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牛津通識課】《恐怖》
2024/08/05 21:28
瀏覽4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Excerpt:【牛津通識課】《恐怖》
以往我總是不停地考慮展現在我面前的毫無把握的未來,我曾試圖看出個究竟。如今展現在我面前的像複製品一樣的未來 (與真正的未來同樣使人憂慮,因為它同樣地毫無把握,同樣難於瞭解,同樣神秘,但更為無情,因為我不可能或不幻想去影響它,像對真正的未來一樣去影響它;也因為它一伸展開來便與我的生命本身共久長,可是我的女伴又不可能前來撫慰它所引起的痛苦)再也不是阿爾貝蒂娜的「未來」,而是她的「過去」。她的「過去」?這話說得不確切,因為忌妒心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忌妒心想像的事永遠屬於「當前」。
(p.77 追憶似水年華 VI 女逃亡者 聯經版 1992)
關於牛津通識課一系列的讀本,閱讀經驗不算太多,大概也就只有《閱讀》、《美學》、《馬雅》、《古埃及》、《光》……
這一次借閱的是《恐怖》,內容涵蓋吸血鬼、殭屍、狼人……其中一個章節談到的又是個人較有興趣的〈雙重〉,包含相關的文學作品和電影,可以深入探索的主題應該很多,以下摘要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6712
【牛津通識課08】恐怖:反射人類極端情緒的文化形式
Horro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作者:達瑞爾.瓊斯
原文作者:Darryl Jones
譯者:魏嘉儀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3/01/12
恐怖的層次深邃,是人類無法分割的一部分,這種不確定且未知的情緒制約了我們的反應。
恐怖的類型龐大且多元,從吸血鬼、鬼魂、狼人、瘋狂科學家、撒旦、怪物、超自然到連續殺人犯,呈現出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與用途,暗示或闡明人類迥異的立場、意識形態、論證與世界觀。
本書從不同面向分析「恐怖」的表現形式,以及它在人類歷史中如何被用來表達當代人的恐懼和禁忌,這種現象如今仍持續在演變——致命的疾病、科技恐懼、腐敗的軀體、社會崩解與戰爭、怪誕、末日恐懼,種種令人感到失序且無所遁逃的事物,喚醒人類最原始、也最難推理和消除的恐怖情緒,由此釐清人類到底身處何處。
【Excerpt】
〈雙重〉(The double)
以詞源而言,「個體性」(individuality)意為不可分割(divide):我們是個體,自身為一體。許多心理恐怖作品都極力試著動搖這種自我一體的安全感,像是透過分身、雙胞胎、影子、鏡子、肖像、重複、閣樓上的瘋女人與其他雙重性或分裂性的描述。許多十九世紀的傑出恐怖作品都是關於雙重的故事,例如《科學怪人》、《清白罪人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Justified Sinner)、〈威廉·威爾森〉(William Wilson)、《化身博士》與《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人格分裂、邪惡雙胞胎、雙重人生、受詛咒的鏡子、會動的雕像、會變的肖像、壓抑的重返(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跨時代的事件循環、影響或壓倒現實的夢境。這些敘事情節與主題暗示我們不是身處在自己家裡,或是我們的生活被置於他處等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這些都是恐怖文化中熟悉的內容。
我們其實很容易理解,為何雙重性的想法不斷困擾著精神分析,此情況的起源為佛洛伊德與奧圖·蘭克(Otto Rank)兩位前人的開創性研究。佛洛伊德與蘭克都認為,雙重的人物最初源於宗教,代表身體與靈魂的二元意識。如果我們的雙重其實是靈魂的化身,那麼與雙重化身的相遇應該意味著死亡,也就是身體與靈魂最終分離的時刻。然而矛盾的是,雙重原本是我們不朽的化身,也是我們肉身時日有限的提醒。雙重化身的相遇將是時間與空間的斷裂,也是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以及今生與來生彼此相遇的時刻。
