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友台東遊記裡看到了熟悉的一幕,那是一家豆皮製作工廠的場景。
答應她去翻箱倒櫃把陳年封存的照片找出來分享,心裡雖惦記著,卻已好幾個月過去了。
看了日期,2012年年底的事了。
那是第一次練習拍攝人文。
接觸攝影這些年來,孩子還在身邊,自己幾乎不拍晨昏大景,總覺得好山好水永遠矗立那兒,何須著急。
因此若非在演藝廳拍攝舞蹈,便是在溼地追逐水鳥,再不然就是跟著老師去紀錄那台灣即將式微的產業。
這一年剛加入社大攝影班,其實連相機功能光圈快門ISO的關係都還搞不清楚。
老師主要以創作為教學主軸,跟著老師學習的學生多半都十幾二十期以上,自然許多都是參加國內外沙龍攝影的好手。 當時宛如菜鳥的自己連問題在哪兒, 在眾高手環伺之下,如何提問都羞於開口。 至今再看當年構圖生澀的照片,由於室內昏暗, 光線極為不足,快門速度過慢,許多照片都模糊了。
每回煮火鍋湯品,在婆婆廚房瓦斯爐上的湯鍋裡,豆皮這道總是少不了,雖然沒有太特別的味道,但少了它就似乎就覺得不完整。
隨著老師抵豆皮工廠,進入廠內前,大家先攀爬鐵梯至工廠屋頂氣窗口觀看整個現場。
一面一面懸掛著豆皮就有如萬國旗。
看見瀰漫著霧氣的廠房,真有如那高溫的SPA蒸氣室,
原來豆皮是鐵盤中的豆漿經高溫蒸煮,蛋白質凝結,撈取表面的薄膜而成的....
工作的阿姨將高溫的豆漿倒於鐵盤之中。
高溫蒸煮過後的豆漿,經過凝結後再以長木桿撈取薄膜,再懸掛起來。
動作乾淨俐落,重複循環著這樣的製作過程。
不斷的用高溫蒸煮著豆漿,整個廠房都是熱騰騰的蒸氣。
因為工作環境惡劣,放眼望去廠內的作業員大多是外籍新娘。豆皮的製作流程看似簡單,但都憑藉人力。
滿是熱騰騰蒸氣下的廠房,沒有電風扇,揮汗如雨的工作環境,真的好辛苦~
在如此高溫下拍攝,不一會就汗流浹背,汗水和蒸氣薰的視線都不清了。
可想而知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人又是多麼的艱辛。
當懸掛的豆皮累積一定的數量,再用手推車推到外面利用陽光來曬豆皮。
不過,有別於以往豆皮用日曬的方式,現在則因天氣不穩定,多半都是用烘乾的方式。
豆皮工廠製作過後的豆皮,仍不能食用的,還需再送至其他工廠油炸。
拍攝人文紀實照片,並不在意能否拍出參賽的特殊作品。
曾經深夜跟著老師同學遠赴新竹拍竹炭出爐。 當拿著相機MONITER顯示的照片給老師看時,
"妳拍這些都沒用, 倒不如一邊躺著睡覺去..." 雖是半開玩笑,卻委實令人受挫不已。
但這樣一趟一趟的走訪,卻讓自己在狹隘的生活空間裡見識到各傳統行業的甘苦。
當天在記錄這些影像時,心中是帶著感動的。沒想到簡單的豆皮,尤其在市場上販賣的單價並不高,居然是在這麼辛苦的環境下製作,裡頭的溫度在夏天就像是烤爐一樣。
當時因初次拍攝,沒有完整的記錄下整個製作過程,但每個人為著生活,專注敬業的神情一直深植腦海,讓人升起無比敬意。
謝謝Simma讓自己有機會再去檢視這些四年多前拍攝的照片。
也再一次被這些煙霧瀰漫中,光線穿透下的透明金黃豆皮所感動。
原來,向來喜歡的光和影,在一格一格的高溫豆漿裡, 一片一片的金黃豆皮上,竟是如此美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5樓. 玉米蘋果2017/08/24 14:57
市面上,據我所知,豆皮有用於包水煎包與韮菜盒子的店家。
這樣搭配的原本食譜,應該是淵源自早年的眷村。
幾年前,還可以在南機場附近的老字號嚐到。
但隨著都市計畫,可能也都消失了唄。
真對不起,早就想迴覆了,但實在是每每忘性太大了。
實在對不起。
謝謝玉米特地回覆上次的問題。
學生時期有位好友, 爸爸是來台的退伍軍人,媽媽是台灣人卻有一手好廚藝,無論是水煎包或韭菜盒子都非常厲害,託這位眷村同學的福, 我們總可以受邀去她家品嚐她媽媽的好手藝, 一晃眼都二十多年過了, 畢業後,再也不曾碰面。 每次有機會吃上外省人的韭菜盒子就是滿滿的回憶。
再次謝謝玉米。 晚安美好。
雨初 於 2017/08/26 00:45回覆 - 24樓. 梅洛琳2017/08/20 23:50我也喜歡吃豆皮,您的文章讓我們知道豆皮製作之不易,謝謝。謝謝梅洛琳來訪與留言。 雨初 於 2017/08/26 00:38回覆
- 23樓. 陳正華 牧師2017/06/02 09:38
豆皮真好吃,怎麼弄都好吃!
雨初拍攝的這些照片、美得出奇...
