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本部落格「強颱尼伯特」襲擊法鼓山乙篇介紹到敦請基金教母上理財+投資課程。引起了很多重視。
讓我們重新複習一下安和分院辦這個活動的廣告詞令:
[蕭碧燕講師-基金教母則以自己的財經專長和超過20年的投資經驗,和大家分享「不失敗的理財好習慣」,鼓勵大家養成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並且落實「記帳」計畫,才能幸福「持家」]。
這件事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法鼓山的大官法師解釋說:這是是因為信眾沒興趣到法鼓山來,所以才辦一些外面的才藝活動,才吸引較多人來。所以才有「理財+投資班」。
看起來言之鑿鑿的理由,但仔細深究起來,問題是嚴重的。
很多人會直覺的懷疑,外面這麼多團體辦辦基金理財的課程,法鼓山搶這個熱鬧幹嘛?
的確,法鼓山是宗教道場,開辦理財課程讓人覺得不倫不類。也不是宗教團體成立的宗旨。
更重要的是喪失了佛教道場的本來面目,忘失了法鼓山成立的根本目的。
很多人會問,師父在的時候,會同意開這種理財班嗎?多數人會認為,不會同意吧!
因為,想當年,聖嚴師父念茲在茲的,就是要辦佛法教育。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句師父法語是:「佛法是這麼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麼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是那麼少」。
法鼓山的法子開理財課程,號稱吸引信眾來親近,難道不會弄巧成拙變成:「佛法是這麼好,可是誤解它的人變更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變更少」嗎?
聖嚴師父捨報的時候,各大媒體都對師父的一生給予了正面的評價。其中中廣新聞評論師父為教育家:
聖嚴法師被喻為實修實學的教育家,除了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大學」,這幾年,他也多次與科技、藝術、文化等,菁英人士對談,而聖嚴法師的貢獻,不僅僅是他在佛法領域的學養,他也以寬闊的胸襟與國際的視野,宣揚佛法。
這是說師父是:弘揚佛法的教育家。
師父有博士學位,有著作等身,但他不以學問家自居。師父教禪但也不以禪師自居。師父辦了慈善基金會也重視賑災,但也不以佛教慈善家自居。
師父世間的事功很多,展現的面貌也很多。而師父最喜歡的工作卻是將佛法弘化給每一個人,讓大家享受佛法的利益。
所以最適合師父的面貌應該是佛法的教育推廣家吧。
師父自己說過: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一心只想要把佛法分享給人。過去很多人寫的佛教文章,只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看得懂,我則希望把佛法分享給每個人,即使是小學、中學生,也都能看懂。譬如我在錄製的電視節目中,很少講專有的佛學名詞,因為如果我講了那些名詞,觀眾的接受度一定很有限。
記得在英國的時候,我的第一位西方法子約翰.克魯克(JohnH. Crook)說:『師父有一項天賦,那就是能將艱深的佛學名詞和觀念,轉變成淺白易懂的現代語言,讓一般人都能接受』。他真是我的知音,因為我做的工作就是這些」。
這麼說來,繼承聖嚴師父家業家產的法子們,不但沒有繼承師父的家風,師父的道業,連基本的佛法弘化任務也忘失了。因為這些法子們自傲自大自以為是,自以為教基金理財和弘揚佛法是一脈相承的。這才是很多信眾有意見的地方。
- 13樓. SNACK2016/11/12 19:37
蟑螂怕拖鞋,38法師最怕誰?
解 個 謎。 哈 哈 哈 !
- 12樓. 爭名?2016/11/07 11:14離 經 叛 道 !
- 11樓. 正知正見?,2016/11/07 07:53學佛,正見很重要。
要學禪,很多附佛外道也標榜著禪修,但沒有執行道次第-戒、定、慧。也缺乏四聖諦和八支聖道,應非正信佛教寺廟。 - 10樓. 顫慄2016/11/01 16:39
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黑白顛倒,本末倒置!
- 9樓. 印度文化嗎?2016/11/01 09:10
法鼓山如今的文化,著實令人匪夷所思!大失所望!
果東方丈丶果光都監,既然貴為法鼓大山的董事長丶總經理;
做人處事理應「說一不二、誠信至上」,豈可「空口說白話」、「說一套做一套」?
- 8樓. 秋風起2016/11/01 08:25本末倒置!
- 7樓. Sun2016/10/30 06:20「前人種樹開花 」後人可要好好珍惜,果實要珍惜的!
- 6樓. 真空2016/10/26 21:59窮得只剩下錢 不會贏得尊敬
- 5樓. 路人2016/10/23 10:25
弘法變弘錢。
黔驢 技窮 !
- 4樓. HONEST MAN2016/10/22 16:46
有一種堅持~忠於原味。
忠於正信正念沒有雜質原始精神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