在瑪麗·雪萊的小說中,維克多·法蘭克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利用死者的壞死組織打造了一個生物,並以生命的火花賦予其生命,宛如透過啟蒙運動科學的力量發現人類不朽的方法。怪物對維克多·法蘭克斯坦的那具威脅:「你的新婚之夜,我會與你一起。」(I will be with you on your wedding night.)帶有許多種解讀方式。維克多將此威脅視為「我(怪物)會在你(維克多)的新婚之夜來找你」。小說中接下來的事件則表示這句話的意思為:「我將在你的新婚之夜,抓走你的新娘。」不過,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像是「我將是你的新娘」——所有《洛基恐怖秀》的觀眾應該都會認同。
我曾認為,雙重能夠象徵自我的死亡,也可以象徵自戀、病態的自愛。在希臘神話中,當美麗的納西瑟斯(Narcissus)瞥見池中自己的倒影時,他對自己的美貌著迷到無法移開目光,於是逐漸枯萎而死(某些版本則是投身池中溺死)。將自戀視為一種精神病理分析的概念,是在十九世紀最後數年由性慾學家亨利·哈維洛克—艾利斯(Henry Havelock-Ellis)與精神病學家保羅·納克(Paul Näcke)首次提出,他們創造了「自戀情節」(Narcismus)一詞。對於哈維洛克—艾利斯與納克而言,自戀情節本質上代表著自慰(如同伍迪·艾倫描述的,與你愛的人做愛)。奧圖·蘭克與佛洛伊德兩人都對自戀情節寫過重要研究,拓展此詞的範圍,以表示各式各樣無法將注意力從自身移往他人的誇大妄想。
這種將分裂、自戀的個性視為自大或甚至自大狂的想法,對十九世紀的雙重敘事情節絕對占有重要地位,例如特別強化這部分的角色道林·格雷(Dorian Gray),他俊美驚人的樣貌吸引了所有見過他的人,基本上,他就是與自己的肖像調換位置,而畫像記錄了自戀對其靈魂的腐蝕痕跡。雙重的自戀性持續至二十世紀後,表現在《驚魂記》的諾曼・貝茲(以及他母親)與《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的泰勒·德頓(Tyler Durden)等角色身上;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在一九九九年的《鬥陣俱樂部》是改編自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小說,利用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自戀的螢幕形象傑出地塑造出此角色。
雙重的自戀性主題也賦予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黑天鵝》(Black Swan,二〇一〇)充滿生命力的角色,表現在妮娜(Nina,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飾演)以及明顯是她自身的分身與同儕敵手莉莉(Lily,蜜拉·庫妮絲〔Mila Kunis)飾演)之間的性心理(psychosexual)關係。
除了做為病態的精神心理分析條件,分裂的自我也是(有時是同時)一個強大的文學與文化象徵。例如,這可以代表分裂的國族認同。詹姆斯.霍格(James Hogg,著有《清白罪人的自白》)、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著有《化身博士》)與柯南・道爾(著有〈致勝一擊〉〔The Winning Shot〕)等蘇格蘭作家,就對雙重性文學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另外還包括愛爾蘭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著有《道林格雷的畫像》)。在這些例子中,情節敘事的基礎是國家的「雙重意識」,有時更對官方政治立場與聲明提出質疑。
如同在前言所見,對大英帝國的道德使命充滿極強信心的柯南,道爾更是強化了此現象,他兩度為統一黨(Unionist)競選國會議員,並且明確反對〈愛爾蘭自治法案〉(Irish Home Rule Bills),然而他不但身為蘇格蘭人,還是一位擁有愛爾蘭天主教血統的蘇格蘭人,他的小說因此出現了一個矛盾又分裂的角色。在柯南·道爾的作品中,英國天才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揭露真相且伸張秩序,與其相當的敵手則是愛爾蘭天才莫里亞蒂教授(Professor Moriarty),他總在暗地運作且散布混沌。兩人如同意識與潛意識。
柯南.道爾長久以來傑出的公眾職業,不僅讓他這位愛丁堡的統一黨醫師開始接觸通靈與靈媒,同時與愛爾蘭國族主義者及革命家有所聯繫:羅傑.凱斯門(Roger Casement)與厄斯金·柴德斯(Erskine Childers),兩位後來都在追求愛爾蘭獨立的過程中失去生命。種種矛盾最終證實對柯南・道爾的影響甚深。他的父親查爾斯・阿塔蒙・道爾(Charles Altamont Doyle)是一位尤其擅長繪畫精靈、仙子的藝術家與插畫家,長期飽受心理折磨,生命最終數年便在精神病院度過。
