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腎臟保護
2007/04/01 07:32
瀏覽6,459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21e、腎臟保護。一、腎臟簡介及保護之穴道。五臟屬性屬【陰】
二、腎臟:五臟之一。 1、『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臟.腎所藏的精,不僅藏本臟之精 (即男女媾精的精氣,為"先天之精"),還藏五臟六腑水穀所化生的精氣 (為"後天之精"),能滋養臟腑和肢體各部組織。 2、腎所藏的精,來源於飲 食的不斷的補充,是維持人體生命和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 腎精並能滋養骨和髓,《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故腎直接和腦、髓、骨的生長,發育和功能情況有關,腎精足,人體自然就會顯得精力充沛。 3、牙齒的健康和頭髮的生長、脫落和光澤,也和腎氣的是否充實有關。 4、腎有"納氣"的功能,因此和呼吸系統也有密切關係。 5、有些腰部症狀也和腎有關(因為腎在後腰部位,所謂"腰為腎之府"),腎在上"開竅於耳",腎氣調和,聽覺就會靈敏一些;在下"開竅於二陰"(前陰指尿道或說包括精竅,後陰指肛門)。 6、可見耳的生理病理和某些大小便異常須從腎的方面進行分析。 7、腎主水,水液下行於腎,其濁液經腎的氣化,由膀胱排出體外,濁中之清者,由腎保存於體內,故腎為體液平衡調節的重要臟器。 8、腎有兩枚,《 難經.三十六難》認為左側為腎,右側為命門。腎主陰,屬水;命門主陽, 屬火。故腎又有"水火之臟"之稱。通常所說的"真陰"就是指的腎水;" 真陽"就是指的腎陽,或稱"命門之火"。 9、腎臟之保健,保護五臟之穴道如下 (1)心俞穴。 (2)肝俞穴。 (3)脾俞穴。 (4)腎俞穴。 (5)魄戶穴。 (6)魂門穴。 (7)意舍穴。 (8)志室穴。 以上八大穴道詳情:參閱保護五臟之穴道 (9)然谷穴。
骨熱如燒身似癱,偏體無力兩腿痠。 然谷 Jan2 Ku3 (k_2) 足少陰腎經脈。 又名然骨,龍淵,龍泉。別走足太陰脾之隙穴,足少陰腎之所溜,為榮穴屬火。 【部位】 在內踝之前之商骨下,公孫穴後1寸。 【主治】 1、咽喉炎angina。 2心肌炎myocarditis。 3、扁桃腺炎tosillitis。 4、嘔吐vomiting。 5、糖尿病diabetes。 6、盜汗night sweat。 7、膀胱炎cystitis。 8、睪丸炎orchitis。 9、失精aspermia。 10、月經不調menoxenia。 11、子宮出血uterus congestion。 12、小兒破傷風infantile tetanus。 【取穴】 正坐,從內踝骨前下方,既足踝前下,當公孫穴,後1寸取之。 【解剖】 在舟骨結節前下方外展拇肌中;有蹠內側動脈;分布有跗內側神經分支,小腿內側皮神經末支,及足底內側神經。 【方法】 針3分,留針10~15分鐘。灸10分鐘。 【應用】 1、然谷穴;主瀉腎臟之熱及發炎。如出血,使人立即飢餓。 2、初生嬰兒患臍風撮(聚合)口tetanus neonatorum(新生兒破傷風); 「治療」:灸然谷穴3壯,或針3分,不令見血,立即見效。 3、腳轉筋foot cramp。眼發花(眩暈)vertigo;速針刺然谷穴,配承山穴。 (10)水道穴。
避免洗腎的秘方 小嬸娘家的偏方是 :
有病大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脊椎配穴,僅供參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