就过去,就事论事,即便是说过往,也要有根据,而不是掏坏情绪发泄。现实与网络上,人人都不一样,都有摩擦,时时翻旧账,掏怨气,损人,这种人不可相处。

作斑竹以后,我回避明明的帖子,不直接交流,选择沉默,哪怕他对我上版的诟病,我也不做回击,个人角度,我让着他。

但是斑竹是个团队,这个团队有任务和目标。笑笑做版首时,当明明贴出佳人无佳人,应该关门,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时候,我以斑竹的立场出发主贴回应,给明明看当代佳人的新特征,新角度,维护这个版面的存在。明明的反驳,我也不回应,有了先前的经历,预先就料到他扯七扯八的习惯。

临窗首版以后,见到明明讨论佛事,与人争辩,我还是从理性辩论的角度出发,平息冲动。昨天明明针对临窗处理麻子快乐事件的版面管理拍砖,我作为斑竹团队的一员又站出来了,目的是维护斑竹团队合情合理的处理操作,拉住捕风捉影扩大事态的苗头。

明明多次扯斑竹搞阴谋,感觉很搞笑。论坛上多大点事儿啊。是他自己出手写贴主动炒作,间接增加点击,怎么指责是别人的阴谋。每个人都是自己出来玩儿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没人按着你的手打字。芝麻大的事居然迁出西瓜大的阴谋,小题大做。与明明讨论过话题,有看法相左经历的人,会明了这种体验。

首版居于论坛所有者和网友之间,对上对下远近距离,都得有个考量,因为私交承诺,或者网友友情,偏上偏下,聪明人自有定夺调整。换成明明上来也会徘徊一下,想一想。像明明这样,抓住个由头不依不饶的纠缠,不给别人空间,显得很缺乏应有的社会属性包容度。

大蓉儿,上边回你的内容,目的是想让你了解我的体验,想法和做法,不是用来改变你与明明友情的。看了你写的跟个风,说佛事,我越来越喜欢你。你玩儿的直爽风趣,小故事信手拈来编的出神入化。

每个人看人的维度,深浅不同,建立友情的基点不一样,网络相遇一场,有缘人互相青睐这是美好的事。我做斑竹这个位置,会从全局出发,协调版面秩序,包容网友风格多样性,努力从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感受去理解,维护论坛整体宽松自在愉快自由的气氛。伊水漠然 幸福的滋味 腳底按摩的好處 誰的青春沒有眼淚? 珍惜每一次可以微笑的機會 絲雨碎情殤 溫一壺水煮的思念 岁月,美好 盛世繁華?? 夏天的國槐花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護膚心得
上一則: 掬一米陽光,輕放心安處
下一則: 一絲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