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馬翊航的《假城鎮》
2025/02/06 05:05
瀏覽191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Excerpt:馬翊航的《假城鎮》
書名:假城鎮
作者:馬翊航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24/09
馬翊航從軍旅期間遭遇的「假城鎮」經驗展開思考,走筆生命中奇異、令人錯愕的場地與場景——族語內外的傳統與非傳統領域、地方吉祥物、銅像群、都市安全島、八卦山下的十八層地獄、流行金曲裡的情感空間。使向外的軍事觀測,轉為向內的心靈搜索。
【Excerpt】
〈假城鎮〉
甲裝沒事
「你各位啊,手上這具夜視鏡謹慎一點使用啊,每具都值你一台車啊——」
一台車,是摩托車還是小轎車要說清楚吧?貧兵如我,一天最大的花費,是去開到保養廠旁邊的小蜜蜂買珍奶三五,雞排四五。猜想貴的東西總是比較厲害,像是從營區內望遠,就能看到架高的高鐵。才開通一年多,還沒機會搭過呢。那厚重列車聲即使越過曠地仍不消散,聽起來並不是很客氣。
湖口臺地晚上太冷,鬼故事又多,實在難以喜歡夜間教練。但能夠摸到有科技感且貴重的東西,就當額外收穫了。原以為夜視鏡對出去,會像是《錄到鬼》,那種有黏著感的綠,暗示著寫實的「開關」一旦鬆手,就要受鬼魂捉摸。眼前是什麼草木啊樹種啊一概無知,可是鏡內(還是鏡外?)的綠,竟然比較接近啤酒瓶那般,有清涼輪廓的綠。沒想過無光的夜可以這麼清晰,空間的質地被調包了。樹如珊瑚枝,水喚故人來。清晰得讓人煩憂,接下來還能看見什麼。
因此。換手夜視鏡之前,好像還留有一次幻覺:一頭腿長如靈緹,猴臉、豹身的怪奇生物,從矮灌木叢經過,對我留下似人微笑。
乙經嚇到
已經是裝甲兵學校士官訓的後半了。收到任務指令,明日要去甲城鎮進行野士戰訓練。營區那麼大,既然有甲城鎮,加上乙城鎮、丙城鎮也是合理的。集合搭乘十噸半下車後,大地黃沙無草,霧般的視覺、帶角質的觸覺中,一排具體的建築立定,但細看窗戶都沒有玻璃的、牆面都沒有油漆的、路面都沒有畫線的——
我才意識到這是假城鎮,不是甲城鎮。
是陰陽的意思,才不是順序的意思。
大學時候上過《紅樓夢》專題,講授內容雖忘了大半,但若說什麼都沒記得,那也是假話。課程進度一次預定講授三回,但學期過去,其實連前八十回也上不完。學期末尾一兩堂課,老師攜來她一遊北京大觀園後的沖印彩色相片,從排頭傳到排尾讓大家瀏覽。課堂時間雖似乎有點灌水,但深深記得那相片裡的寶釵寶玉黛玉蠟像,都長得好像張玉嬿,也使人聯想起民國八十年池上大建醮,醮臺上典雅而呆板的機械仙女。不過一學期上完,還是牢牢記得一些日常用不到(但可以用在MSN暱稱上)的警語,例如「兩假相逢,必有一真」。
恐怖片大師清水崇,在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二二年之間,連續拍攝了三部以「村莊」為背景的系列作:《犬鳴村》,《樹海村》、《牛首村》。雖然沒有一部能夠超越他的《咒怨》(他拍攝錄影帶版本時才二十七歲!),似乎隱隱透露他對「對應物」之恐怖的敏銳。《犬鳴村》連結了現實世界的犬鳴水壩、《樹海村》裡直播主與現場的幻覺、《牛首村》裡的雙胞殺嬰……二〇二三的《忌怪島》將類似的恐懼推展:最先鋒的VR團隊來到島嶼取材,在系統裡打造了完全對應現實的島嶼。有一派說法是,清水崇動用的是自身鏡像恐懼症,Eisoptrophobia。什麼是自身鏡像恐懼症?恐怖片裡會有這樣的鏡頭,原應對稱的鏡中世界,物件並不反映、一張臉做著與自己不同的表情。甚至鏡內空無一人。你意識到,那裡不是這裡。
