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3:血液循環(5).(6).
2013/06/03 06:40
瀏覽514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血液循環要穴皆是絡穴(5)大包穴。(6)通里穴。 (1)列缺穴。(2)偏歷穴。(3)豐隆穴。(4)公孫穴。(5)大包穴。(6)通里穴。(7)支正穴。(8)飛揚穴。(9)大鐘穴。(10)內關穴。(11)外關穴。(12)光明穴。(13)蠡溝穴。(14)長強穴。(15)鳩尾穴。以上是十五個血液循環重要穴道。皆是絡穴。詳解如下; 十五絡穴概述 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處各有1個腧穴,稱之為絡穴(Luo-connecting point),又稱“十五絡穴”。“絡”有聯絡、散布之意。十二經脈各有一絡脈分出,故各有足少陰之絡穴大鐘一絡穴。 十二經脈的絡穴位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任脈絡穴鳩尾位于上腹部;督脈絡穴長強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穴位于胸脅部。 (1). 絡穴各主治其絡脈虛實的病證。如手少陰心經別絡,實則胸中支滿,虛則不能言語,皆可取其絡六通裡治療。 (2). 絡穴可溝通表裡兩經 。因此,不僅能治本經病,也能治相表裡的經脈的病證。如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列缺,既能治肺經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裡的手陽明大腸經的齒痛、頭項疼痛等疾患。少數絡脈還深入到內臟,如足太陰絡"入絡腸胃",手少陰絡"入于心中"。這種聯系不僅表明該絡脈與內臟在生理功能上的聯系,而且還直接表明了該絡穴的主治所及。 (3). 凡有急性炎癥時,刺絡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 (4). 絡穴在臨床套用時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相表裡經的原穴配合,稱為原絡配穴法。 (5).俗話說:“久病入絡”。絡穴是治療慢性病的要穴首選。 總之,絡穴是十五絡脈從本經(脈)別出之處的穴位。其中十二經脈的絡穴,有溝通表裡經脈和治療表病及裡、裡病及表,或表裡兩經同病的見證;任脈督脈及脾之大絡有通調軀干前、后、側部營衛氣血和治療胸腹、背腰及脅肋部病癥的作用。 (5)大包穴。 Meridiab of Spleen Pancres (SP)
14經脈(meridians)(4)足太陰脾經spleen pancreas終點Sp-21 大包穴sp-21下接(5)手少陰心經脈stomach起點。H-1 21、大包 Ta4 Pao1 (Sp-21) 足太陰脾經。Meridiab of Spleen Pancres (SP)。又名大胞,脾經之大絡,總理陰、陽諸絡。灌溉五臟。【部位 area】 液窩下6吋,淵液下3吋。 【主治 heal】 1、 肺炎 pneumonia。 2、 喘息 asthma。 3、 胸膜炎 pleuritis。 4、 膀胱麻痺 cystoparalysis。 5、消化不良 dyspepsia。 【取穴 find point】 食竇穴外開2寸,腋窩下6寸。 【解剖 disect】 在第六肋間隙,前鋸肌、擴背肌中;有胸背動脈靜脈,及第六絡間動脈靜脈;分不著第六絡間神經,正當胸長神經直系的末部。 【方法 method】針3分,灸10分鐘,灸3狀。 (6)通里穴。 Meridian of Meridian of Heart (HT)。
婦女經多超正規,常因氣虛寒熱虧。 5、通里 Tung1 Li3 (h-5) 手太陰心經脈。Meridian of Heart (HT)。手太陰心經脈之絡穴,別走手太陽小腸經之虛里。【部位 area】 在腕側後1寸,靈道穴下0.5寸陷中。 【主治 heal】 1、頭痛 headache。 2、眩暈 dizziness。 3、神經性心悸亢進 neurogenic tachycardia。 4、扁桃腺炎 tonsilitis。 5、急性舌肌麻痺。 6、上肢之神經痙攣。 7、癔病 hysteria。 8、子宮出血 metrorrhagia。 【取穴 find point】 伸手,從掌後之豆骨之上,橫紋端上行,1寸是穴位。 【解剖 disect】 在尺骨側屈腕肌腱,與屈指淺肌之間,深層為屈指深肌;下正當尺動脈通過處;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內側為尺神經。 【方法 method】 針3分,可用點刺法。灸10分鐘灸1~3壯 。 【應用 application】 1、脾土不開,胃弱,食慾不振;通里穴、配大鐘穴。是特效。 倦言嗜臥症。其因心火衰微,腎陽虛弱,不能溫運脾土。該症由於心、腎兩經脈腎引起;而通里是心經絡穴,配合腎經之別絡大鐘穴,承接足太陰脾經之脈氣,是特效。 2、氣喘 gasp;通里穴配足三里。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