在柯南·道爾的短篇小說中,如〈加斯特菲爾的外科醫生〉(The Surgeon of Gaster Fell)與〈獵蜂人〉(The Beetle-Hunter,一位擁有貴族氣息的傑出昆蟲學家精神失常發作,出現殺人傾向),以及自傳小說《史塔克孟若的信》(The Stark-Munro Letters,一八九五),都反覆出現這樣的情節:一位年輕醫師被指派照顧一名高雅有禮的精神病患長者。柯南.道爾在人生最後幾年堅稱精靈的存在,他以一貫自信的態度支持(明顯是偽造的)科廷利花精靈照片(Cottingley fairy photographs),此事摧毀了他的公眾聲譽。
分身也可以作為雙重人生的體現,無論是一種虛偽象徵(公開美德與私下惡習的「雙重標準」),或是隱藏性別認同的做法。在身為雙重敘事原型的《化身博士》中,這兩個元素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作者史蒂文生在一八八六年的中篇小說裡,將背景設定在一座只有男人的世界——嚴格來說,就是化身博士傑奇(Jekyll)本人與他的朋友律師厄特森(Utterson)、醫師蘭洋(Lanyon)與「城裡的名人」恩菲爾德(Enfield)等人所處的壓抑且受人尊敬的專業世界。
這本小說之所以是「奇案」(strange case,譯註:原文書名的直譯為「傑奇博士與海德先生的奇案」),暗示了醫學與法律的敘事情節,而傑奇的朋友暗示海德(Hyde)可能是年輕傑奇的「野性」回頭糾纏他的結果,傑奇也承認自己年輕時「我的娛樂(至少可以說是)並不體面」,他傾向「長久以來暗中放縱胃口,並且最近開始呵護它」。海德是比傑奇年輕很多的男人,也是一名階級較低的男人。小說內容強烈暗示,傑奇的朋友堅信海德是某種「粗製濫造」的倫敦東區工人,而風度翩翩的西區傑奇正與他有著不法的同性戀關係,海德甚至已經搬進傑奇在倫敦的聯排別墅,並受到傑奇的經濟支援,或是他正在勒索傑奇。後續只有在常受到開膛手傑克影響的電影作品中,海德才明顯變成一名異性戀殺手,而傑奇「不體面」的娛樂則變成召妓的嗜好。
弗雷德里克・馬區(Fredric March)飾演男主角並榮獲一九三一年奥斯卡獎的作品,當中他的表演詮釋方向就是道德與演化的全面墮落,將正直的傑奇轉變為一名喜愛施虐以及如猿般的性愛狂。不過,不論傑奇真正的「胃口」究竟為何,他們的社會化壓抑也已將他們病態化,將愛神(Eros)轉變為死神(Thanatos),把慾望扭成了暴力。如同傑奇對海德所說的:「我的惡魔被囚禁已久,如今帶著咆哮掙脫了。」
以往我總是不停地考慮展現在我面前的毫無把握的未來,我曾試圖看出個究竟。如今展現在我面前的像複製品一樣的未來 (與真正的未來同樣使人憂慮,因為它同樣地毫無把握,同樣難於瞭解,同樣神秘,但更為無情,因為我不可能或不幻想去影響它,像對真正的未來一樣去影響它;也因為它一伸展開來便與我的生命本身共久長,可是我的女伴又不可能前來撫慰它所引起的痛苦)再也不是阿爾貝蒂娜的「未來」,而是她的「過去」。她的「過去」?這話說得不確切,因為忌妒心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忌妒心想像的事永遠屬於「當前」。
(p.77 追憶似水年華 VI 女逃亡者 聯經版 1992)
關於牛津通識課一系列的讀本,閱讀經驗不算太多,大概也就只有《閱讀》、《美學》、《馬雅》、《古埃及》、《光》……
這一次借閱的是《恐怖》,內容涵蓋吸血鬼、殭屍、狼人……其中一個章節談到的又是個人較有興趣的〈雙重〉,包含相關的文學作品和電影,可以深入探索的主題應該很多,以下摘要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6712
【牛津通識課08】恐怖:反射人類極端情緒的文化形式
Horro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作者:達瑞爾.瓊斯
原文作者:Darryl Jones
譯者:魏嘉儀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3/01/12
恐怖的層次深邃,是人類無法分割的一部分,這種不確定且未知的情緒制約了我們的反應。
恐怖的類型龐大且多元,從吸血鬼、鬼魂、狼人、瘋狂科學家、撒旦、怪物、超自然到連續殺人犯,呈現出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與用途,暗示或闡明人類迥異的立場、意識形態、論證與世界觀。
本書從不同面向分析「恐怖」的表現形式,以及它在人類歷史中如何被用來表達當代人的恐懼和禁忌,這種現象如今仍持續在演變——致命的疾病、科技恐懼、腐敗的軀體、社會崩解與戰爭、怪誕、末日恐懼,種種令人感到失序且無所遁逃的事物,喚醒人類最原始、也最難推理和消除的恐怖情緒,由此釐清人類到底身處何處。
【Excerpt】