裝甲兵學校的學生隊校舍與學員隊校舍相對,站夜哨時,人在四樓透風的走廊上,隔著集合場,能遙望形制規模相同的學員隊建築。位置相對的學員隊四樓,無光也無人。據說,對面建築裡,曾有人受訓時上吊自殺、靈異頻傳,因此整層樓暫時封閉,自然也沒人在相對位置站哨。據說,站哨時若偷懶、三七步,你會看見有一個模糊的、帶著軍用小帽的人影,也在模仿你的動作。
……
戊中風景
有一個詞叫波坦金村莊(The Potemkin Village),意指徒具外觀,用以妝點、掩蓋的建設。典故來自俄國陸軍元帥波坦金,為了取悅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她出巡途經最伯河的路線上,以高大華麗的繪板與假扮的村民,打造虛假的繁華村落。
現代社會中這樣的波坦金村莊也存在,但各自演化出不同的用途:軍事演練、城市美化、娛樂旅遊、企業測試等。奧地利攝影師Gregor Sailer走訪拍攝了世界各地二十一個類似的地點。在構圖極淨的大幅畫面中,散發著不安。人工製造,影像中卻沒有人存在,產生一種「吸收」的感覺。此類影像與廢墟影像相似又不相似,廢墟影像中,有一些鮮明的幽靈存在,滲透出「此曾有人」的事實與嘆息。Gregor Sailer的波坦金村莊裡,可是壓抑著細小的、神秘的、精明的、裝糊塗的雜訊。
賈樟柯有一部電影叫《世界》,舞台是深圳的「世界之窗」,與龍潭的小人國好相像,有世界景觀的縮小造景,有真人的表演。影片開頭,女主角趙濤穿行在長廊連接的表演者休息室,斷斷續續地大喊:「誰有創口貼!」那帶笑的語氣,透露傷口一點都不急迫。與Gregor Sailer的攝影集相反,這是充滿人的電影,卻明顯有些東西從人體內被抽取了。賈樟柯曾說,他不詩化這個世界。我懂詩化的危機,但似乎只能懂一半。因為不確定我是同樣不想要,還是來不及這麼做。
癸
其實假城鎮內,大部分時間都在待命。假城鎮裡有超商、警局、學校、民宅……我跟紅姐靜靜在二樓,等候下一個指令。待命的時候就觀測。他拿起隨身的筆記本寫日記,我靠在灰色的牆,試著稍微多觀一點測。發現因為建築物沒有窗玻璃與內裝的緣故,窗框前後透視相疊,拍照起來構圖一定相當好看。但假城鎮為什麼是紅土砂地,而不是鋪上柏油的路面呢?地面的質地,不也會影響移動與速度嗎?
假城鎮算陰嗎?這裡的鬼跟學生分隊哪裡多?我其實一點都不關心這些,只是硬想。臺地多風,又響又靜。這是一場誰比假城鎮更像閒置物的競賽。多年後,在美術館看見Thomas Ruff的作品,其中NACHT系列的作品,用35mm底片與夜視鏡拍攝杜塞道夫的尋常街景。低解析度的、夜視綠的視覺特質,將日常畫面轉換成了帶有軍事印象的畫面。樹木、汽車、雕像、倉庫、工地(一批構成現代城市生活的物質),此刻顯得鬼祟、幽祕、以退為進。手冊說,Thomas Ruff擅長以「模糊」突出影像與當代生活中的配置關係。可是我在夜視系列前立定良久,掉落所有的工具。怎麼會那麼像湖口?
