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子宮出血
2007/07/19 07:18
瀏覽2,892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11j、婦人子宮出血。
子宮出血。一、子宮出血漏不停,芍藥艾草香附顯功能。中醫解釋。 子宮出血有重輕,中極關元血海針。 大敦合陽三陰交,芍艾香附顯功能。 婦人子宮出血漏不停。 A﹑症狀:子宮出血漏不停,卻淋漓十日以上不止,形疲倦怠, 終日淋漓不斷,腰酸如折,小腹冷感,症屬子宮虛寒所致。 注重配穴; 二、中醫研究,所使用之穴道及部位如下。芍藥艾草香附顯功能。主治配穴; (1)中極穴。(2)關元穴。(3)血海穴。(4)大敦穴。(5)合陽穴。(6)三陰交。(1)中極穴。 婦女經多超正規,常因氣虛寒熱虧。 中極 Chung1 Chi2 (cv _am_3) 任脈。 又名氣原,玉泉。膀胱之募穴,足三陰脾脈、肝脈、腎脈、任脈之會穴。 【部位】 臍下4寸。 【主治】 1、腎炎nephritis。 2、腹膜炎peritonitis。 3、失精prematured。 4、淋病gonorrhea。 5、睪丸炎orchitis。 6、子宮不正。 7、膀胱括約肌麻痹vesicae aphincter paralysis。 8、子宮痙攣spasm of uterus。 9、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 10、輸卵管炎salpingitis。 【取穴】 仰臥,肚臍下4寸,關元穴下1寸。 【解剖】 在腹白中線,有腹臂淺動脈、靜脈分支,分佈有腹下神經分支;內部為乙狀結腸。 【方法】 針6~8分。灸15~30分鐘,長灸2小時。 【應用】 1、膀胱在小腹之內,故募於此。 2、足厥陰肝環陰器抵小腹。足少陰腎絡於膀胱。足太陰脾入腹屬腳絡於胃。而腎與脾及任脈並行於腹,中極是三陰神氣出入遊行之所穴也。 3、中極穴是婦科諸病之名穴。在行針之前令其小便,之再行之,以免傷到膀胱。 4、中極穴具有清熱。化濕。疏肝。解鬱。滋陰。腱脾。補腎之作用。 5、「治療」時;熱者用針,寒者用灸。虛者用補,實者用瀉。靈活運用則有立竿見影之效。 6、中極穴針或灸時;會影響膀胱經脈之全部,針時尿道及膀胱都有感覺。 7、中極穴故能治療膀胱括約肌之麻痺。膀光炎cystitis或卡他catarrh功效。 8、早晨睡醒時前全身倦怠,速灸中極穴。 9、月經閉止suppression of menses;灸中極穴,三陰交穴。 「治療」 (1) 痛經:平時隔日灸一次,至下月經來時停灸。 (2) 月經不來時:每日灸一次。 (3) 白帶:隔日灸一次。 10、治療血崩帶血塊:灸治中極。曲骨。關元。歸來等穴,能向下排泄,消除血塊。 11、【子宮腫瘤】:名灸法;五注灸法。 (1) 中極穴。為中心(2)上為關元穴。(3)下為曲骨穴。(3)(4)左、右為大赫穴。 12、小腹小便脹及尿道痛;針灸中極穴配氣海穴、足三里。 13、急性淋病acute gonorrhea。尿道炎urethritis。 「 治療」:針八聊。三陰交。氣海。關元。大橫。膀胱俞。腰眼。承扶。會陽。大赫。地機。中極。選穴輪流治針治。 (2)關元穴。 子宮痙攣小腹疼,突然如絞痛難忍。 關元 Kuan1 Yuan2 (cv _am_4) 任脈 。 又名丹田、次門、下紀、大中極。小腸之募穴,足三陰脾、肝、腎輿任脈之會穴。 【部位】 臍下3寸。 【主治】 1、泌尿系統。 2、生殖器疾病。 3、腎炎nephritis 。 4、睪丸炎orchitis。 5、淋病gonorrhea。 6、尿閉anuria 。 7、前列腺炎phostatitis。 8、溺數。 9、遺精emission 。 10、慢性子宮炎chronic hesteropathy 。 