- 22樓. 小小茉莉2017/05/26 17:14
雨初 下午好
端午節近在眼前
妳吃粽子了嗎
我收到媽媽寄來的粽子
也不怕會發胖的吃了好幾顆
媽媽自己綁的粽子 就是特別對味
祝福雨初和家人 端午節快樂 天天開心
小茉莉午安
娘家媽媽長年茹素,我們已好多年沒機會品嘗媽媽親手綁的粽子了。
我家婆婆的粽子向來是我們的最愛,只不過我們都勸年事已高的她不要再忙,
曾跟著婆學綁粽子,不過,一年一回,也就不成型也放棄了 呵呵
所以多半是市場採購現成應景吃個意思就很滿足。
您還能嚐媽媽的粽子真是幸福。
祝福妳闔家端午節愉快!
雨初 於 2017/05/29 14:29回覆 - 21樓. 洪明傑〔洪杰〕2017/05/26 07:52
雨初 的金黃豆皮又是一回精彩的分享
就如同前次的 手工編竹簍 一樣的感人
時代巨輪飛快的過去 一些老行業 隨著一一消失了
讓人們心中多少 有些失落 有點感傷 又一些懷舊
這些紀錄是極為珍貴的
豆皮工廠 熱氣蒸騰 水氣氤氳 壯觀 懸掛的豆皮 是攝影的極佳體裁
同時也傳達 一般市井小民工作的辛勞 !謝謝!
洪老師午安
謝謝您的肯定與鼓勵。
手工豆皮就像許多傳統的手工行業一樣, 在時間的洪流中, 終將逐漸走入歷史, 成為絕唱!
空氣中彌漫著豆漿香氣,但工作環境卻潮濕且高溫悶熱,
一片片市場販售低價的豆皮,背後製程如此辛苦,毎個人都是大汗淋漓,讓人感慨生活之不易啊!
"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不就是最佳寫照嗎!!
謝謝老師留言。 祝福您闔家端午節愉快!
雨初 於 2017/05/29 14:22回覆 - 20樓. 玉米蘋果2017/05/26 04:35
咱對於「豆皮」的感情,好似西洋人之於「起司」。
而深究其口味與營養價值,多數均處於伯仲之間。
若得空下廚料理時,毫不懷疑,「豆皮」是咱的首選。
只要簡易的搭配絲瓜、蝦米、蛋花、蔥花與金針菇,
十分鐘,即能成為一盤家常美味喔。
常在玉米的格子PO出經典美食與飲食健康, 果真不是浪得虛名,
對於"豆皮" 其口味與營養價值與西洋人之「起司」均處於伯仲之間~ 謝謝你提供的資訊,孩子小時候經常買起司給她當點心吃,我一直都不知道原來豆皮營養價值這麼高。 非常謝謝你與Susan的分享, 不來嘗試看看就太對不起自己還深入去了解豆皮製作。
謝謝您的留言。端午節愉快。 (p.s. 很好奇,可也有人以豆皮當餡來包粽子嗎?)
雨初 於 2017/05/27 17:15回覆 - 19樓. *Susan*2017/05/25 20:15
新鮮的豆皮 油炸後吃豆皮的原味 就粉好吃囉
這是對廚藝不精的我而言
若您善於烹飪 不管煮什麼料理 放下豆皮 湯汁就會吸附在上面
通常我都是挑豆皮吃 呵呵
沒想到PO了這篇豆皮製作, 讓我意外獲得豆皮的營養與簡易料理。
謝謝Susan再次留言,妳這麼喜愛又推薦豆皮,這兩天趁女兒放假回來就來試看看喔。
P.S. 請Susan別那麼客氣用"您"來稱呼我,太見外了喔 呵呵呵~
雨初 於 2017/05/27 17:06回覆 - 18樓. 最初的感動 雨不停2017/05/25 17:24^^
第一次看到豆皮製作過程,作業人員很辛苦.是的, 這樣的環境之下工作人員的確非常辛苦。
社會上還有許多角落上的市井小民默默地堅守崗位,由於他們,能享有衣食無缺的我們,更要感恩珍惜。
謝謝雨不停的留言。
雨初 於 2017/05/27 17:03回覆 - 17樓. ynn6002017/05/24 19:45
好辛苦的製作過程, 下回吃到要細嚼慢嚥一點, 別辜負了.^-^
ynn
- 16樓. 童空心2017/05/24 15:00
原來如此,我愛吃的豆皮是這樣製作出來的,最後還得送交其他工廠油炸,如妳所說,這些豆皮在市場售價不高,卻有如此繁雜的製作過程,尤其是在高溫的氣候下操作,真是令人打心底佩服,了不起!日常生活中所需,都是他人辛苦呈現出來的,我心存感激啊!
攝影是很個人角度的產品,姑且不論老師的評斷高低,光是妳這樣深入民情拍攝,就功不可沒!我要給妳上百個讚,希望妳繼續挖寶取景,當我們大家的另外一雙眼睛!
哇哇哇 先要謝謝空心的一百個讚。
人文紀實攝影在於記錄人的生活形態與情感流露。 因為外拍的機會讓自己有機會走出象牙塔了解各個領域汲汲於生活的層面, 是最大的收穫。 流傳至今世界級的攝影作品多是人文照片, 在於它能喚起人們深處的省思與共鳴。 拍攝這些照片,不在於捕捉成就什麼作品, 覺得一張有溫度的照片就能讓自己很開心。
謝謝空心的鼓勵與留言。
雨初 於 2017/05/25 09:2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