(我)裡面有什麼噪音。是不是想起軍中學長傳來的最後一封訊息共一五三字,在決定丟棄軍中手機前,還好珍惜地手抄在日記本裡不敢讓男友知道?是不是好想立刻就衝回池上老家三樓,翻査確認甚至掃描那長型軍用綠色書包裡面一本又一本的轉碼筆記觀測筆記通信筆記戰術筆記,也許寫作的秘密就藏在裡頭?有項任務堅決需要你,卻又期待你感傷地收手。是什麼在當初就預謀,如今又低沉地蓄勢待發、捲土重來——。你不要吵喔,這實在鬼怪。
書名:假城鎮
作者:馬翊航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24/09
馬翊航從軍旅期間遭遇的「假城鎮」經驗展開思考,走筆生命中奇異、令人錯愕的場地與場景——族語內外的傳統與非傳統領域、地方吉祥物、銅像群、都市安全島、八卦山下的十八層地獄、流行金曲裡的情感空間。使向外的軍事觀測,轉為向內的心靈搜索。
【Excerpt】
〈假城鎮〉
甲裝沒事
「你各位啊,手上這具夜視鏡謹慎一點使用啊,每具都值你一台車啊——」
一台車,是摩托車還是小轎車要說清楚吧?貧兵如我,一天最大的花費,是去開到保養廠旁邊的小蜜蜂買珍奶三五,雞排四五。猜想貴的東西總是比較厲害,像是從營區內望遠,就能看到架高的高鐵。才開通一年多,還沒機會搭過呢。那厚重列車聲即使越過曠地仍不消散,聽起來並不是很客氣。
湖口臺地晚上太冷,鬼故事又多,實在難以喜歡夜間教練。但能夠摸到有科技感且貴重的東西,就當額外收穫了。原以為夜視鏡對出去,會像是《錄到鬼》,那種有黏著感的綠,暗示著寫實的「開關」一旦鬆手,就要受鬼魂捉摸。眼前是什麼草木啊樹種啊一概無知,可是鏡內(還是鏡外?)的綠,竟然比較接近啤酒瓶那般,有清涼輪廓的綠。沒想過無光的夜可以這麼清晰,空間的質地被調包了。樹如珊瑚枝,水喚故人來。清晰得讓人煩憂,接下來還能看見什麼。
因此。換手夜視鏡之前,好像還留有一次幻覺:一頭腿長如靈緹,猴臉、豹身的怪奇生物,從矮灌木叢經過,對我留下似人微笑。
乙經嚇到
已經是裝甲兵學校士官訓的後半了。收到任務指令,明日要去甲城鎮進行野士戰訓練。營區那麼大,既然有甲城鎮,加上乙城鎮、丙城鎮也是合理的。集合搭乘十噸半下車後,大地黃沙無草,霧般的視覺、帶角質的觸覺中,一排具體的建築立定,但細看窗戶都沒有玻璃的、牆面都沒有油漆的、路面都沒有畫線的——
我才意識到這是假城鎮,不是甲城鎮。
是陰陽的意思,才不是順序的意思。
大學時候上過《紅樓夢》專題,講授內容雖忘了大半,但若說什麼都沒記得,那也是假話。課程進度一次預定講授三回,但學期過去,其實連前八十回也上不完。學期末尾一兩堂課,老師攜來她一遊北京大觀園後的沖印彩色相片,從排頭傳到排尾讓大家瀏覽。課堂時間雖似乎有點灌水,但深深記得那相片裡的寶釵寶玉黛玉蠟像,都長得好像張玉嬿,也使人聯想起民國八十年池上大建醮,醮臺上典雅而呆板的機械仙女。不過一學期上完,還是牢牢記得一些日常用不到(但可以用在MSN暱稱上)的警語,例如「兩假相逢,必有一真」。
恐怖片大師清水崇,在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二二年之間,連續拍攝了三部以「村莊」為背景的系列作:《犬鳴村》,《樹海村》、《牛首村》。雖然沒有一部能夠超越他的《咒怨》(他拍攝錄影帶版本時才二十七歲!),似乎隱隱透露他對「對應物」之恐怖的敏銳。《犬鳴村》連結了現實世界的犬鳴水壩、《樹海村》裡直播主與現場的幻覺、《牛首村》裡的雙胞殺嬰……二〇二三的《忌怪島》將類似的恐懼推展:最先鋒的VR團隊來到島嶼取材,在系統裡打造了完全對應現實的島嶼。有一派說法是,清水崇動用的是自身鏡像恐懼症,Eisoptrophobia。什麼是自身鏡像恐懼症?恐怖片裡會有這樣的鏡頭,原應對稱的鏡中世界,物件並不反映、一張臉做著與自己不同的表情。甚至鏡內空無一人。你意識到,那裡不是這裡。