11、結核病tubercurosis 。 12、全身衰熱弱genreral weaknes。 【取穴】 仰臥,臍下3寸,石門下1寸。 【解剖】 在腹白線中,動脈靜脈同中極穴;分佈有第12肋間神經前支,的內側皮支;內部為小腸。 【方法】 針6~8分。灸20~30分鐘,可長久3小時,灸7~100壯。 【應用】 1、小腸下口分別清濁,小腸經氣聚此,為小腸募穴,能治小腸諸病。 2、關元:婦人胎之所居,衝、任脈皆起胞中,婦人皆禁針,若針則胎落,且胎不出,誤針胎不出,針崑崙則胎出。 3、人之精氣藏於此,人元氣之所,一身太極輿消息之地。 4、經云:臍下腎間之氣,乃人之生命,12經之根本。三焦者元氣之別使。元氣自三焦而生,自三焦而終。「窺生死竅」:指按關元穴,無利而空虛,指開其凹處如溝,而胸下堅如石者,必死無疑。 5、腎臟癌、尿石病:1關元配 2石門。 6、『強壯要穴』:益腎補腎,充實下焦。 7、『實喘』、面清鼻冷,則不治:速長灸1關元2氣海,有救 8、『虛喘』:速灸1關元 2腎俞 3足三里以長灸方法治療。 9、『診斷』1、淋病。2、膀胱炎:關元穴有壓痛點。 10、婦女血病、促進血液循環:1關元2氣海。 11、『攝護炎』:1關元2長強3復溜4大敦。 12、『糖尿病』:灸1關元2氣海3足三里4腎俞。 13、遺尿:1針三陰交 灸關元。 14、尿閉:針1八廖2大腸俞3陰陵泉4刺後尿下如注。 15、疝氣hernia:1灸關元2刺大敦。 16、『下針法』: 腹部進針:先過皮神經,肌膜下神經,定要達下層,才有效力,如進針困難,先淺刺後深層,直到腸胃為止,刺入腸胃亦無危險。 腹部進針比他部位難,進針輿呼吸有關,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停止,不然難進針。 17、『子宮癌』a: 灸1、關元。2、腰眼。3、氣海。4、三陰交。各5壯、6、先用麝香放於穴位,再用藥灸隔蒜片灸之,1天或2天一次連續30天,效果佳。 18、『子宮癌』b: 主穴1、三陰交。2、腎俞。3、八聊。4、中極。5、關元。6、氣海,針上灸7、氣海。8、關元。9、中極。10、天應。次要穴1、陰陵泉。2、血海。3、曲骨。 19、『腦溢血apoplexia』(中風)初起時。 急降低血壓,收縮血管:在1、少商。2、百會。3、委中等放血。 4、溫灸關元穴30分鐘以上。5、視其脈搏正常。6、強心或導血液下行治療。 (3)血海穴。 貧血至極痛可追,虛弱無顏體力虧。 血海 Hsueh3 Hai3 (Sp_10) 足太陰脾經脈。 又名百蟲窩。足太陰脾經脈氣之所發。 【部位】 在膝臏上2寸,內側,赤白肉際。 【主治】 1、慢性腹膜炎chronic peritonitis。 2、月經不順menoxenia。 3、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4、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 5、睪丸炎orchitis。 6、淋病gonorrhea。 7、兩隻腿生瘡濕癢。 【取穴】 正坐垂足,醫者以右手掌按其左膝蓋,食指中指等四指在膝蓋上面,拇指在膝蓋內側之上方,拇指尖指到處,是穴位。強壓之深部有痠麻感取之。 【解剖】 在股骨內上踝上緣,骨內側肌下部;有膝上內動脈;分布有骨前皮神經及骨神經支。 【方法】 針5分。灸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血海穴;是治療所有血病之主穴。 2、『外科。癰瘡(中醫是一種毒瘡,血液運行不良而積之毒素。)』 血海穴;清血。利濕。導濁疏泄,脾經脈所停滯之溼熱。消除血中所積之毒素,而起之瘡瘍。要穴。 3、『診斷』:血海氣海是氣血之海。 血多時:血海穴顯出脹滿之病狀。 氣病時:氣海穴顯出空虛之病狀。 