〈雙重〉(The double)
以詞源而言,「個體性」(individuality)意為不可分割(divide):我們是個體,自身為一體。許多心理恐怖作品都極力試著動搖這種自我一體的安全感,像是透過分身、雙胞胎、影子、鏡子、肖像、重複、閣樓上的瘋女人與其他雙重性或分裂性的描述。許多十九世紀的傑出恐怖作品都是關於雙重的故事,例如《科學怪人》、《清白罪人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Justified Sinner)、〈威廉·威爾森〉(William Wilson)、《化身博士》與《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人格分裂、邪惡雙胞胎、雙重人生、受詛咒的鏡子、會動的雕像、會變的肖像、壓抑的重返(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跨時代的事件循環、影響或壓倒現實的夢境。這些敘事情節與主題暗示我們不是身處在自己家裡,或是我們的生活被置於他處等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這些都是恐怖文化中熟悉的內容。
我們其實很容易理解,為何雙重性的想法不斷困擾著精神分析,此情況的起源為佛洛伊德與奧圖·蘭克(Otto Rank)兩位前人的開創性研究。佛洛伊德與蘭克都認為,雙重的人物最初源於宗教,代表身體與靈魂的二元意識。如果我們的雙重其實是靈魂的化身,那麼與雙重化身的相遇應該意味著死亡,也就是身體與靈魂最終分離的時刻。然而矛盾的是,雙重原本是我們不朽的化身,也是我們肉身時日有限的提醒。雙重化身的相遇將是時間與空間的斷裂,也是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以及今生與來生彼此相遇的時刻。
在瑪麗·雪萊的小說中,維克多·法蘭克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利用死者的壞死組織打造了一個生物,並以生命的火花賦予其生命,宛如透過啟蒙運動科學的力量發現人類不朽的方法。怪物對維克多·法蘭克斯坦的那具威脅:「你的新婚之夜,我會與你一起。」(I will be with you on your wedding night.)帶有許多種解讀方式。維克多將此威脅視為「我(怪物)會在你(維克多)的新婚之夜來找你」。小說中接下來的事件則表示這句話的意思為:「我將在你的新婚之夜,抓走你的新娘。」不過,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像是「我將是你的新娘」——所有《洛基恐怖秀》的觀眾應該都會認同。
我曾認為,雙重能夠象徵自我的死亡,也可以象徵自戀、病態的自愛。在希臘神話中,當美麗的納西瑟斯(Narcissus)瞥見池中自己的倒影時,他對自己的美貌著迷到無法移開目光,於是逐漸枯萎而死(某些版本則是投身池中溺死)。將自戀視為一種精神病理分析的概念,是在十九世紀最後數年由性慾學家亨利·哈維洛克—艾利斯(Henry Havelock-Ellis)與精神病學家保羅·納克(Paul Näcke)首次提出,他們創造了「自戀情節」(Narcismus)一詞。對於哈維洛克—艾利斯與納克而言,自戀情節本質上代表著自慰(如同伍迪·艾倫描述的,與你愛的人做愛)。奧圖·蘭克與佛洛伊德兩人都對自戀情節寫過重要研究,拓展此詞的範圍,以表示各式各樣無法將注意力從自身移往他人的誇大妄想。
這種將分裂、自戀的個性視為自大或甚至自大狂的想法,對十九世紀的雙重敘事情節絕對占有重要地位,例如特別強化這部分的角色道林·格雷(Dorian Gray),他俊美驚人的樣貌吸引了所有見過他的人,基本上,他就是與自己的肖像調換位置,而畫像記錄了自戀對其靈魂的腐蝕痕跡。雙重的自戀性持續至二十世紀後,表現在《驚魂記》的諾曼・貝茲(以及他母親)與《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的泰勒·德頓(Tyler Durden)等角色身上;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在一九九九年的《鬥陣俱樂部》是改編自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小說,利用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自戀的螢幕形象傑出地塑造出此角色。
雙重的自戀性主題也賦予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黑天鵝》(Black Swan,二〇一〇)充滿生命力的角色,表現在妮娜(Nina,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飾演)以及明顯是她自身的分身與同儕敵手莉莉(Lily,蜜拉·庫妮絲〔Mila Kunis)飾演)之間的性心理(psychosexual)關係。