裝甲兵學校的學生隊校舍與學員隊校舍相對,站夜哨時,人在四樓透風的走廊上,隔著集合場,能遙望形制規模相同的學員隊建築。位置相對的學員隊四樓,無光也無人。據說,對面建築裡,曾有人受訓時上吊自殺、靈異頻傳,因此整層樓暫時封閉,自然也沒人在相對位置站哨。據說,站哨時若偷懶、三七步,你會看見有一個模糊的、帶著軍用小帽的人影,也在模仿你的動作。
……
戊中風景
有一個詞叫波坦金村莊(The Potemkin Village),意指徒具外觀,用以妝點、掩蓋的建設。典故來自俄國陸軍元帥波坦金,為了取悅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她出巡途經最伯河的路線上,以高大華麗的繪板與假扮的村民,打造虛假的繁華村落。
現代社會中這樣的波坦金村莊也存在,但各自演化出不同的用途:軍事演練、城市美化、娛樂旅遊、企業測試等。奧地利攝影師Gregor Sailer走訪拍攝了世界各地二十一個類似的地點。在構圖極淨的大幅畫面中,散發著不安。人工製造,影像中卻沒有人存在,產生一種「吸收」的感覺。此類影像與廢墟影像相似又不相似,廢墟影像中,有一些鮮明的幽靈存在,滲透出「此曾有人」的事實與嘆息。Gregor Sailer的波坦金村莊裡,可是壓抑著細小的、神秘的、精明的、裝糊塗的雜訊。
賈樟柯有一部電影叫《世界》,舞台是深圳的「世界之窗」,與龍潭的小人國好相像,有世界景觀的縮小造景,有真人的表演。影片開頭,女主角趙濤穿行在長廊連接的表演者休息室,斷斷續續地大喊:「誰有創口貼!」那帶笑的語氣,透露傷口一點都不急迫。與Gregor Sailer的攝影集相反,這是充滿人的電影,卻明顯有些東西從人體內被抽取了。賈樟柯曾說,他不詩化這個世界。我懂詩化的危機,但似乎只能懂一半。因為不確定我是同樣不想要,還是來不及這麼做。
癸
其實假城鎮內,大部分時間都在待命。假城鎮裡有超商、警局、學校、民宅……我跟紅姐靜靜在二樓,等候下一個指令。待命的時候就觀測。他拿起隨身的筆記本寫日記,我靠在灰色的牆,試著稍微多觀一點測。發現因為建築物沒有窗玻璃與內裝的緣故,窗框前後透視相疊,拍照起來構圖一定相當好看。但假城鎮為什麼是紅土砂地,而不是鋪上柏油的路面呢?地面的質地,不也會影響移動與速度嗎?
假城鎮算陰嗎?這裡的鬼跟學生分隊哪裡多?我其實一點都不關心這些,只是硬想。臺地多風,又響又靜。這是一場誰比假城鎮更像閒置物的競賽。多年後,在美術館看見Thomas Ruff的作品,其中NACHT系列的作品,用35mm底片與夜視鏡拍攝杜塞道夫的尋常街景。低解析度的、夜視綠的視覺特質,將日常畫面轉換成了帶有軍事印象的畫面。樹木、汽車、雕像、倉庫、工地(一批構成現代城市生活的物質),此刻顯得鬼祟、幽祕、以退為進。手冊說,Thomas Ruff擅長以「模糊」突出影像與當代生活中的配置關係。可是我在夜視系列前立定良久,掉落所有的工具。怎麼會那麼像湖口?
(我)裡面有什麼噪音。是不是想起軍中學長傳來的最後一封訊息共一五三字,在決定丟棄軍中手機前,還好珍惜地手抄在日記本裡不敢讓男友知道?是不是好想立刻就衝回池上老家三樓,翻査確認甚至掃描那長型軍用綠色書包裡面一本又一本的轉碼筆記觀測筆記通信筆記戰術筆記,也許寫作的秘密就藏在裡頭?有項任務堅決需要你,卻又期待你感傷地收手。是什麼在當初就預謀,如今又低沉地蓄勢待發、捲土重來——。你不要吵喔,這實在鬼怪。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