4、月經不正常menstrual aberration :針刺血海、配地機穴。 5、惡癖lepra(性病之一,在腿腹之間,淋巴腫脹,有時潰爛。) 「治療」:針刺血海穴、配衝門穴。 6、五淋「治療」:針刺血海、配氣海穴。 7、淋巴腺:散佈在淋巴管裡面的核形小體,在人體內有兩種作用; (1) 生成淋巴細胞。 (2) 消滅或截留侵入體內的病原菌。 (3) 阻擋各種異物,而截留侵入體。 (4)大敦穴。 14經脈(meridians)(12)足厥陰肝經Liver 起點大敦. 上接(11)足少陽膽經gall bladder終點.足竅陰。G-44. 大敦 Ta4 Tun1 (liv_1) 足厥陰肝經Liver。 又名大順、水泉。足厥陰肝脈之所出,井穴屬木。 【部位】 在大姆趾之內側,爪甲根後約1分處,按之有陷之。 【主治】 1、 遺尿enuresis。 2、 淋病gonorrhea。 3、 睪丸炎orchitis。 4、 精系統神經痛。 5、 子宮脫出prolapse of uterus。 6、月經過多menorrhagia。 【取穴】 正坐垂足,從姆趾爪甲根,之外後側1分許,爪甲之陷凹處取之。 【解剖】 在足大趾外端平爪根切迹;有趾背動脈;分布腓部深層神經,的趾背神經。 【方法】 一般使用放血療法,針1~2分。灸10~20分鐘,灸3壯。 【應用】 1、施用大敦穴時,術者左手托患者大趾關節部,食指、無名指挾其兩側(手心向上),使大趾向下屈,用右手大姆指甲切穴位,繼既進針。 2、疝氣、腹帳、足腫者hernia Tympanites and swellen foot等症:用大敦穴皆以灸之。大敦為井穴屬木,以瀉肝木之氣,而安脾胃。 3、專治女子寒癓(肚子裏臌脹結塊)下垂。陰挺腫痛。男子陰疝。痛引小腹:針刺大敦穴。是遠隔循經取穴誘導反射法。 4、專治小便失禁要穴:以大敦穴進針時,姆指向前捻針,一次既癒。 5、專治寒疝卵縮algid hernia:針刺大敦穴後,再加三陰交、太衝、行間、曲泉,既可痊癒。 6、暈眩vertigo:針刺大敦穴配俠谿。用肝膽異經同治法。大敦是井穴,俠谿是榮穴。 7、小兒眉中青筋一條出現(印堂處)。 是疳積症tabes mesentericus:速灸大敦穴。 8、專治婦人血崩不止:大敦穴用燒燙法,是特效穴。 9、小腸氣痛colic of intestine:大敦、三陰交、長強。 10、寒疝七疝:大敦、照海、太沖。 (5)合陽穴。 合陽 hoh 2 yang 2 (b_55)足太陽膀胱經脈。 【部位】 委中穴下2寸。 【主治】 1、 腰痛lumbago 2、 下腹痙攣hypograstrial cramp 3、 腸出血entrorrhagia 4、 睪丸炎orchitis 5、 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6、 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 【取穴】 正坐垂足,於委中穴直下2寸取之。 【解剖】 在腓腸肌二頭之間;有小隱靜脈,深層正當膕動脈及靜脈;正當腓腸肌內側皮神經,深層正當脛骨神經。 【方法】 針1~1.5寸。灸20~30分鐘,灸3~5壯。 【應用】 和陽穴之位置,自古以來諸家所說不定,經考證確定在委中穴下2寸。 (6)三陰交。 三陰交 San1 Yin1 Chiao1 (sp_6)足太陰脾經。 又名承命、大陰、下三里。為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三脈之會穴。 亦為回陽九針之一。 【部位】 在內踝骨上3寸處。 【主治】 1、男女生殖器疾病。 2、子宮出血metrorrhagia。 3、陰經痛penis-pain。 4、遺精emission。 5、淋病gonorrhea。 6、睪丸炎orchitis。 