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范仲淹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帶給我的衝擊
2008/04/09 09:02
瀏覽7,12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圖片來源http://www.treklens.com/gallery/Europe/Italy/photo353738.htm

 

范仲淹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帶給我的衝擊

李常生  12/30/2007  Taipei

 

宋代詩人梅堯臣不同意范仲淹的政治作風,更不贊成樹黨的名詩:「吾今語汝,庶或汝聽。結爾舌兮鈐爾啄。爾飲啄兮爾自遂。」范仲淹亦回贈:「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是范仲淹「靈鳥賦」中的兩句話。古人認為人生於世,特別是知識份子,應該對不符合公義的事發出不平之鳴。(1)(資料來源http://e-info.org.tw /reviewer /typai /2003/ty03052501.htm)

胡適送給夏道平先生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題字,也有著特別的感觸,發人深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可以稱為知識份子因為社會的不平,而發出的怒吼。

另外用哲學的思想去解釋,就是人要充份的使用上帝賦予你的天賦(Gift),活著的時候,無論每一天,都要盡力發揮你的本能,將你生來的所具有才華顯現於世。

彰顯自己的才華不是想要表現及炫耀自己的功夫,而是身為一個人,充份表現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才華不是讓你保留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讓你盡量彰顯出來給世界上的人所欣賞,也就是上帝給與人間的一種饗宴,你不可以自私的加以保留,甚至一生都不使用。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影響了我大半生,我積極的尋找上帝給我的天賦,探尋這些天賦代表的意義,研究如何表現這種天賦?同樣的,身為知識份子,我也喜歡積極的批判政府、國家,以及一些只顧私利的政客與小人。

我會將我的天賦所帶來的喜感,一直傳播出去,影響到別人,感染給別人,讓大地因我而添上活力,讓人類的文明與文化,因為有了我而變得更為璀璨。

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我只在乎自己有沒有做得讓自己滿意,在離去的那一天,檢討一生,在快速的回憶中,說一生我已經盡力了,也給上帝一個交待

畫出最後的休止符!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人生哲學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