除了做為病態的精神心理分析條件,分裂的自我也是(有時是同時)一個強大的文學與文化象徵。例如,這可以代表分裂的國族認同。詹姆斯.霍格(James Hogg,著有《清白罪人的自白》)、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著有《化身博士》)與柯南・道爾(著有〈致勝一擊〉〔The Winning Shot〕)等蘇格蘭作家,就對雙重性文學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另外還包括愛爾蘭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著有《道林格雷的畫像》)。在這些例子中,情節敘事的基礎是國家的「雙重意識」,有時更對官方政治立場與聲明提出質疑。
如同在前言所見,對大英帝國的道德使命充滿極強信心的柯南,道爾更是強化了此現象,他兩度為統一黨(Unionist)競選國會議員,並且明確反對〈愛爾蘭自治法案〉(Irish Home Rule Bills),然而他不但身為蘇格蘭人,還是一位擁有愛爾蘭天主教血統的蘇格蘭人,他的小說因此出現了一個矛盾又分裂的角色。在柯南·道爾的作品中,英國天才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揭露真相且伸張秩序,與其相當的敵手則是愛爾蘭天才莫里亞蒂教授(Professor Moriarty),他總在暗地運作且散布混沌。兩人如同意識與潛意識。
柯南.道爾長久以來傑出的公眾職業,不僅讓他這位愛丁堡的統一黨醫師開始接觸通靈與靈媒,同時與愛爾蘭國族主義者及革命家有所聯繫:羅傑.凱斯門(Roger Casement)與厄斯金·柴德斯(Erskine Childers),兩位後來都在追求愛爾蘭獨立的過程中失去生命。種種矛盾最終證實對柯南・道爾的影響甚深。他的父親查爾斯・阿塔蒙・道爾(Charles Altamont Doyle)是一位尤其擅長繪畫精靈、仙子的藝術家與插畫家,長期飽受心理折磨,生命最終數年便在精神病院度過。
在柯南·道爾的短篇小說中,如〈加斯特菲爾的外科醫生〉(The Surgeon of Gaster Fell)與〈獵蜂人〉(The Beetle-Hunter,一位擁有貴族氣息的傑出昆蟲學家精神失常發作,出現殺人傾向),以及自傳小說《史塔克孟若的信》(The Stark-Munro Letters,一八九五),都反覆出現這樣的情節:一位年輕醫師被指派照顧一名高雅有禮的精神病患長者。柯南.道爾在人生最後幾年堅稱精靈的存在,他以一貫自信的態度支持(明顯是偽造的)科廷利花精靈照片(Cottingley fairy photographs),此事摧毀了他的公眾聲譽。
分身也可以作為雙重人生的體現,無論是一種虛偽象徵(公開美德與私下惡習的「雙重標準」),或是隱藏性別認同的做法。在身為雙重敘事原型的《化身博士》中,這兩個元素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作者史蒂文生在一八八六年的中篇小說裡,將背景設定在一座只有男人的世界——嚴格來說,就是化身博士傑奇(Jekyll)本人與他的朋友律師厄特森(Utterson)、醫師蘭洋(Lanyon)與「城裡的名人」恩菲爾德(Enfield)等人所處的壓抑且受人尊敬的專業世界。
這本小說之所以是「奇案」(strange case,譯註:原文書名的直譯為「傑奇博士與海德先生的奇案」),暗示了醫學與法律的敘事情節,而傑奇的朋友暗示海德(Hyde)可能是年輕傑奇的「野性」回頭糾纏他的結果,傑奇也承認自己年輕時「我的娛樂(至少可以說是)並不體面」,他傾向「長久以來暗中放縱胃口,並且最近開始呵護它」。海德是比傑奇年輕很多的男人,也是一名階級較低的男人。小說內容強烈暗示,傑奇的朋友堅信海德是某種「粗製濫造」的倫敦東區工人,而風度翩翩的西區傑奇正與他有著不法的同性戀關係,海德甚至已經搬進傑奇在倫敦的聯排別墅,並受到傑奇的經濟支援,或是他正在勒索傑奇。後續只有在常受到開膛手傑克影響的電影作品中,海德才明顯變成一名異性戀殺手,而傑奇「不體面」的娛樂則變成召妓的嗜好。
弗雷德里克・馬區(Fredric March)飾演男主角並榮獲一九三一年奥斯卡獎的作品,當中他的表演詮釋方向就是道德與演化的全面墮落,將正直的傑奇轉變為一名喜愛施虐以及如猿般的性愛狂。不過,不論傑奇真正的「胃口」究竟為何,他們的社會化壓抑也已將他們病態化,將愛神(Eros)轉變為死神(Thanatos),把慾望扭成了暴力。如同傑奇對海德所說的:「我的惡魔被囚禁已久,如今帶著咆哮掙脫了。」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