7、慢性胃弱chronic indigestion。 8、食慾不振anorexia。 9、消化不良dyspepsia。 10、腹部膨脹tympanites。 11、腸絞痛intestinal colic。 12、腸雷鳴borborygmus 。 13、下痢diarrhea。 14、下肢神經痛及麻痺neuralgia and paralysis in lower limbs。 【取穴】 正坐或仰臥,以三橫指按在內踝骨上邊。當內踝骨正中心,之直上3寸處,在脛骨之後緣取穴。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影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候動脈靜脈;分布有小腿內側脾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方法】 針6分。灸20分鐘,灸3~5壯。 【應用】 1、三陰交穴是氣、血兩補之要穴。它是脾、肝、腎三脈之會穴,所以補脾之中,間接可補腎陽、養肝陰。 2、三陰交是婦科要穴。亦是內科、勞雜症之要穴。有鎮靜、退熱作用。是回陽九針之一。 3、男、女生殖器。陰莖痛。淋病治療要穴。 4、三陰交和三陽絡是對照,三陽病可用三陰交治療。三陰病亦可用三陽絡治療。 5、引邪氣之方法;是以針聚氣。散氣之法;是以針迴逆。 「方法」;引邪氣時、要聚氣,氣聚後、需使其散氣。則用散氣法。內經有云:「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既此一也。 6、痔瘡出血。腸炎。神經衰弱。皆用針刺三陰交穴。 7、催月經。催帶;針三陰交,灸中極,灸血海灸之奇效。 灸陽陵泉;可止月經行,止帶。 8、避孕contraception;可在三陰交置針,針尖向上刺。 「方法」 (1) 應再經來前八日至入,經來時取出。 (2) 另法;月經來置入,經過8~9日出針,一般可延至,下月經來時取出。『需用特製不銹鋼短針』。 9、經脈不通;瀉三陰交既通。補三陰交,經脈亦盛則通。 10、治癒瘡。去頭皮;灸刺三陰交。因三陰交,有排泄瘀血作用。 11、男、女夢中之交而遺精emission;既灸三陰交15分鐘,既可。 12、手掌收縮症contraception of palm。瘢痕(皮膚上斑點,雀斑、白斑)scascar時作局部治療;針刺三陰交。 13、失眠insomnia。全身乏力lassitude。遺尿enuresis;灸治三陰交。 14、月經不調menoxenia。閉止amenorrhea。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白帶leucorrhea。下腹膨脹tympanites。 淋病gonorrhea。腳氣berberi;針次三陰交卓效。 15、初期妊娠;禁止、針灸。有殞胎之反應。 16、女人難產dystocia。月經不禁menorrhagia。 赤白帶下uterine dischage and leucorrhea;應先瀉三陰交,後補穴。 17、小腸疝氣hernia of intestines。偏墬。木腎腫痛。 小便不通dysuria。渾身浮腫edema;應先補三陰交,後瀉三陰交穴。 18、【胰臟癌】;針刺少府穴配三陰交。 19、遺精、白濁emission;針刺三陰交、配氣海穴。 20、腳氣。腳痛。膝腫。指頭麻木;針刺三陰交、配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懸鐘。 21、胸膈痞腫dysphagia;針刺三陰交、配承山穴。 注重配穴; 有病到醫院,西醫檢查,確認病症。選擇治療,中西皆可。相關配穴,僅供參考。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